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对传统水墨人物画讲究"书法用笔","意象造型"而言,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创作方法和创作理念有了很大改变。就写实性的水墨人物画来言,一些画家依靠掌握的素描描绘能力,在创作过程中采取制作的方式来完成作品,这类作品往往能在大型展览中获得评委和观众的肯定。我们应该分析制作性水墨人物画的利与弊,并就制作性水墨人物画的创作理念认真研究,以便于为当前水墨人物画创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中国绘画使用色彩的年代很早,色彩的种类也很丰富。但中国绘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走以色彩造型这条路,色彩在画面上更多的是表达社会文化观念。儒家的伦理象征色影响了中国人物的色彩发挥(主要是对人物服饰的影响),佛教与隋唐之际金碧辉煌的“院画”风格的形成有关系;到了宋元,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水墨渲淡为主的文人画风占据了画坛的主流地位,并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从儒、佛、道的思想根源来探求中国传统绘画色彩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张雪巍 《科技信息》2008,(16):184-184
对画家们而言创作是一个不断否定自己和肯定自己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画家们的情感、自我意识都在左右着其绘画创作。本文以自身的视角来分析绘画创作中,作为创作主体的画家们的自我意识、情感对其创作的影响,同时分析当代绘画创作的大体规律和走向。  相似文献   

4.
刘进安1957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84年在南京艺术学院进修,1999年调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研究生导师、绘画系主任,上海画院院外画师,中国美协会员。作品曾参加中国新文人画展、上海美术双年展、水墨延伸·水墨人物肖像展、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水墨本色·中国画展、中国画百年展等。出版有《刘进安画集》、《二十一世纪主流画家人物创作·刘进安》、《中国画23家·刘进安卷》等。刘进安国画欣赏@刘进安$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  相似文献   

5.
元代的绘画中,“四君子”题材比较突出。中国文人受“比德”文化思想的影响,喜欢用梅兰竹菊寄托理想品格。据夏文彦《图绘宝鉴》记载,元代画家一百七十余人,画水墨梅兰竹菊者几乎占到三分之二。元代水墨“四君子”的兴盛原因有二:一是民族矛盾导致社会生活的变化,使文人阶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当精神追求与社会现实存在矛盾时,文人们寻求象征性艺术来表达创作意念;二是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以书法入画技法促进了“四君子”的写意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墨人物画,俗称写意人物,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艺术大花园中的一枝奇葩。魏晋以前,山水、花鸟只作为人物画的配景出现,之后,山水、花鸟、人物逐渐明确分支。千百年来,通过各时期艺术家们的探求、变革,逐步完善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尤其是通过八十年代后的东西大融合,水墨人物画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在我国各艺术院校的教学中,人物画处于重要位置,在历次综合性美术展览中也占有最高比重。然而在我从事多年来的师专美术教学中,却发现每届学生的毕业创作以水墨人物画形式出现的却寥寥无几。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只几个周的水墨人物画课程,远不能解决有关造型、笔墨诸方面的基本问题,更谈不上创新与发展,这不能不引起作为一个本课程教师的慎重思考。我注意观察学生对待整个艺术门类认识的思想动向和学习态度、师专教育体制的特点及社会因素和教学的关系,谈点粗浅体会,或许能对水墨人物画教学起到一点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水墨人物画的变革和发展是非常有成就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三四十年代徐悲鸿、蒋兆和开创的写实主义新画风.周思聪是经历两个不同时期的画家,其前期的作品继承了蒋兆和的风格特点,用传统的笔墨语言直面生活;后期则用现代绘画语言切入当下现实生活,既融汇了西方现代构成艺术,同时又关注中国审美文化.本文通过对周思聪绘画历程的研究,透析出当代水墨人物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和变化.  相似文献   

8.
李霞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0):138-140
尤里.戈留塔是俄罗斯当代著名现实主义画家,他以肖像画创作为主,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戈留塔通过对西方艺术前辈以及中国艺术传统的研习,特别是通过学习20世纪俄罗斯最著名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梅尔尼科夫、罗马尼亚画家巴巴等卓越艺术家的丰硕成果,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面貌,从而深化了俄罗斯现实主义艺术的内涵并拓宽了其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庄子与海德格尔同是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后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两人生存年代、地点相差甚远,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论文从形而上学、体系的具体构建、思维方式的比较等三个层面对二者思想的比较分析来表现中西方思想的同异,突出中国哲学尤其是庄子哲学的瑰丽、深刻。  相似文献   

