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玉米素(ZT)和玉米素核苷(ZR)抑制马铃薯黄化萌条节段或匍匐茎切段的块茎形成,激动素(KT)作用相反;ZT和KT都可以提高匍匐茎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降低蔗糖酶活性,对淀粉酶活性基本无影响;ZT和KT均不促进完整植株的块茎形成,ZT可破除LD条件下植株的顶端优势.认为内源细胞分裂素不是诱导块茎形成的物质.  相似文献   

2.
PSTV在马铃薯块茎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应用往返电泳和银染色测定了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在马铃薯块茎中的分布。结果发现在休眠块茎的顶部、髓部和脐部均含有PSTV。试验表明同一植株的不同块茎以及同一块茎的不同部位中PSTV的浓度是不同的。打破休眠期后,PSTV浓度明显增加。试验证明通过往返电泳和银染色能够迅速和准确地测定块茎不同部位中存在的低浓度PSTV。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可以作为诊断马铃薯块茎中的PSTV一种常规检验技术。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块茎蛾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云南省马铃薯块茎蛾的发生规律、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治状况等进行了分析阐述.指出了马铃薯块茎蛾的研究现状和目前我省马铃薯块茎蛾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马铃薯块茎蛾防治中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在试管中保存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纯毒源,在防虫的网棚(网绷纱要求100目)中,利用金钢砂、喷粉器、棉球、研钵,将毒源中加入0.1m磷酸缓冲液后将其研碎,接种在克新二号、克新三号、克新四号的植株上。该实验进行两次接种,第一次接种10天后,进行第二次接种,根据植株的外观表现——健康株、健康株生长势低于前者、轻束顶症株、重束顶症株。来判定接种纺锤块茎症毒后植株的发病情况,根据小区测产对比总结出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程度。使克新12号品种的减产率从27.20%~61.80%;使克新14号品种的减产率从17.40%~57.40%。  相似文献   

5.
郭江涛  杨彩玲  王元元  王效瑜 《科技信息》2012,(19):456-456,430
马铃薯淀粉含量指标是马铃薯重要的加工品质之一。本研究依马铃薯块茎重量、分段取样测量淀粉含量,采用相关回归分析法对马铃薯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分析探讨。结果表明:①无论是早熟品种、中熟品种、还是晚熟品种,其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协变关系的趋势极其相似;②依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协变关系,可将其分为协变趋势明显不同的两个区段;③当块茎重量在125g以下时,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存在程度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块茎的增大增重,淀粉含量亦随之增加,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7.47+0.0332X(早熟品种),Y=12.5+0.0244X(中熟品种),Y=7.87+0.056X(晚熟品种);④当块茎大小在125g以上时,淀粉含量不随块茎重量而变化,仅由品种特征特性而决定,通常来说,马铃薯淀粉含量的高低决定于品种的特征特性。就同一品种来说,人们通常认为,块茎愈大愈重,淀粉含量愈高,然而,这种观念是否正确?马铃薯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供商榷。  相似文献   

