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平板划线法,从厦门东部固废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分离3株具有较强除臭性能菌株,并复配制成复合微生物除臭菌剂,考察了其对生活垃圾产生的NH_3、H_2S及芳香类恶臭气体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复配除臭菌剂处理10 min,NH_3和H_2S的去除率分别为91.4%和90.3%,二甲基二硫、异丁烯、甲苯、硫酸二甲基4种臭气气体去除率分别为76.5%、81.0%、90.3%和71.3%,除臭性能较好,可应用于环境生物除臭治理.  相似文献   

2.
天然植物除臭剂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Ecolo公司提供的天然植物除臭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除臭性能进行了试验,确定了较好的配方及用量,其中1#工作液对H2S去除率达到99%。1#、4#工作液对NH3去除率在98.5%以上。  相似文献   

3.
病死猪堆肥降氨除臭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取高效的病死猪堆肥降氨除臭微生物菌株,利用氨气选择性培养基定性初筛和硼酸吸收法复筛相结合的方法,分离筛选高效降氨微生物,并对其菌种分类进行了鉴定。从猪粪、土壤、病死猪堆肥等样品中共分离筛选获得7株对NH3具有降解效果的菌株,分别编号为YX-1、YX-2、YX-3、YX-4、YX-6、YX-7、YX-8。在30 d模拟堆肥周期中,菌株YX-3对氨气的去除效率最高,达56. 9%。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该菌鉴定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菌株YX-3降氨除臭的最佳温度为30~40℃,最佳接种量为8%。菌株YX-3对H2S的去除能力显著低于对氨气的去除能力,说明该菌去除臭气成分的功能专一。筛选获得的菌株YX-3丰富了堆肥除臭微生物资源库,在农业环保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氨氮模拟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沉淀剂Mg Cl2和Na2HPO4,以磷酸铵镁的形式去除高浓度氨氮模拟废水中的NH4+,考察了p H值、Mg∶N摩尔比对氨氮和无机磷去除率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电镜扫描(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表明:当p H值为9.0~9.2,n(Mg2+):n(NH4+):n(PO43-)摩尔比为1.1∶1∶1时,氨氮去除率和无机磷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6.64%和95.55%,产物为斜方形结构的磷酸铵镁沉淀。可见,化学沉淀法能够满足氨氮高去除率的要求,方便后续进一步的生化处理,同时,沉淀产物可用作氮肥,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5.
利用01-N1~#菌强化处理焦化废水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每升 5 g接种量接种 0 1 - N1 # 菌处理焦化废水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处理 96h,其中 COD初始含量在 1 2 0 0 mg/L以下 ,去除率为 90 %以上 .NH3 - N初始含量在 5 90 mg/L以下 ,去除率达到 98% .挥发酚初始含量在 1 70 mg/L以下 ,去除率达到 99% .0 1 - N1 # 菌接种量一般应在每升 5~1 0 g.焦化废水中 COD、NH3 - N和挥发酚初始含量较低时处理效果好 ,含量高时处理效果较差 .COD、NH3 - N和挥发酚含量低时处理时间一般为 2~ 3天 ,其处理效果基本能达到以上指标  相似文献   

