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武清区某医院的一台方箱式压力蒸汽消毒器内筒产生穿透性裂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可预防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成永杰 《科技信息》2010,(33):81-81
针对燃气锅炉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排烟热损失和排污热损失白白浪费的情况,重新建立了一套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对4^#电控柜进行电气化改造.并对4#电控柜的程序重新进行了修改.分别对三台电动调节阀及换热器入口处的压力进行PID调节,使进入锅炉烟道进行热交换的水的压力保持稳定,并使尾烟的温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通过这些改造,节约了设备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3.
任红延 《太原科技》1999,(3):16-17,23
就影响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普通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进行改造,即采用不等截面板式换热器,从实际工况出发,对改造效果进行了理论上分析,并建议厂家积极开发新产品,尽可能使板式换热器的结构适应系统对工况的要求,实现最佳传热。  相似文献   

4.
应用蒙特卡洛法仿真辐射式金属换热器内的辐射传热过程,建立了换热器综合传热的数学模型,利用概率论原理,把辐射能迁移过程仿真为一定累积概率分面下的随机过程,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换热器内传热过程的真实情况,可以计算出换热器内烟气、筒壁、空气的温度和壁面热流分布,以及研究烟气进口温度、换热器筒径和狭逢宽度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靳林杰 《科技信息》2011,(25):I0114-I0114,I0107
鹤煤三矿用于冬季供暖的只有一台DZL6-1.25-P型锅炉,当锅炉发生故障时,需进行停炉处理,就会造成全矿供暖停止,给职工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此,鹤煤公司三矿在锅炉房安装了一台BR050M型板式换热器,并改造了相应的供暖管路,当DZL6-1.25-P型锅炉出现故障时,BR050M型板式换热器投入运行,保证了部分重要地点的供暖需求。  相似文献   

6.
谢殊非  金成英  崔敏 《甘肃科技》2003,19(10):42-43,27
对重油换热器管程结构影响传热效果、阻力降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计算,提出了改造方案,解决了实际生产中换热器阻力降大影响安全生产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刘喜惠 《科技信息》2007,(18):66-67
2004年我单位为大连西太制造了8台换热器壳体,壳体的材质为不锈钢复合钢板。复合钢板在预制筒体过程中出现裂纹,现从该钢板的性能特性、制造工艺、焊接工艺等方面分析其原因,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吴丽君 《甘肃科技》2011,27(19):81-82,62
通过一台在用蒸汽锅炉锅筒底部发生鼓包事故,阐述了卧式快装工业锅炉鼓包从检验、修理、原因分析以及使用单位管理等方面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魏博 《科技资讯》2009,(31):31-31
带式输送机运转良好是保证煤矿正常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但在实际使用中总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胶带纵向撕裂是钢绳芯带式输送机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严重事故之一,很多带式输送机用户经常被胶带纵向撕裂事故所困扰。本文对带式输送机胶带纵向撕裂的原因与防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新东 《天津科技》2023,(11):52-55
为了解决海上平台天然气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换热器内部海水流程被贝壳类海生物堵塞,导致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分析提出要对天然气压缩机流程进行升级改造。升级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换热器海水进口加装进口滤器、换热器封头升级、海水主过滤器加装电解铜铝电极、加装末端冲洗管线等。主要围绕换热器海水进口加装进口滤器、总滤器和分体滤器的优缺点,以及换热器封头升级改造更换直通式或快开盲板式封头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对比,找出更加适宜的方案,并提出相对合理的意见,为今后海上平台天然气压缩机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系统化地分析斜巷轨道运输事故,提出了在贝叶斯网络的基础上融合预先危险性分析-保护层分析(PHA-LOPA)、蝴蝶结分析于一体的复合模型风险分析方法.首先,借助于GeNIe软件实现贝叶斯网络的双向推理能力,辨识出风险贝叶斯事故节点;然后,对事故节点进行PHA-LOPA研究,确定引起事故的原因、造成的结果,设置独立保护层降低事故节点的危险性等级;最后,对剩余危险性等级仍然较高的事故节点进行蝴蝶结分析,设置安全屏障,进一步控制事故的发生.以某矿斜巷轨道运输事故为例,应用该复合模型风险分析方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从人、物、环境、组织4个层面构建塔吊坍塌事故致因初步模型.对收集的100起塔吊坍塌事故案例,运用“0-1”法则建立事故致因数据库;通过Apriori算法和“2-4”模型,挖掘塔吊坍塌事故的致因链.结果表明:缺乏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未落实、安全生产保障制度缺失为重点致因,且均属于“2-4”模型中的组织层面;提出塔吊坍塌事故预防措施,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致因链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交警现场绘制事故现场图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基于图像引导的交通事故现场实时测绘方法.首先根据直接线性变换法将事故现场照片由透视图转换为正投影图像;然后直接在正投影图像上进行车辆、人体、散落物和刹车痕迹等事故现场信息的绘制和相关尺寸的标注;最后实现现场图的打印输出并由当事人签字确认.通过典型交通事故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传统手工测绘相比,该方法在提高事故现场勘测精度的同时,还能大大缩短数据处理和现场绘图时间,满足实时打印输出现场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缓解网约车交通事故,以网约车驾驶员为研究对象,探究网约车交通事故致因机理.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2 458名网约车驾驶员个体属性、工作强度、工作压力、不良驾驶行为和交通事故经历的相关信息.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后,通过贝叶斯网络建立网约车事故频率预测模型.基于十折交叉验证法,使用混淆矩阵与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校验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较好,模型分析了11种与事故频率直接相关的影响因素,识别了16类导致高频率事故发生概率增加的不利状态,且发现多种不利状态组合对事故频率产生的非线性扩增效应和叠加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管理部门制定相应预防对策以减少网约车交通事故频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现场测试,明确了蓄电池充电区域氢气浓度分布规律.通过WBS-RBS分析方法,得出蓄电池充电区域氢气火灾爆炸事故风险事件耦合矩阵,以此为依据得到氢气火灾爆炸事故故障树,将故障树转化为贝叶斯网络,使用GeNIe软件计算蓄电池充电区域氢气爆炸事故发生概率为2.688e-4.通过贝叶斯网络双向推导功能,计算氢气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条件下基本事件的后验概率,从而分析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或管理的薄弱环节为人体静电、操作工人抽烟、金属部件碰撞、蓄电池过充、蓄电池破裂和机械排风装置故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降低了蓄电池充电区域发生氢气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发生事故的双车道模型,考虑行驶车辆是否在事故车道以及距离事故的远近,分析不同区域的换道特点,建立双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开放边界条件下,改变进口车辆的驶入率和事故的持续时间,得到了车流量和平均车速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应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并将入口车辆进入率降至一定值。  相似文献   

