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武陵山地区蜘蛛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报道我国西南武陵山地区蜘蛛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的调查研究结果:取样区内已鉴定蜘蛛199种,隶属于91属29科,其中主要分布群为肖蛸、园蛛、狼蛛、球腹蛛、皿蛛、管巢蛛、漏斗蛛和跳蛛等科.依其植被和景观的不同,可将该区蜘蛛群落划分为8种类型,文中运用多种测度方法,着重分析了蜘蛛群落的垂直分层格局和水平分布格局的多样性特点及其与栖息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对水狼蛛属Genus Pirata的几种蜘蛛进行了修订研究。通过对雌性生殖■、雄性触肢中突及生殖球顶部的比较研究,认为:秦岭水狼蛛Pirata qinlingensis Zheng et Qiu,1980为八氏水狼蛛P.yaginumai Tanaka,1974新的同物异名;弓水狼蛛Pirata praedatoria Schenkel,1953、武昌水狼蛛Pirata wuchangensis Schenkel,1963同为类水狼蛛P.Piratoides(Bos.etStr,1906)的新的同物异名;中华水狼蛛Pirata procuruus sinensis Song et al,1978(近来有人将其上升为种)、加拿大水狼蛛P.canadensis Dondale et Redner,1981二者均为前凹水狼蛛P.procuruus(Bos.et Str,1906)新的同物异名。另外比较了易混淆的真水狼蛛和拟水狼蛛,重新描述了克氏水狼蛛;对水狼蛛属的主要特点和分类学价值也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省内跳蛛科新纪录27种,隶于20属。其中狐拟伊蛛Pseuticius vulpes(Grube,1861),为人们不熟悉的跳蛛,特别是雄蛛触肢器的结构,在文内作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报道湖南省桃源县乌云界蜘蛛群落的调查结果,乌云界共发现蜘蛛312种,隶属于32科129属,且有12个新种尚待鉴定.主要优势种群为圆蛛、肖蛸、跳蛛和球蛛.在垂直结构上,该地区蜘蛛群落各项指标相差不大,均较理想.说明该地区蜘蛛群落稳定,资源丰富,且有很多现存的古老孓遗种类,是一处值得保护的蜘蛛资源库.  相似文献   

11.
四川不同生境稻田蜘蛛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峨眉、简阳和达县3地区稻田蜘蛛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该地区稻田蜘蛛群落有8科、19属、33种,其中以狼蛛科的种类和数量为最多,次为肖蛸、园蛛等科,蜘蛛优势种因各分布区的栖息地结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不同生境的稻田蜘蛛群落的种类数和群体密度存在差异,各种蜘蛛分布群在群落内的比例随样地地理气候因素变化而改变,因而也导致稻田蜘蛛群落多样性参数的变化.通过对3样区的蜘蛛群落进行的生态因子考察、模糊聚类分析及对各科蜘蛛的主成分分析,可以看出温度、年降雨量、日照时数是导致蜘蛛群落多样性及其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并且调查区的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峨眉>达县>简阳.  相似文献   

12.
不同稻作区蜘蛛群落组成与分布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中国水稻所的“中国水稻种植区划”分区系统,按水稻分区研究了蜘蛛群落组成及其优势种的地理分布特点。在全国六大稻作区内设82个样点,以水稻抽穗期作一次性调查,所获标本经鉴定,计有21科,74属,163种,优势种蜘蛛8科,12属,26种,稻作区及稻作亚区之间,蜘蛛及其优势种蜘蛛科的变化不大,属的变化明显,种的变化最明显,稻作区蜘蛛及其优势种类群,总分布趋势是从南向北逐渐递减,其中种数最多的亚区为“Ⅰ1,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Ⅱ2,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Ⅲ2,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最少的亚区为“Ⅴ1,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Ⅴ2,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与“Ⅲ3,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型电泳技术,对南方水稻田中4种优势种蜘蛛-拟环纹豹蛛(Pardosapseudoannulata)、沟渠豹蛛(Pardosa laura)、武昌獾蛛(Trochosa wuchangensis)和白跗狡蛛(Dolomedes pallitarsis)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蜘蛛的POD同工酶谱带清晰,不同种间差异较明显,同属于狼蛛科内3种蜘蛛的POD酶谱相似性强,与白跗狡蛛谱带差异显著,同时发现拟环纹豹蛛POD酶对农药胁迫有明显的适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解放前,甘肃的昆虫区系与分类研究几乎是空白。建国四十年来,广大昆虫学工作者在农业、林业、牧业和医学昆虫的区系与分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科研、教学和防治提供了大量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四十年来国内几种主要书刊共发表采自甘肃的昆虫新种和新亚种共127种。本文概述了我省四十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跳蛛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录1992-1993年4-10月甘肃境内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所辖区内跳蛛科的区系研究,共获标本300余号,初步鉴定为34种,隶于22属。在区系成分上古北界种5种,占总种数14.7%,东洋界9种,占总种数26.4%,广布种20种,占总种数58.5%。  相似文献   

16.
湖南野生兰花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多年来的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研究,初步查明湖南现有野生兰花11种,2变种,约占我国兰属植物总数的35%,记录了湖南野生兰花的生物学特征,分布,生境等,针对我省兰花资源现状提出了湖南兰花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发展的若干 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和2006年4~7月对左家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物种组成与斑块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鸟类群落物种数随次生林斑块面积的增大而增加,营洞巢和灌丛巢鸟类受面积因素较小;营地面巢和树冠巢鸟类受面积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