10.
绘画发展到南宋,梁楷异军突起,开创了人物画前所未有的风貌。他的创作理念从那里来?独特的风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必有他的艺术历程。从亲密始,疏远终这是规律。梁楷能突破"形似"的羁绊,敢于"遗貌取神"大力追求人物内心世界的充分表现。特别是在苏轼倡导的文人画理论的影响下,以"墨戏"这种特殊的创作心态对梁楷及当时一批文人画家的创作意念——崇尚自由解脱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1.
陈厚娟 《科技信息》2009,(20):I0220-I0221
魔幻超现实主义绘画在传统观念看来是充满矛盾的。这些矛盾的表现后面存在一系列的合理根源。文章从画家的创作思想、社会背景、成长因素及“绘画通神论”等角度来分析矛盾的原因,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解读魔幻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12.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宋代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导致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意识的高涨和价值观念的转换,长期以来以宗教绘画创作为主和一贯关注贵族人物题材的画家开始自觉地关注市井题材,反映市民生活。风俗绘画除了延续辅助皇权“成教化、助人伦”的戒鉴作用外,更体现了庶族地主和城市平民的生活愿望,迎合世俗的欣赏口味和心理要求,以愉悦心目、平淡天真的观赏倾向和情趣为重,显示出独有的文化活力和艺术功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宋代风俗画创作走向高潮。  相似文献   

13.
胡轶男 《长春大学学报》2012,(7):887-888,902
当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动画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动画创作也因此走向商业化和市场化,许多创作者正积极探索通过三维技术来创新改变水墨动画的形式,将各种先进的动画技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结合.使其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李文龙 《科技信息》2009,(25):I0159-I0159
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由于法国政治局面动荡,社会进步思潮低落,一批不满七月王朝统治和学院派绘画的具有叛逆和创新精神的画家聚集到巴比松森林。这些画家在绘画题材上选择了当时还是冷门支流的风景画和风俗画来创作,他们描绘普通人的生活环境,从最平凡的日常生活题材中发现美。其中,柯罗和米勒是该画派的代表人物,他们以写实手法表现他们亲眼所见到的平凡的乡村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景,摆脱了古典主义的虚伪和做作,放弃了荷兰风景画的模仿画风,走上了以农村真实景象为创作的独立道路,对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风景画法国民族风景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元代山水画是我国登峰造极的中国画艺术品,究其元代画家的身份和思想背景,多数都为道家道教信仰者,有的就是全真教徒。约37人可以确定为有道家道教情怀追求者,占《元代画家史料汇编》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七。这之中多人是元代画家中顶级人物,代表了中国画史的里程碑。中国水墨山水画在经过魏晋探索、唐宋繁荣之后,其艺术生命立足于道家道教思想,找到了真实的艺术思想源泉,进入一种艺术创新、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体。元代画家之艺术,表现出天才和哲学、宗教神性的结合。尤其是追求艺术极限表达的时候,特别需要这样的结合,因此它不是人人可为,需要很高的修养,元画家具备了这样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水墨动漫影片在世界的动漫影片中是中国独有的,它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水墨的一种创新型表现方式,极具文化特色。该文主要探讨了中国水墨动漫影片中的文化特色,主要有两点:体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折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感受生命     
近现代中国绘画的思想特征之一是对“现实主义”的总体认同。说“总体”,是指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基础和导向的中国美术,将“现实主义”作为创作和评鉴的指导性艺术思想,而表现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理应是“现实主义”绘画的重点所在。几十年间,绝大多数画家对此都予以认同。无论在艺术上倾向于传统还是倾向于革新的人,都对“现实主义”给予正面评价或具有好感,至少是保持敬意。  相似文献   

18.
感受生命     
正近现代中国绘画的思想特征之一是对"现实主义"的总体认同。说"总体",是指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基础和导向的中国美术,将"现实主义"作为创作和评鉴的指导性艺术思想,而表现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理应是"现实主义"绘画的重点所在。几十年间,绝大多数画家对此都予以认同。无论在艺术上倾向于传统还是倾向于革新的人,都对"现实主义"给予正面评价或具有好感,至少是保持敬意。  相似文献   

19.
庄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子是我国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长久以来,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哲学、美学等方面来研究庄子的思想,很少关注庄子思想对教育的启示与影响,甚至因其某些消极的观点来得出其“反教育”的定论。其实庄子思想中蕴涵有极其宝贵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深入挖掘,如其飞扬心灵的学习目的观、尊重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法观、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观和效法自然的自然美育观等,都对现代教育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姜郭霞 《科技信息》2011,(30):291-291
谈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用色,在“画道之中,水墨为上”的观念笼罩下,同笔墨相比一直处于次要的地位。实际上“用色”是中国绘画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画家为用色付出了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用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