17.
城市快速路实时交通流运行安全主动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基于上海市快速路系统采集的线圈检测器数据和事故数据,应用贝叶斯网络(BN)模型对快速路实时交通流参数与事故风险进行建模分析,并利用可有效应对缺失数据的高斯混合模型和最大期望算法分别对BN模型输入和参数进行估计,进而主动评估快速路实时交通流运行安全风险,并对事故状态提前做出预警.分别对可能事故点前后2组检测器和4个时间段的8组交通流数据进行了建模,结果表明使用事故发生地点上下游各一个检测器在事故发生前5~10min内的交通流数据建立的BN模型效果最好,事故预测准确率为76.94%.最后不仅与朴素贝叶斯分类、K近邻、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等经典事故风险估计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还与现有的实时风险评估成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BN模型预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风险分析方法无法实现动态评估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燃气管网风险分析模型.基于管道失效原因与事故后果,构建了事故演变全过程网络结构,并运用马尔科夫理论将演变全过程与时间相关联,最终建立了动态贝叶斯风险分析模型.该模型基于贝叶斯理论进行泄漏、致灾模式及后果节点的概率计算,实现了对燃气管网事故的原因诊断及事故发展态势预测.以松原"7.4"燃气爆炸事故为例,应用本模型演示了燃气管网事故推演技术,结果表明:事故是由第三方施工破坏引发燃气泄漏,由于燃气在土壤中的扩散范围不断扩大,扩散范围内受限空间数量不断增加,人员活动情况也更加复杂,进而增大了燃气聚集与点火概率;结合事故现场条件,本模型对这起爆炸概率进行了推演,认为此次燃气爆炸概率将在泄漏60 min后达到42.3%,高于安全泄放概率;该结果与真实情况基本相符,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起人工挖孔桩经静载试验抽检,因达不到设计承载力要求,以致产生严重的桩基质量事故,后经事故性质鉴定、补充勘察及事故原因分析,确定了处理过程是:采用将单桩单柱改为桩顶连梁,在连梁上加设锚杆静压桩的基础补强方案,并在楼房施工中加强沉降观测等一系列方法与措施,较为经济便捷地解决了由于桩基承载力不足的导致的质量事故,为同类桩基施工质量事故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将故障树转化为贝叶斯网络,计算生物质气化中毒事故发生的概率为1.202 98×10-4/d,利用贝叶斯网络双向推导与诊断的功能计算基本事件的后验概率及重要度,从而分析出系统中导致事故发生的薄弱环节.结合bow-tie法同时分析导致薄弱环节失效的因素及失效后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基于此得出防止薄弱环节失效的预防措施以及失效后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对薄弱环节阀门泄漏采取措施后,可使得中毒事故发生概率降低20.92%,最终达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