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转酮酶(EC2.2.1.1)缺失突变株FBL04-215芽孢形成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与野生型相比较,突变株具有芽孢形成能力下降的生理特性,同时对影响芽孢形成的重要因素-Mn^2 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CVB15’-UTR突变的变异毒株,并考察其毒力的变化.方法:通过对CVB1的感染性克隆质粒PN14的CVB15’-UTR特定的几个碱基进行定点诱变,获得二株突变的质粒C、G,然后分别转染HaLa细胞获得变异的CVB1毒株,比较三者的毒力.结果:成功地构建了两株仍具有感染性的CVB15’-UTR突变的变异毒株C和G,空斑形成实验的结果表明无论是空斑的数目还是其直径,在36h和48h,C株均显高于另一突变株G及标准株PN14(P〈0.05),在60h时,两突变株均高于标准株(P〈0.05),而突变株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变异毒株C、G仍然具有感染性,而且毒力明显增强,突变株之问的毒力虽然无显著性差异,但是C株的感染力却明显高于另一突变株G和标准株PNl4.  相似文献   

3.
果实采后病害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果、叶片表面及果园土壤中分离到76株细菌和26株酵母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和果实接种法筛选到1株细菌2株酵母菌,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kikuchiana)、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都表现出显著的拮抗效果.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细菌的16SrDNA序列的进化树分析,初步鉴定这3株菌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假丝酵母(Candida sp.)和克勒克酵母(Kloeckea sp.).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比较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IA857高效转化的最优方法。【方法】以质粒pHCMC04(大小为8089bp)转化突变型枯草芽孢杆菌IA857,分别用电转化法、原生质体法、电击法诱导的原生质体法、Spizizen低盐环境感受态转化法(简称S法)、低盐环境形成饥饿感受态法及其改良方案在其它突变菌株的试验方法(简称C法)进行实验,通过比较优化得出最优转化方法。【结果】采用S法转化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IA857,质粒加入量为70ng时,转化后直接摇床培养1h转化率最高达到1.2×104 CFU/μg DNA,可以满足枯草芽孢杆菌高效转化的要求。【结论】得出了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IA857最优转化方法并提出转化枯草芽孢杆菌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大肠杆菌中青霉素G酰化酶(PAC)的调节基因(pacR)翻译起始密码定点突变株。对突变后PAC的表达调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的pac基因表达后能正常加工成24ku、65ku的α亚基和β亚基;突变后,虽然PAC表达仍需要苯乙酸诱导,但是,可诱导性提高,形成低组成型表达,无葡萄糖有分解代谢物阻遏效应,因而pacR对PAC表达水平存在着影响,pacR基因是葡萄糖以及它的分解代谢物在分子水平上影响PAC表达的另一作用因素。采用突变株进行发酵生产中,PAC产量较亲株提高3倍,而且可以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有利于改善PAC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高温碱性蛋白酶(TAP)菌株的分离及筛选(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1份土样中分离出109株具碱性蛋白酶活力菌株。从中筛选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109号具高温碱性蛋白酶(TAP)活力,在pH10环境中好氧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左右,TAP活力平均为86.9U/mL。109号菌株经亚硝基胍诱变后,得到一株TAP活力提高至301U/mL的突变株M92,该诱变株再用利福平抗性平皿自然分离得到一株具利福平抗性菌株R01,其TAP活力达350U/mL。  相似文献   

7.
乳中芽孢杆菌对乳制品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芽孢杆菌因能形成耐热性芽孢,杀菌处理后,仍残存在乳中,故对乳及乳制品的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叙述了乳中芽孢杆菌(分为产毒素和不产毒素两种)对乳及乳制品的感观形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根据各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简列出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7,(9):1418-1423
探讨同种相噬对枯草芽孢杆菌内源酶发酵活力的影响.应用同源重组敲除的方法,构建了枯草芽孢杆菌168菌株的编码成孢延迟蛋白毒素前体的基因sdp C的knock-in突变株,比较了突变株和出发菌株的生物量、芽孢数和α-淀粉酶发酵活力.与出发菌株相比,突变株的生物量、芽孢数和α-淀粉酶发酵活力均显著提高,产酶高峰期酶活力提高23%.本研究结果显示,sdp基因突变不仅能够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量,还能够提高其内源酶的发酵活力.  相似文献   

9.
广西四川金矿床区土壤样品中蜡状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西金芽、四川阿西所属的三个金矿区采集了土壤样品55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10~(-2)稀释度的平皿中分离到阳性菌739株,从中挑取11株,其分出率为1.5%,并对分离株进行了光镜和电镜形态学观察,其大小为1~1.4×2.5~3.5μm;芽孢椭圆形.中生,没有孢囊和伴孢晶体,并对11株分离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C_(17)分离株V、P反应阴性有待进一步分析外,其余10株都与标准株完全相同,因此,应归属芽孢杆菌属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  相似文献   

10.
从太平洋深海底泥样品中富集、筛选得到50株锰抗性细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这50株细菌中含有40株芽孢杆菌、3株短杆菌、1株短状杆菌、1株考克氏菌、4株副球菌和1株食烷菌.50株中80%是芽孢杆菌,有6个种.90%以上为革兰氏阳性菌.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Mn12对Mn^2+的耐受能力最好,最高的Mn^2+耐受浓度是130mmol/L.该菌在28℃以200r/min培养24h后,能去除含锰(Ⅱ)10mmol/L培养基中90%的锰(Ⅱ)(锰含量由高碘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而Mn59在同样条件下,可耐受30mmol/L锰(Ⅱ),可去除99%的锰(Ⅱ),具有抗性高、去除率高、速度快的优点,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芳香族氨基酸和维生素对转酮醇酶缺失的枯草芽孢杆菌生长以及D-核糖生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酪氨酸、L-色氨酸、L-苯丙氨酸、生物素、烟酸、吡哆醛的添加能改善菌体生长,提高D-核糖产量,特别是烟酸作用尤其明显.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培养基中的维生素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在此优化培养基中D-核糖质量浓度达到(23.4±0.39)g/L,与预测结果一致,是不添加维生素时核糖产量的2.31倍,D-核糖对葡萄糖的得率达到0.353 mol/mol.  相似文献   

