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家庭内体育锻炼活动的必要性现代社会中,体育运动给家庭注入了无限健康活力;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大家的体质,在平时生活当中有体育锻炼的意识,也能让家庭更加和谐;体育活动是一个集体运动,需要配合与协作,所以经常组织体育活动也就无形中增添了家人之间的默契与配合。关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鼓励支持青少年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将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众所周知的概念了。不过,由于家庭是儿童青少年长久生活的场所,儿童身体能不能有效的得到锻炼,体质如何,首先取决于家庭内的锻炼。世界上许多教育家在论述家庭内的教育任务和内容时,都主张把在家庭的体育锻炼活动放在第一位。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就说:“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我们要能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独生子女在小学生中已占有较大的比例,可以说,小学尤其是城镇小学逐渐成为独生子女的世界。因此,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上好体育课,不仅是小学体育课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到优生优育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大问题。独生子女一般都有着比其他孩子更优越的家庭环境和条件,他们天资聪明,活泼可爱,然而,不管是不是家长主观上的原因,大多数独生子女在家里都居于过分“受宠”的地位,尤其是在那种“四二一阵容”的家庭中,独生子女成了整个家庭的中心,无形中就造成了独生子女的一些天然弱点。由于大人…  相似文献   

3.
李锐  王运玲 《科技信息》2007,(21):262-262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有些后进生也常常是家庭的主要负担。他们若纠集在一起,还会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能不能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不只是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班级的荣辱和社会的风气。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语近年来,我国接连发生多起校车事故,校车一次又一次被孩子们的鲜血所染红,校车问题也一次又一次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前不久发生在甘肃省正宁县、江苏省丰县的校车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震惊全国。一张张在鲜血中凝固了的孩子们天真的脸,不仅让失去孩子的亲人们痛苦不已,也成为了整个社会无法抹去的痛苦记忆。我们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这些花朵应该安全地盛开,怎么能凋零在上下学的路上?重视校车问题,解决校车问题,是为了千万孩子的生命,是为了千万家庭的幸福,更是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三次转型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的家庭伦理理念,是传统家庭伦理三次转型的结果.三次依次递进的转型都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呈显出不同的特点.第一次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并存时期的转型,以"自由、平等、民主"为主旨;第二次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转型,以"革命化"为主导;第三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以"权利与义务、以人为本"为理念.三次转型是一个由社会伦理而家庭伦理的过程,与传统伦理的由家庭伦理而社会伦理的过程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6.
潘宁 《海峡科学》2012,(5):70-71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该文分析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存在误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简.爱》中,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女主人公简.爱的形象,但由于作者在小说中设计了很多巧合和不可能的情节,造成某些地方不符合情节发展和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无形中影响了简.爱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8.
矿难,让多少个家庭失去顶梁柱!矿难,让多少个孩子失去父亲!矿难,让多少本来贫穷的家庭陷入绝望境地,万劫不复!矿难,让我们每个人的心在泣血!2006年7月15日,是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蔺家庄煤矿“黑色”的日子。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整个蔺家庄变得山动地摇。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改变了很多蔺家庄煤矿矿工家庭有关这一天的记忆……64名亲人因煤尘爆炸被埋井下,救护车的警报声响彻蔺家庄的上空。明火放炮,紧急叫停“黑口子”在山西省灵石县蔺家庄煤矿附近,有一辆机动三轮车正在向左方开过去,此时车厢里还是空空的,很快,三轮车开到了一个井口,冲…  相似文献   

9.
张淑芳 《科技信息》2010,(3):211-211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可以说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的增长、智能的培养,尤其是品德的陶冶、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的形成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获得熏陶与启迪。此外,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终身受益。文章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我想每个家庭成员,在一个家庭中能融洽相处,都有其各自感人的美德故事.这些美德故事中有关于夫妻的;有关于子女的;有关于亲子关系的.在我的家庭中,让我最感到自豪的是我的两个孩子.他们天真、善良、活泼、好学.当有人对我说,"你的两个孩子真可爱"时,我总是得意的说"我觉得也是".然后,接着得意地问,"是不是我教得不错?!"其实教育与被教育都是相辅相成的.在亲子关系中,在相互关爱下,渗透在每天生活中的是影响与被影响.父母是在教育并抚养自己的子女,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子女也在时时地教育着我们.  相似文献   

11.
勤工助学是高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来完成学业的一种经济资助形式,是我国高校整个经济资助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勤工助学已经在全国各高校普遍深入开展,但各高校在开展勤工助学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青年科学》2003,(2):15-15
不断减少点击次数互联网以其丰富的信息含量而著称。一般的网站,信息多的有数万条,少的也得有上万条。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网站对设置多层次的信息路径乐此不疲,无形中加大了查询的“难度系数”。而资讯网站的查询则尽可能地减少每一个访问者的页面调出次数,以便让访问者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有效资讯。因为他们已清楚地认识到,让访问者没头没脑地四处寻找其关注的信息,事实上是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知识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对心理疾患这个现代社会所不容忽视的问题认识得越来越清晰.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心理疾患带来的不只是患者一个人的痛苦,其对家庭,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会层层放大,传播开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这里要谈到的是抑郁症的一种“传播“途径:母亲--孩子.……  相似文献   

14.
李顶 《科技信息》2011,(4):403-404
因为孤残儿童的募捐善款活动,让章子怡“复活”,让章子怡走出了重重门的阻碍。但好景不长,不知是谁嫉妒章子怡还是一定要章子怡死,近日,在南方又戏剧性的出现了章子怡的墓碑,无形中把章子怡给弄死亡了。  相似文献   

15.
肖正 《科技信息》2008,8(9):384-385
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因此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这部分大学生的成长.通过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实践是高校帮助大学生缓解家庭经济困难、促进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关注研究当前国内各高校在贫困生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建立大学生勤工助学激励竞争机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建立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激励竞争机制的途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教育就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是义不容辞.在这一过程中,父母、教师虽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促进被教育者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或者说唤醒人的各种潜能,使其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相似文献   

17.
<正> 在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新变化,加强家政学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家政学,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家庭建设的功能与要求以及“家政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与意义作初步探讨。一、家庭建设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与机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成员的后方”。这句话具有丰富的含义。它不仅说明整个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家庭是最小的社会组织;而且说明社会进步和社会矛盾大都直接、间接反映到家庭中来;更说明家庭建设的好坏直接促进或妨碍社会的进步,所以家庭与整个社会建设是息息相关的。家庭建设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李洪宇 《科技资讯》2007,(17):121-121
一个优良的班集体的形成往往以班主任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前提,而班主任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水平又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因此,班主任必须要在意识、情感、行为方面加强自我调控,从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次扭矩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存在于整个受力阶段,其对结构受力的反对称效应是比较明确的,尤其对边主梁的受扭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及工程模拟,指出预应力次扭矩是一个典型的协调扭矩。  相似文献   

20.
风尚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的反映。民风、党风、校风、家风等是构成整个社会风尚的不同系统,民风正,则民族兴旺。党风纯,则政党进步。校风好,则学校振兴。家庭是每个人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也是始终接受教育的场所。任何人在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之前以及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之后,都始终受到家庭的教育、熏陶。因此,家庭是孕育社会风尚的摇蓝,家风是社会风尚的雏形,家风对于整个社会风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