6.
对筛选的解盐促生菌株SRPG-396进行溶磷性能测试,并通过盆栽实验确定其在盐渍化条件下对棉花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菌株SRPG-396在难溶性无机磷固体培养基可以产生明显的溶磷圈。添加难溶性Ca3(PO4)2的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可达到56.75 mg/L,并且与发酵液p H呈一定的负相关性;而含有Mg3(PO4)2、Fe PO4和Al PO4的发酵液有效磷含量与p H值无相关性。盆栽试验表明,施加SRPG-396菌剂在有盐胁迫的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棉苗鲜重、干重和根干重,分别为17.84%、33.66%和13.79%,并且SRPG-396菌剂还可提高棉花植株茎叶和根部全磷含量,分别为20%和11.51%。因此,菌株SRPG-396可以有效地溶解土壤中无机难溶性磷,提高棉苗对磷的吸收来促进棉花生长,有望为开发高效微生物磷肥提供优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除臭酵母的筛选及其除臭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氨气的释放量为主要指标,从初筛获得的具有除臭效果的菌中复筛出一株酵母菌(OCY-1),其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减少氨气释放量达30%以上,对鸡粪具有明显的除臭效果。OCY-1的发酵最佳培养基为:1.5%葡萄糖 0.5%蔗糖,0.25%蛋白胨 0.25%(NH4)2SO4,0.1%NaCl,0.1%KH2PO4,0.05?Cl2.2H2O,0.1%MgSO4.7H2O;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5℃,pH6.0,摇瓶装液量50mL。通过对氮素消除机理分析,发现氨气释放量的减少与鸡粪中NH4 -N剩余量相关,与NO3--N的量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酸性矿井水因pH值低、重金属离子含量高,难以直接采用硫酸盐还原菌生化处理.试验构建了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来处理酸性矿井水,有效处理废水H+和重金属离子,同时还能产电.构建的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污泥量40mL,硫酸盐还原菌30mL,阳极材料为碳布,室温)的最大功率密度达到82.24mW/m2,最大电压为332.2mV;硫酸根的最大去除率达到41.6,对Zn2+、Cu2+、Cd2+和Fe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7%、77.4%、84.2%和66.8%,化学需氧量的最大去除率达到60.9%.分析认为,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有效处理废水H+,弱化了H2S的生物抑制作用,强化了硫酸盐还原菌还原产生的S2-与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并经能谱分析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滨海盐土自生固氮菌的筛选及其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有利于滨海盐土植株生长的自生固氮菌,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滨海盐土为供试土壤,采用Ashby无氮培养基富集筛选自生固氮菌,乙炔还原法测定其固氮酶活性,玉米盆栽试验研究其固氮效能。以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菌种。从供试土壤中筛选得到菌株A2和B1,经鉴定为粘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固氮酶活性分别为4.63和12.66μmol·(h·m L)-1。通过玉米幼苗盆栽试验,菌株A2和B1对玉米幼苗株高、茎粗、鲜质量和干质量都有显著的增加,其中B1增加最显著。不同处理下植株氮含量均高于CK,其中B1菌株对玉米氮素含量增加效应最大。接种固氮菌剂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植株磷含量,其中B1菌株提高了36.22%,差异显著。说明B1菌株能够很好的促进滨海盐土环境下玉米对N元素和P元素的吸收,菌株B1固氮能力、竞争适应能力更强。筛选得到的2株菌固氮性能较高,具备作为生产固氮微生物肥料菌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固定化藻类的生物富积作用净化污水中的氮和磷,将栅藻包埋固定在褐藻酸钙凝胶胶球中,对人工污水进行深度净化.研究藻细胞年龄和饥饿处理时间对污水中NH4^+-N和PO4^3--P的净化效率以及净化过程中藻类叶绿索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静止初期藻细胞对NH4^+-N和PO4^3--P去除率比指数末期高,处理5d后,静止初期细胞对NH4^+-N和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76.7%及91.7%,指数末期细胞氮、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5.4%和88.7%;饥饿处理可明显提高藻细胞对NH4^+-N和PO4^3--P的去除效率,藻细胞饥饿时间对NH4^+-N和PO4^3--P去除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48h,72h,24h,0h.  相似文献   

11.
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具有良好的脱氮性能,回流比是影响其脱氮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调节回流比参数,考察回流比分别为100%、200%、300%时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对COD、NH3—N、NO3-—N、TN的去除效果.试验表明回流比对反应器中COD、NH3—N、NO3-—N、TN均有一定的影响,对TN的去除影响最大.在一定的范围内(100%~200%),增加回流比有助于提高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但当回流比过大时(300%),系统出水水质下降.确定最佳回流比为200%,该工况下系统出水COD、NH3—N、T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8.45、2.27、12.45 mg/L.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恢复启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方法,在原CANON工艺反应器上流式生物滤池中进行小试试验未对反应器内污泥进行任何处理的条件下,以自配的含NH4+.N和N02--N的培养基质为入水,采取经由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应的方式,对停止运行约1年的原CANON工艺进行恢复启动.调整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培养基质中NH4+N、N02--N质量浓度,启动ANAMMOX反应;然后,调整培养基质中N02--N质量浓度和溶解氧(DO),成功启动了CANON反应器,整个过程共耗时67d.CANON工艺恢复启动完成后,当HRT为4.25h时去除效果较好,此时NH4+-N的容积负荷为160mg/(L·d),NH4+-N的去除率为90%左右,总氮(TN)去除率约为70%,TN去除量与N03--N生成量的比值介于1:0.13与1:0.32之间.  相似文献   

