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0 毫秒
1.
水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介绍水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入手,分析了目前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套水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想.采取以纵向补偿为主、区域间横向补偿为辅的补偿机制.在纵向补偿中,增加生态补偿转移支付项目,一般性转移支付考虑增加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比重;横向补偿中建立区际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基金,采用横向补偿纵向化的方式实行区际间的水生态补偿.最后,提出了完善水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定义、原则,介绍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的一般步骤,并对流域生态补偿中的补偿主体与对象、补偿标准、资金分摊、资金使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补偿标准确定和补偿资金分摊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应该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是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生态补偿的概念、特征和理论基础的探讨提出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公益林生态补偿策略、缓解补偿资金不足,分析了公益林各种生态补偿标准的利弊和可行性。由于目前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一方面必须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增加补偿资金供给;另一方面,要设法减少当前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的需求量。针对后者,探讨了补偿范围和补偿方式,提出中幼林不纳入补偿范围,主张采用每年支付公益林租赁费的方式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5.
搬迁移民或当地居民是否得到合理的生态补偿是自然保护区顺利建设和实现保护目标的关键环节,尤其是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本文以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提出了一套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保护区居民生产用地的损失补偿,还以生态足迹为基础,计算了林产品、水产品、薪柴、牧草等生态系统为保护区居民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得到的生态补偿标准,与保护区居民问卷调查结果差距较小,客观反映了居民的生态补偿意愿.该方法解决了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补偿标准过高,而仅以生产用地损失作为补偿标准过低的矛盾,可为其他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河南省海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无天然径流、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流域,上下游进行生态补偿的测算模型,即基于水质和污染物总量的流域生态补偿测算模型,并以水生态恢复成本作为补偿的科学依据.在河南省海河流域水生态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2008年河南省海河流域上下游之间的补偿金额,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西部生态补偿立法的迫切性,探讨了西部生态补偿法律渊源及其现状,论述了西部生态补偿立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提出了西部生态补偿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8.
从牧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出发,探讨了牧区生态补偿的主体、主要形式和核算方法,并对优化完善牧区生态补偿体系提出了建议,以此推进牧区生态补偿实施,促进牧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三峡工程库区生态补偿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三峡工程库区生态补偿的原则、对象、内容、标准、方式及管理机制,提出了开展和搞好三峡工程库区生态补偿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流域生态补偿途径是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文章收集、对比、总结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案例,归纳出在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生态补偿途径以市场为主导;而在我国,则以政府主导为主要补偿途径,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1.
江西东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下,流域生态补偿已成为恢复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该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方法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江西东江源区自然、经济社会实际情况,在对东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东江源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分析了补偿的主体和客体,估算了补偿金额(标准),提出了补偿的方式和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2.
邹晓  卢涛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11):1990-1995
流域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和流域生态的保护中流域生态补偿是一种非常重要政策经济手段。新安江流域自2010年起国家实施了水污染防治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但仍存在补偿范围不明晰、补偿金额有分歧等问题,且没有明确对补偿资金进行有效分配。鉴于此,本文以位于新安江流域上游的黄山市为研究对象,对黄山市的流域生态补偿的范围以及适应条件进行详细阐述,构建了基于信息熵值理论的生态补偿标准总量分配模型,模型中包含了反映区域人口、经济结构、生产水平、污染控制、水环境等因素异质性的一系列指标,并据此核算出7区(县)的分配比例。本研究为建立流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体系建设集中在概念与理论上,缺乏“生态补偿的可实施性、可操作性”.理论与现实脱节,实践缺乏理论指导.通过对生态补偿理论内涵的分析,从3个不同的角度探索分析了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的建设路经,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实践途径,为完善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珠江流域水污染为视角,针对珠江流域水系发达,跨区域河流众多,区域各省生态状况、经济发展结构和水平具有相当的异质性特点,提出流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构建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自主性,从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补偿的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生态补偿金管理、政府支持等具体制度方面提出了设想,以建立适应本区域的生态补偿长效法律机制。认为流域水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水污染防治体系中的突出环节,生态补偿机制是控制流域水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退耕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运用外部性原理和供求关系图对退耕还林中进行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论证,对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进行了剖析,指出现有规定存在可操作性差、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不科学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对策,并通过建立模型设计了制定科学补偿标准的测算方式。  相似文献   

16.
受自然因素限制,跨区域、长距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可避免的穿越自然保护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本文对甘肃河西走廊能源通道的油气管线、输变电等项目穿越自然保护区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生态补偿的主客体,按照保护者的直接投入、生态恢复投入、生态获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确定了补偿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补偿分配方式。以西气东输四线工程穿越安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项目建设生态补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按照西气东输四线工程运行20年计算,穿越安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为23598.5×104元。该生态补偿评估体系操作性较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实施生态补偿的核心,该文以古田县石材行业为例,初步探讨了敖江流域典型污染行业生态补偿标准,目的是将古田县石材行业因保持敖江水质导致的损失以货币的形式加以量化。总成本法是一种把生态保护的间接成本、直接投入作为补偿标准额,并广泛用于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方法。该方法在间接成本的确定中通常依据生态保护前后居民的收入差额来计算,而石材行业在生态保护中的间接成本应针对行业本身,因此,传统总成本法在计算行业生态补偿标准时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该文以总成本法为基础,提出了石材行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模型,并对模型中间接成本、直接投入、修正系数的赋值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调节生态环保各利益主体间关系的一种有效工具,在平衡生态产品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实施生态补偿的驱动力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补偿机制的3大构成系统:定位系统、运行系统和反馈系统,力图构建螺旋上升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生态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的诠释,结合文山市生态环境现状,阐述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需进行的基础工作和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澧南垸为例探讨的洞庭湖区蓄洪垸生态补偿机制,包括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及补偿运行机制等。补偿主体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并由政府补偿逐步过渡到市场补偿。澧南垸生态补偿标准约为6 000元/hm.2a。补偿方式有政策补偿、资金补偿、智力补偿等。政府部门要通过承担责任、制定规章、加强宣传等办法促使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运行,并制定一系列的生态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