6.
非生物因子诱导马铃薯块茎对立枯丝核菌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些非生物因子诱导马铃薯块茎抗立枯丝核菌病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温度35 ℃保持4 h;紫外线(λ=230~265 cm)垂直高度为30 cm时,照射15 min;pH 5缓冲溶液20 min;质量分数为0.01%氯化钾120 min;48 h连续黑暗等非生物因子单独处理后,均可显著增强马铃薯块茎对立枯丝核菌侵染的抵抗能力,且能够同时抵抗其他几种供试病原真菌的侵染,使这些非生物因子处理后的马铃薯块茎具有一定的广谱抗病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LH-03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通过硫酸铵和乙醇的交互沉淀、蛋白酶K和酚-氯仿变性处理以及SDS-PAGE电泳分析抗菌物质的基本性质,并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测试防病效果.结果显示,抗菌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其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0ku,粗蛋白与发酵液原液相比,抑菌活性略有下降,其最适抑菌质量浓度为3.5mg/mL,抑菌率为72%,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对致病疫霉侵染的保护率可达95%以上.表明LH-03产生的蛋白类抗菌物质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大的防病潜力.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米拉”为材料,天然左旋ABA设置三种浓度分别在三个不同时间叶面喷洒,结果表明:天然左旋ABA对马铃薯块茎的膨大有促进作用,其使用浓度以30ppm为宜,用药时间以现蕾初期和开花初期叶面喷洒两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我社地处山区,马铃薯是主要春粮作物之一。在马铃薯生产中,常因“早生块茎”而造成缺苗,影响产量。“早生块茎”就是马铃薯种薯在贮藏期间和播种后出苗前形成的块茎。马铃薯产生“早生块茎”后,将种薯的养料输送到新生的块茎上,促进了新块茎的大量产生、增大,严重的抑制了茎的生长,凡有“早生块茎”的85%以上不出苗,造成缺苗。过去“早生块茎”发生量少,没有严重地影响产量。今春在连续阴雨的情况下,“早生块茎”大量发生,一般“早生块茎”达40~50%,严重的达70%以上,庞山大队第七生产队马铃薯“早生块茎”达81.54%,每个种薯有“早生块茎”5~7个,多的达20余个。为了解“早生块茎”形成的因子和研究防治对策,我们进行了调查和对比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怀地黄不定芽诱导生根和微型块茎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不定芽诱导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以及微型块茎繁殖.结果表明:以IBA2.0mg·L-1+BA0.5 mg·L-1,糖浓度40g·L-1培养基生根效果好,根多、粗壮,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8.2%;以IBA2.0mg·L-1+BA2.0mg·L-1+NAA0.2mg·L-1,糖浓度为40g·L-1为诱导微型块茎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榨菜中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榨菜的保鲜及防褐变技术,对榨菜中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表明,榨菜中多酚氧化酶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产物最大吸收波长是420 nm,酶的最适pH为7.4,最适反应温度为53℃,Km为0.181 9 mol.L-1.该酶在85℃时仍有较强热稳定性,L-半胱氨酸盐酸盐对该酶活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栝楼块根的异常结构及其发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对马铃薯8个亲本利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的36个组合的11个块茎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青薯5号、青薯6号、陇薯3号、陇薯6号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是理想的亲本材料。②组合08-14、08-18、08-25和08-33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③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两个由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所组配的组合,其特殊配合力不一定高,但特殊配合力好的组合,至少有一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较好。因此,要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特殊配合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TDP处理甘薯种薯的最佳时间为1小时;种薯出秧量比对照增加了18.3%;提高了H_2O_2酶活性;田间死苗率降低了8.05%;秧苗素质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
半夏栽培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袁崇文 《贵州科学》1994,12(2):51-52
本试验用半夏种子、珠芽、块茎进行盆栽和田间播种.种子繁殖当年块茎重0.1~0.5克;珠芽繁殖当年块茎重0.45~0.6克;一年生块茎繁殖,当年块茎重0.75~1.28克,三年生块茎平均重1.86克.  相似文献   

16.
僵藕的部分表皮细胞已破坏或凹陷,表皮层上有入侵的真菌,表皮层之下为一层单宁细胞,其中有些已破坏或破裂,在基本组织中有多个由于薄壁细胞分解而形成的空腔。其薄壁细胞体积校正常藕者为小,且内含的蛋白质及淀粉粒很少。气道周围的细胞分裂已停止,没有草酸钙结晶存在,维管束减退甚至一个堆管束中部分或所有的管胞分子均已破坏,留下一个未质部空腔和韧皮部。  相似文献   

17.
通常马铃薯块茎薯片在熟休眠关头吵感染晚疫病亲合性生理小种,或轻微感染晚疫病亲合性这与热休眠块茎中咖啡酸,植物保卫素和钩吻萤光素含量多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为异养植物,在自然条件下需与密环菌共生才能生长。以幼茎为外植体研究了天麻在无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顶芽的存在对于天麻茎段的存活至关重要;在无菌条件下,长约1cm的带有顶芽的茎段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茎段可以伸长、形成新的幼茎,在液体培养中还可以形成小块茎。  相似文献   

19.
以一种新型的乳酸菌发酵榨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风味、果胶组成及质构与传统工艺榨菜的异同。研究发现,两种榨菜在腌制过程中的pH、乳酸产率及感官品质都有明显差异。固相微苹取-气质联用分析结果显示,新型乳酸菌发酵榨菜检出化合物种类高达59种,且多以酯类为主,香气更全面,而传统腌制榨菜所含化合物种类仅为22种。两种榨菜的原果胶和可溶性果胶含量有较大差别,经质构仪测定表明硬度、脆度、咀嚼性和弹性也差异显著。实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榨菜具有更优良的感官特性,但由于乳酸菌的长时间发酵,其果胶含量及硬度等较传统榨菜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