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报导了用蛇肝脏制备线粒体DNA的简便方法。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滑鼠蛇肝mt DNA为环状分子,周长5.23μm。限制性内切酶PstI,BamHI和EcoRI在滑鼠蛇肝mtDNA上分别有2、3和4个点切。根据各酶切片段的大小测得mt DNA的平均分子量为16.91kb或10.85×10~6 dalton。  相似文献   

2.
临泽县中幼林地鼠兔害现状与防治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耀恒 《甘肃科技》2006,22(10):216-217,242
本文通过对临泽县中幼林地鼠兔害发生现状及原因等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生物防治,调整林分结构等综合防治对策,为保证临泽县的生态安全,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封闭种群中,通过标记重捕和标记夹捕法对农田害鼠的种群数量N,捕获率P和密度D进行了估计.分别为72,0.1528,42只/公顷和85,0.1882,55只/公顷.两种方法间结果差异不大.使夹捕法可用以估计害鼠种群数量,扩大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杨再学 《遵义科技》1997,25(4):8-11
通过1986-1996年对遵义地区鼠种种类及发生特点调查结果表明,遵义地区鼠种种类计有3目7科22种,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占72.73%;确定褐家鼠,小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3.89%,黑线姬鼠为农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5.23%,根据近年来鼠类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我区鼠类的防治对策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具瘤长须螨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岳碧松邱安东(生物系)具瘤长须螨(AgistemusexsertusGonzalez)是果园、农田中常见的捕食螨之一,能捕食多种害螨及一些小型昆虫[1,2].在日本、埃及和以色列均有该螨在生物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防治鼠害主要采用化学急性灭鼠剂,但急性灭鼠剂的广谱性和剧毒会同时杀灭害鼠天敌及其它非靶标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反而给害鼠提供更有利的生存条件,结果使害鼠种群能够快速恢复,甚至超过原来的密度水平,另一方面,急性化学灭鼠剂不适合害鼠的行为生态学习性,决定其灭鼠率相对不高,为了研制控制鼠害的天然药物制剂,我们从印楝油(Neem oil)中提取有效成分制作绝育剂,以控制害鼠种群密度.Neem是印度楝科植物印楝树(Kzadirachta indica)的种子提取物,亦称Margoaa油,为印度的传统植物药之一,常用于治疗细菌、真菌性疾病,糖尿病及胃溃疡等,近年的研究表明印楝油具有很好的抗生育作用,但印楝油具有很强的刺激气味,对鼠有强烈拒食作用,并且其提取物中含油量多,易腐败变质.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我们将提取分离的药物进行微胶囊包埋并作动物试验,考察其微囊性能及对鼠的实际绝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邓燕红 《科技资讯》2008,(8):241-242
通过2004年~2007年连续四年在重庆三峡库区7个主要淹没区县的系统监测,重庆三峡库区的害鼠种类以褐家鼠、黑线姬鼠、鼩鼱、小家鼠、黄胸鼠5种为主;害鼠种群数量表现出春季小高峰和秋季大高峰的周年变化特征;以溴敌隆为杀鼠剂,采取竹筒毒饵站投放毒饵的技术,农田平均防治效果为83.55%,农舍平均防治效果为88.2%。  相似文献   

