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首次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幼童留美计划虽遭夭折,但在近代中国举步维艰的科技现代化进程中,留美幼童仍然扮演了开路先锋的角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考证了留美幼童回国后的主要去向,系统考察了幼童群体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贡献及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清同治十一年七月九日(公元1872年8月12日),上海港。一艘轮船启锚了。船上30名统一着装的中国幼童向码头上送行的亲人挥手惜别。分外惹人注意。他们中很多人连县城都没去过,但现在即将远行,目的地是传说中的美国。  相似文献   

3.
一段历史公案和几点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论点,1975年秋天到1976年夏天在中国展开过一场激烈的争论。这已经是一桩历史公案了。现在的年轻同志,可能已经不大知道;当年经历过来的同志,许多人也可能知之不详。我来作一点介绍。 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整顿。科技工作的整顿准备了一个文件,起初题为《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后来改称《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4.
美国生物学家塞尔曼·瓦克斯曼和其研究生艾尔伯特·沙茨曾经因为链霉素的发明产生了一系列纠纷,并且在学术界引发了巨大争议。文章结合对这一起学术公案的实证分析,全面剖析了其中折射出的学者在真理、利益、名望以及师生关系之间的纠葛,由此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个学术从业者的良知和责任感,以及整个学术界对于科研伦理和制度建设的深入省察。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21,(13):16-19
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海归,在新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1949年前我国去美国的学者及留学生有5000多人,50年代归国的有1200人.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海归,在新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8年秋天,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王德禄和杜开昔开始了一项"1950...  相似文献   

6.
哥德尔的划时代论文“论《数学原理》及有关系统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I)”发表在1931年1月的《数学与物理月刊》上。哥德尔究竟何时正式公布他的不完全性结果?公布之后逻辑学界的反响如何?人们对不完全性结果中最实质性内涵的理解怎...  相似文献   

7.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日本在柏林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正式结盟。本刊选登的这组漫画揭示了二战中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相互勾结,妄图瓜分世界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一词何时以何种方式进入中文?目前主流观点是:1930年前后,由张珽从日文引入。然而,基于更广泛的文献调查,可以证明至少在1903年,“生态学”已进入中文。此外,在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和日本,曾出现过十余种术语指称生态学研究。不同术语不仅在用词上存在差别,在内涵上也有重要分歧。“生态”一词,源于对词根“bios”(生命)的翻译,就词意而言,不是对以“oikos”(家或居所)为词根的“ecology”的最佳翻译。“生态学”一词最初被宽泛地理解为关于生物“生活状态”之学,直到1930年之后,其含义才逐渐获得澄清,并以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之学被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9.
10.
50多年前,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在中华大地上进行了一场举世无双的“人雀大战”,如今60岁以上的老人对这场大战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1,(9):72-73
几千年来,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是历史中唯一值得关注的对象,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但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这却只是一种傲慢的人类中心观:像任何其他生命形式一样.人类只不过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个成员,与动植物、微生物一样受到整个生态网络的支持和制约。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已然,在古代社会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观鸟的历史     
欧圆 《科学大观园》2007,(18):59-60
观鸟活动兴起于18世纪晚期的英国和北欧,早期是一项纯粹的贵族消遣活动,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世界上最流行的户外运动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3.
疫苗的历史     
方正 《科学大观园》2007,(14):68-69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回顾人类走过的历程,人类总会在不经意间遭受着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但是,尽管人类备受各种疾病的煎熬,却并没有屈服和退缩,而是在阵阵的疼痛中一次又一次地踏上悲壮的征程。正因为如此,人类才得以生存、延续和发达!  相似文献   

14.
观鸟的历史     
观鸟活动兴起于18世纪晚期的英国和北欧,早期是一项纯粹的贵族消遣活动,到今天,已经演变成世界上最流行的户外运动项目之一。第一位观鸟者毫无疑问,人类在史前时期就已经意识到了鸟类的存在。但倘若请  相似文献   

15.
风筝的历史     
风筝,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它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曾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已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编入《中国科学技术史》。当今,我国的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进一步探讨风筝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风筝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关系,对今后风筝的发展,将是大有稗益的。追寻风筝的起源,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  相似文献   

16.
鞋的历史     
国平 《科学大观园》2009,(22):36-36
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一约4千年前)中国的先民用草、麻、葛编织成履。鞋的称谓很多,有屦、履、舄等。其中以舄最为显贵。古鞋的种类以对材料来分,有草葛、布帛和皮革三种。布帛鞋是指以大麻丝、绫、绸、锦等织物布鞋成的鞋。汉代布帛鞋的鞋头多呈分叉状,底用麻线编织,称之为双尖翘头方履;魏晋时期,一般鞋的前端织有双兽纹饰,配色和谐,鞋式优美;北齐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流行穿屐,所谡屐,指有木齿的鞋,  相似文献   

17.
π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π的符号、计算方法和实数性质的证明三个方面,全景式地勾画了π的发展史。历史表明,中国的圆周率计算发展到公元5世纪就已经停滞不前了,而西方数学界却一直孜孜不倦地发展了关于π的理论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历史的启发     
科学史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1978年在合肥召开中国生物史第一次学术讨论会的时候,我就说过:科学史工作是一个科研人员最基本的训练和修养。你从事一个课题的研究,首先要把前人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成就搞清楚,然后才能确定你的研究从什么地方起步。我为《人类的黎明》这本书写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当  相似文献   

19.
π的历史     
曾经有位德国数学家说过:“在数学史上,许多国家的数学家都找过更精密的圆周率,因此,圆周率的精确度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这话说得很对。事实上,从远古人们计算一些最简单的曲线图形的面积或长度的时候起,π这个数就出现在数学家的笔下了。几千年来,π在数学舞台上非常活跃,引起了历代数学家的极大兴趣。历代数学家中,研究π者颇不乏人,资料浩如烟海。我们分以下几方面来谈π的历史:一、一般概况——古代的π值。二、π值计算史。三、人们对π的认识史。四、π的数字特征。五、未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一种不同于科学主义和文化主义的历史实践论视角对生态问题的本质、根源以及治疗做出考察,探讨现代性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关联。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自身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生态危机遵行现代性实践的总体性逻辑,其根源在于现代性实践的过度与局限。生态危机治疗的关键在于现代性实践的全方位转变。生态危机与现代性之间的关联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困境和风险。启示在于西方现代性的文明模式不能是普世性的,同时人类要走出生态困局,必须认识到现代性的根本误区在于实践上的过度与类价值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