12.
通过筛选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P131小种的REMI(Restriction Enzyme MediatedIntegration)转化体库获得对水稻品种梅雨明致病性变异的突变体,命名为PX1.与野生型菌株P131相比,该突变体对水稻品种梅雨明致病性丧失,在洋葱表皮上侵染钉形成率显著降低,而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差异不显著.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的突变表型和潮霉素抗性标记共分离,说明突变是由于外源质粒插入引起的,因此,可以此为标记克隆控制该表型的基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样、组织分离、培养和鉴定,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分布规律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内生真菌种类丰富,从茎、叶中共分离得到16种内生真菌.产孢真菌有12属15种,非产孢真菌1种.产孢真菌全部为半知菌.曲霉1(Aspergillus sp.1)、曲霉2(Aspergillus sp.2)、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大茎点霉(Macrophoma sp.)、弯孢霉菌(Curvularia sp.)在供试的各种组织均有分布,且分离率较高,是空心莲子草的优势内生真菌.内生真菌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总定殖率为81.5%,老茎组织定殖率最高,达90.9%.生境及组织类型对空心莲子草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定殖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F F Wiebel  W H Kunau 《Nature》1992,359(6390):73-76
In the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AS genes are essential for the biogenesis and proliferation of peroxisomes. Recently, the first two genes, PAS1 (ref. 3) and PAS3 (ref. 4),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Here we report the 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the PAS2 gene. It encodes a new member of the ubiquitin-conjugating (UBC) protein family and is the first member associated with peroxisomes. The proposed function of the Pas2 protein as a UBC enzyme (UBC10) is supported by the fact that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of a strictly conserved and functionally essential cysteine residue of UBC proteins leads to mutant Pas2 proteins unable to complement pas2 mutant strains. Ubiquitination of proteins is kn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DNA repair, sporulation, cell cycle control and degradation of abnormal proteins. We provide evidence for a crucial role of the ubiquitin-conjugation pathway in organell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5.
用烟草赤星病菌两个菌株进行测定,孢子在烟草叶面萌发能力最强;其次是在1%的葡萄糖溶液中;在蒸馏水中萌发最弱。在侵染试验中,用丙酮和70%酒精清洗的幼苗叶片发病加重;露天放置的烟苗较生长在温室内的烟苗发病重。在3种接种方法中,以孢子悬滴法效果最好。侵染和接种方法中的幼苗,其叶面微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均以处理的不同而有差别。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两株耐盐木霉-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TW320和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TW1876的生长和产孢条件,研究了不同pH、不同培养基,不同碳源、氮源和不同碳氮比对两株木霉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耐盐深绿木霉(T. atroviride)TW320在 pH =4~11 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potato dextrose agar, PDA)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和产孢,且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pH为5,在大豆玉米粉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较快,产孢量最多,该菌株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为木糖,最佳氮源是酵母膏,当碳氮比为12:1时,最有利于TW320产孢;拟康宁木霉(T. koningiopsis)TW1876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pH为11,最优培养基为PDA培养基,以乳糖作为最佳碳源,甘氨酸作为最佳氮源,且碳氮比为9:1时,TW1876产孢量最多。  相似文献   

17.
耐氧青春与婴儿双歧杆菌共同发酵营养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健康人体的青春,婴儿双歧杆菌耐氧驯化后进行共同发酵工业性试验,获得多菌种活菌制剂。在两种菌生长所需大量元素及微量物质调查基础上研制出发酵培养基上,使之戏具有良好的口感又能促使两株菌共同生长。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集武汉市豇豆种植区豇豆枯萎病病株,经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获得菌株JKW-1、JKW-2和JKW-3,并对3个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3个菌株均为致病的镰刀菌,其中菌株JKW-1和JKW-2菌落色泽为紫红色,JKW-3菌落色泽为白色,均能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但在菌落形态、产孢量、分生孢子大小等方面存在差异;对这3个菌株的核糖体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搜索和比对分析,根据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结合豇豆病株症状和病菌的形态学特征,判定引起武汉市豇豆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  相似文献   

19.
粉虱座壳孢培养基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生真菌粉虱座壳孢能有效地防治烟粉虱(Bemisia tabaci)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这两种世界性害虫。本文通过四因子三水平正交实验筛选出有利于粉虱座壳孢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和维生素。结果表明,最有利于其萌发的营养因素分别是葡萄糖、牛肉浸膏、Cu2 和VC,最能促进生长的分别是蔗糖、牛肉浸膏、Zn2 和VB2,最有助于产孢的分别是葡萄糖、酵母浸粉、Mn2 和VB1。  相似文献   

20.
γ-聚谷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和发酵培养基的初步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亚硝基胍以及60Coγ射线对其进行复合诱变,获得一株γ-聚谷氨酸高产突变株,在基础培养基中产量是出发菌株的3.11倍,并且突变株经过传代10次,发酵能力稳定;通过正交试验对突变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初步优化,突变株在一组培养基上的γ-聚谷氨酸产量可达到33.81g/L,是优化前的1.11倍。该突变株的摇瓶发酵产量较高,值得深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