8.
我们曾在斗门县的乾务公社大冲口设点对农田害鼠生态学进行研究[4].随着低沙田地区的整治,1981—1982年又到该地进行了鼠类区系及数量复查.本文仅就调整作物结构后鼠类种群的更替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鲁西平原黑线仓鼠肥满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线仓鼠是华北平原最主要的农田害鼠之一,本文分析了其肥满足度的年龄,性别,季节,年度变化。结果发现:不仅存在显著性的性别、季节、年度变化,而且存在显著性的年龄,样方差异,这与周延林等的结论论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鼠类数量猛增,活动猖獗,严重危害农田、堤坝、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其中,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是室外农田害鼠优势种之一,现将有关大仓鼠的研究报告综合起来,使我们对其生物学特性有一定较为完整的认识,从而为大仓鼠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锦泉 《武夷科学》2003,19(1):288-292
本研究探明我市害鼠优势种群为黄毛鼠、褐家鼠,分析其消长动态,从防治阈值、时期、药剂、饵料等方面阐明防除技术关键。泉州市是我省农田鼠害重发区,90年代后,随着种植结构调整,鼠源地剧增,农田鼠害年发生80—100万hm2,造成农作物田间损失达0.52亿kg,损失显著超越病虫草害,崛升为我市有害生物防除首要对象。谨此,开展本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不育控制是害鼠治理的一种方法.害鼠种群与其他种群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当害鼠种群在不育控制下改变其动力学行为时,与其相关的种群也随着改变其行为.建立了食饵-捕食者模型,其中害鼠是捕食者,对其进行不育控制.利用Hurwitz判据、中心流型定理、形式级数法、Hopf分支理论等分析了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和Hopf分支现象.有时,随着不育率增加,害鼠数量线性减少,其食饵数量线性增加;有时,不育控制会使害鼠及其食饵数量大幅度周期变化.因此,进行不育控制前,要对害鼠及其食饵有充分的了解,选择适当的不育率.  相似文献   

13.
龙相迥异蛇相,龙声龙威龙性龙能龙利龙害均为蛇无,古今中外之人普遍崇拜神龙而鄙蛇恶蛇仇蛇,蛇为龙本论不能成立,崇拜自然而万物有灵,思维直观而表意形象的古人的神龙意象的形态声威性能利害尊严都酷似闪电,神龙的自然物本应是闪电。  相似文献   

14.
黔西北地区农田害鼠调查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年1月至1991年12月,作者在贵州西北部9个县境内的各种农田中选择了50个点,广泛调查了农田害鼠的种类、数量、季节数量变动及优势鼠种的繁殖情况等。全年农田鼠类数量的最高峰在9月份;黑线姬鼠和锡金小家鼠的繁殖高峰均在春季的5月和秋季的9月,高山姬鼠在夏季的6—7月。  相似文献   

15.
杨永建 《甘孜科技》2005,26(1):36-37
通过鼠情监测,分析我县农村害鼠发生特点、规律,开展FFS培训,推广以竹筒式毒饵站为主的治理对策,对控制鼠害发生为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1988年6—11月、1991年3—5月对陕西东部黄河滩地农田害鼠的种类、数量及分布调查的结果。计有鼠类9种,隶属3科。其中子午沙鼠、小家鼠、大仓鼠和黑线姬鼠为本地区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眼镜蛇和滑鼠蛇是我国我省常见的蛇种,民间常用为治疗外科慢性溃疡、皮肤炎以及多种皮肤病。作者在开展蛇类血液研究的过程中,观察到本院不少患有外科慢性溃疡和皮肤病的职工,以及营养不良的儿童服用3至4次蛇肉后,疗效显著。作者推测蛇肉可能对生物体起免疫作用或含有丰富治疗皮肤病的微量元素。因此,我们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上述两个蛇种几种组织中微量元素 Zn、Cu、Fe 及宏量元素 Ca、Mg 的含量,并用比较上述两种蛇种不同组织中五种元素的差异,籍以了解其临床应用意义,为蛇类的药用价值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多年来,农田鼠害的发生一直没能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对鼠害意识观念淡薄,因此,笔者阐述一下近几年来冬麦地鼠害的发生及田间调查工作中的认识.调查中发现我连凡是靠近大渠或农渠的几块麦地边缘鼠害的发生都较为严重,其中以三角地鼠害比较突出,虽然造不成大的经济损失,但浪费确让人痛心.为此,笔者在94—95对害鼠的发生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与防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通州市农田杂草治理现状和取得的成效,分析农田草害治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农田草害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韩勇 《定西科技》2006,(3):30-30
定西市地处甘肃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年平均气温7℃,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左右,年无霜期100-160天。全市辖7县(区)119乡(镇),农村总人口265.65万人,总耕地面积770.52万亩,境内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农田、荒地、林草地与村庄交错分布,加之气候、土壤干旱,有利于各类害鼠的栖息、繁殖和危害。每年鼠害面积达300万亩以上,损失粮食约3000多万公斤。为了有效控制鼠害,必须在进行鼠情监测的同时,开展以器械、药物为主要措施的综合防治工作,才能长期控制鼠害,达到保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