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唐钢电炉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分析了变频调速的原理及可行性.提出了为节约电能,提高除尘效果,混风降温、喷雾降温的自组织微分先行PID控制思想及策略.  相似文献   

2.
详细地介绍了工业过程中常用的加热设备--网带式加热炉的温度变化情况及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网带式加热炉温度的设计过程.该系统采用了PID加自校正模糊控制器,实现了6个温区的温差自补偿,克服了各温区温度的相互扰动和耦合,温度在400~1100℃连续可调.本系统经过2年的实际应用,其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器.图5,表3,参6.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唐钢电炉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分析了变频调速的原理及可行性。提出了为节约电能,提高除尘效果,混风降温、喷雾降温的自组织微分先行PID控制思想及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微处理器实现自校正调节器的算法。该算法用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对象特性的变化,用最小方差作为其控制策略,从而及时地对控制算式进行自动修正,适应各种工况的变化。为了提高控制精度以及使它能适应受控输出比操纵量较多的系统,本编写程序采用了32位浮点的软件格式,并对基本的自校正算法作了修正。数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自校正调节器的控制效果优于PID调节器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采用改进的参数校正原则的自校正模糊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动态范围宽、稳态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和超调量小的优点.同时,计算机仿真也表明:对于控制对象参数的变化,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自校正控制炉温的硬件配置、软件及实验等问题,其中包括如何结合实际解决数据采集、参数估计、模型化及自校正实时控制等一系列软件开发的新问题.通过多次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自校正控温效果优于 PID,特别是自校正控制易于用微机实现,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电炉温度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极点配置自校正PID控制器,给出了系统的CARMA模型,介绍了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实时参数估计算法,以及极点配置自校正PID算法,建立PID参数与系统参数及控制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式,并进行了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自校正PID控制能使系统的性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了系统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8.
陈华浦  韦根原 《科技信息》2012,(32):156-157
利用神经网络给出了设计非线性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器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的在线直接自校正。本文论述了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问题,介绍了神经自校正控制法,比较了神经自校正控制方法和其他几种控制方法,得出了神经自校正控制方法较其他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如何利用单片机实现自校正温度控制的问题,特别是对自校正控制在单片机上实现的可行性,以及算法的收敛速度、鲁棒性、抗干扰能力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比较,给出了一种适合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的简洁算法,成功地研制了单片机自校正控制仪表。实时控制结果表明:此温控仪能适用于外界因素等原因引起的模型参数变化的系统,温控效果明显优越于 PID 温控仪,为仪表的智能化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混合工质成分对自复叠冷冻干燥装置降温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以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为冷源的冷冻干燥装置降温过程进行了准稳态数值模拟,发现在混合工质成分和循环压比给定时,循环单位容积制冷量随压力位变化有峰值存在,具有与纯工质循环不同的特征.通过定成分和变成分下循环制冷量的优化,深入分析了混合工质成分对降温过程中各温度位循环制冷量的影响规律,从而可以为各种不同降温速率要求的冻结工艺设计混合工质的成分,为冻结工艺所要求的降温速率控制提供便利.借助于总单位温降时间和单位温降时间两个新概念,对物品热容量与搁板蒸发器热容量相比很小时的特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设计和制作了一台以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为冷源的冷冻干燥装置,实现了-60~-80℃温区的稳定运行,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真空隔热板用于低温冷柜的漏热实验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真空隔热板和传统保温材料聚氨酯制成的两种低温冷柜进行了漏热实验分析.完成了低温冷柜温度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利用冰蓄冷空调系统调节测试室的温度,采用自适应参数的PID温度调节器控制低温冷柜内的温度.开发完成的软件运行可靠、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数据可动态显示并存储和打印.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冷柜隔热层用真空隔热板部分替代聚氨酯具有更好的热工性能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继电反馈的PID参数自整定技术有效地克服了人工整定的缺陷, 具有算法简单、控制温度范围大等优点。本文在继电型自整定PID控制策略基本思想基础上,通过分析一阶惯性加纯滞后控制对象在继电特性作用下的输入输出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继电器反馈的建模方法。该方法为被控对象的自整定参数设置提供了重要依据。选定被控对象,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基于自校正与线性跟踪的自适应控制.从系统的输入/输出完全跟踪的目标出发,根据对象的动态模型,导出自适应控制器的调节模型.对象模型的参数,采用速推最小二乘法在线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对象参数变化的自适应能力.这种控制系统比较适用于被控制参数变化较慢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FAST项目中2400多个节点在相邻节点拉力、外界风力、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仍能够达到预期运动位置,利用自校正模糊PID控制与改进型论域伸缩方案相结合的方式对FAST节点位移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对FAST节点液压促动伺服系统的分析,得出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根据误差和误差变化率的分析,进行控制器的设计,选择合理且有效的变论域伸缩因子,最后利用Simulink对改进算法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基于变论域的自校正模糊PID控制对FAST节点位移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控制对象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遇到系统的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变量众多,加之参数随机多变,参数间又存在强耦合或系统存在大滞后,在这些情况下,传统PI控制不能满足系统对性能的要求.本文在建立三相异步电机数学模型和传统的转速PI调节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自整定PI转速调节器,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了建模和仿真,逆变器由SVPWM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自整定PI的控制比传统PI在转速效应方面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工业对象都存在着纯滞后时间,本文针对纯时滞控制对象,提出了一种具有参数自校正能力的控制器。数字仿真实验以及高温扩散炉实时控制结果证明,该算法适合于具有大纯时滞的最小相位或非最小相位系统,而且在实时性、控制精度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采用自校正模糊PID控制算法的PCR芯片实验室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将模糊推理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利用PCR芯片上溅射的Pt电阻获取温度信号,通过PID精确输出控制在芯片背面直接制备的微加热器和外加的半导体致冷器件,实现了PCR芯片的高精度快速变温控制,可用于近场光学显微镜实时探测PCR扩增反应过程中荧光信号的近场分布,为实现高灵敏度DNA定量检测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针对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参数难于整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响应过程时序数据挖掘的参数自整定算法. 算法以线性自抗扰控制器中线性误差反馈律的两个增益信号回路的动态响应为参数调整对象,通过改进变收缩系数的随机搜索算法进行参数整定,记录动态响应过程数据,基于关联关系挖掘得到控制参数调整策略应用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自整定. 为验证本文提出的参数自整定方法的实际效果,以液压自动位置控制系统为控制对象,分别采用阶跃响应仿真和Monte Carlo实验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基于数据挖掘参数自整定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动态响应较好,鲁棒性较强,改进了变收缩系数随机搜索算法调整时间较长以及传统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超调较大的缺点,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自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双电机同步控制精度低,难以实现同步控制的不足,以PMSM为被控对象,建立其数学模型,在传统交叉耦合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PID控制的交叉耦合控制策略。采用遗传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改进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范围,实现参数自整定。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交叉耦合控制方法对双电机控制的同步性和抗干扰性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