13.
SBBR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脱氮除磷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场废水是富含氮和磷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厌氧消化液C/N比低,可生化性差,本实验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结果表明:SBBR直接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COD和NH4+-N去除不稳定且效果较差,但通过添加30%猪场原水能有效提高SBBR对厌氧消化液污染物的降解能力,COD去除率可提高到83.7%~87.95%,氨氮去除率提高到96.1%~98.9%,TP去除效果要比未添加的好,去除率增大到81.21%~82.97%。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光Fenton体系催化氧化降解染料孔雀石绿(MG)水溶液的研究,考察了光、pH值、Fe2+和H2O2投加量等因素以及阴离子的存在对MG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20 OC)下,pH=3.5±0.1、[Fe2+]0=0.25mmol/L、[H2O2]0=0.5mmol/L的条件下,经氙灯(λ > 290 nm)照射30 min后,MG水溶液(15 mg/L)的降解率达到95%以上。Cl-的存在对MG在光Fenton体系中的降解有阻碍作用,SO42-的存在对反应基本没影响,而NO3-促进了MG的氧化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5.
使用常温溶液合成方法,成功合成出了2个新的基于β-Anderson阴离子{Cr(OH)6Mo6O18}3-配体的Ag(Ⅰ)离子配合物:[{Ag(C6H5NO2)2}2][Ag{Cr(OH)6Mo6O18}(H2O)2](C6H5NO2)21和(NH4)3[Ag{Cr(OH)6Mo6O18}][Ag2(H2O)2{Cr(OH)6Mo6O18}]·10H2O2,并通过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分析、红外表征、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技术确定了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配合物1是β-Anderson{Cr(OH)6Mo6O18}3-阴离子使用桥氧桥连Ag(Ⅰ)离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其配阳离子是Ag(Ⅰ)离子与异烟酸吡啶环氮连接,形成线性结构的{Ag(C6H5NO2)2}+配阳离子,由于存在AgAg和吡啶环π-π弱相互作用,在晶体结构中形成双聚{Ag(C6H5NO2)2}2+2结构,并且进一步与多酸阴离子端氧弱配位连接,形成二维结构.配合物2的主体结构是由Ag+和β-Anderson结构阴离子{Cr(OH)6Mo6O18}3-通过配位键连接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FeCl3·6H2O,FeSO4·7H2O和Fe(NO3)3·9H20为铁源,NH4H2PO4,H3PO4和(NH4)3PO4·3H2O为磷源,用沉淀法制备了FePO4.研究了沉淀过程中原料、pH值以及表面活性剂对FePO4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别对样品的物相、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FePO4的形貌控制可以通过铁源、磷源、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pH值等的控制来实现.H3PO4为磷源,以FeCl3·6H2O为铁源,当pH〈l时,制备的样品为均匀的铁皮石斛形,加入PEG后为自组装的圆片状,当pH〉1时,形貌为鸟巢形;以FeSO4·7H2O为铁源制备的样品形貌也以鸟巢形为主;以Fe(NO3)3·9H2O为铁源制备的样品表现为花状;以FeCl4·6H2O为铁源、(NH4)3PO4·3H2O为磷源制备的样品为不规则的片状;以FeSO4·7H2O为铁源、NH4H2PO4为磷源时制备的样品为类球形.表面活性剂及其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片状FePO4的制备.  相似文献   

17.
全水清  吴银枝 《江西科学》2008,26(5):794-796
采用Na2HPO4·12H2O和MgSO4·7H2O使NH3-N生成磷酸铵镁的化学沉淀法,考察了药剂投加顺序、pH值、药剂配比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投加顺序对处理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在pH值为9,反应时间为20min,n(NH^+4 +):n(Mg^2+):n(PO^3-4)=1:1.02:1时,氨氮去除率可迭99.28%,为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吸附剂的发展是制约吸附技术运用的重要因素.在分析目前国内外吸附材料的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研制出了新型的有害气体吸附材料,通过实验证明,这种吸附材料能够有效地去除密闭空间中较典型的有害气体,对CO2、H2S、NH3以及NO2的消除率均达到了82%以上.重点介绍了净化材料的工业化制备方法,通过多次试验,优化了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制备净化材料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下,优化反应物、产物、中间异构体和过渡态分子,得到可靠的几何构型和频率.通过内禀反应坐标计算,确认了四条反应通道,并且以通道中中间体、过渡态相对能量为基础,讨论了各反应通道的优先顺序.在反应中,H和NCO的初始连接有两种方式,H分别进攻NCO两端的N和O,进行无势垒加合,得到两个低能中间体HNCO和HOCN.HNCO中∠NCO从172.9°减小到69.0°,生成一个相对能量较高但N—C键较长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发生N—C键断裂生成主要产物P1(CO+NH).从HNCO和HOCN出发均可生成次要产物P2(CN+OH),而从HNCO出发还有另一条生成产物P3(CH+NO)的路径,反应沿该路径进行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氮(N)、磷(P)、铁(Fe)和硅(Si)的营养盐及其质量浓度对直链藻生长速率的影响.氮元素的营养盐为:硫酸铵(NH4)2SO4、硝酸钠(NaNO3)和尿素(NH2)2CO,氮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 mg·L-1;磷元素的营养盐为:磷酸二氢钾(KH2PO4)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磷质量浓度分别为0,0.5,1,2,3,4,5 mg·L-1;铁元素的营养盐为:硫酸亚铁(FeSO4)和柠檬酸铁(FeC6H5O7),铁质量浓度分别为0,0.02,0.05,0.1,0.2,0.3,0.4,0.5 mg·L-1;硅元素的营养盐为:硅酸钠(Na2SiO3),硅质量浓度分别为0,5,10,15,20,25,30,35,40 mg·L-1.单因子的实验结果表明:对直链藻生长速率(K值)影响最大的营养元素分别为:N,P,Fe,Si,其对应的最佳营养盐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0~40 mg·L-1;0.5~1 mg·L-1;0.02~0.05 mg·L-1;10~20 mg·L-1.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培养直链藻的最佳营养盐[(NH2)2CO,KH2PO4,FeC6H5O7,Na2SiO3]质量浓度配比为30∶0.5∶0.0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