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7,(16):55-55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然病理过程,是肝硬化防治的关键点。肝纤维化的治疗是一个国际难题,目前西方医学尚对此缺乏理想的临床药物。丹参酚酸B盐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有效水溶性成分。国家863计划“丹参酚酸B盐片抗肝纤维化临床试验”(编号:2005AA2Z3F10)课题组在既往研究发现并通过长期基础药理研究证实有显著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新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该成果的科学创新点及科学成就: (1)精制纯化工艺创新技术。本研究创新性地研发了丹参酚酸的精制纯化工艺技术,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科学合理高效地使用丹参药材,有效地提高了丹参活性成分的提取效率,产品质量稳定、可控,为中药资源的合理使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丁研究与应用示范。此项技术获得两项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7,(16):53-53
消瘀降脂胶囊是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国家中药5类新药,它的研制被列入国家863重大专项予以支持,“中药二类新药‘消瘀降脂胶囊研制”课题(编号:2005AA2Z3E20)本着以高技术为导向的原则,创造了以丹参总酚酸与山楂总三萜酸按一定比例用于防治高脂血症的方法。并采用优化有效部位提取和分离的筛选技术,建立了以丹参素为代表的丹参水溶性总酚,以熊果酸为代表的山楂总三萜酸两个调脂有效部位的工业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21-22
中药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中药制剂现代化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近三十年来,中国中药制剂学的理论和生产实践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多数中药制剂仍存在药效物质基础不清、质控水平低、制剂工艺相对落后等问题,影响了中药临床疗效、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因此,该项目针对中国传统中药制剂剂型落后的问题,结合国际制剂学发展趋势,将吸收促进技术、原位凝胶技术、纳米技术、缓控释技术等现代技术,运用到中药制剂学领域,设计了多种中药先进制剂,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升了传统制剂的技术水平,促进了多学科的融合和新学科的产生,为开展中医药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21,(1):25-26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科技推进中药创新研究和产业提升,研制出"有效、优质"的中药新药,是解决和保障临床疾病治疗需求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由于缺少中药创新研发的理论和科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药研发水平和产业化效率.因此,如何面对中药的复杂性,开展新药的成药性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评价-产业化转化-上市后临床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华蟾素是国家新产品、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目前研究表明,华蟾素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使用安全,已广泛用于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华蟾素存在中药制剂普遍固有的缺点,即确切的有效组分报道不一,临床试验设计尚不全面规范等。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获得华蟾素确切抗癌安全性、有效性信息,为提高制剂质量和临床疗效提供保证。项目利用外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研究理念,为促进中药产品创新和进入发达国家药品主流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22,(1):56-57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的基本用药形式,也是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及中药保健产品的生产原料,是整个中药产业的支柱.因此,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科学合理地评价中药饮片质量,需要建立客观可行的质量评价体系,应用合适的标准物质也是确保标准科学性和专属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安全性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医疗界的关注,本研究针对中药注射剂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干预研究,选取西医综合医院和中医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追踪研究,旨在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为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21,(1):57-59
由于历史因素,导致只有少数的中成药开展了规范的上市后研究;由于缺少适宜的评价技术,上市后评价难以产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可作为医疗决策依据的高质量证据,严重制约了其服务百姓的能力.因此,构建反映中药本质特点、朝向中药临床价值、彰显中药独特优势的上市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评价关键技术,是提高中药上市后评价水平,形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观察自拟方剂“水蛭苎麻龟甲汤”与西药治疗崩漏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中药“水蛭龟甲汤”(中草药组,方剂药物组成:水蛭15g,生苎麻根30克,龟甲15g,当归15g,炒陈皮10克,三七粉3克,川芎12g,白芍15g,丹皮15g,栀子15g,香附12g,丹参15g,柴胡15g,郁金15g,生地15g,麦冬15g,党参30g,黄芪30g,阿胶30克,甘草10g)。治疗崩漏患者48例;西药(西药组,以安宫黄体酮为主)治疗崩漏患者32例;中草药组48例中,有46例痊愈或好转(95.8%,46/48);西药组32例中有23例痊愈或好转(7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12,P=0.003)。因此,中药“水蛭苎麻龟甲汤”治疗崩漏患者疗效确切,其特点是经济、实用,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