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分析螺杆压缩机泄漏通道与泄漏机理的基础上,导出了泄漏量公式,解析了密封线作用和影响,讨论了求解齿面密封线方程与长度的算法,提出了对应点序列法与递推公式来求齿面密封线长度,以JB与SRM两种齿形为例,用对应点序列法及配套的通用程序,计算了密封线长度和泄漏量等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2.
齿轮接触线长度和重合度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进了斜齿轮接触线长度的计算公式,并总结了接触线长度随εα、εβ的变化规律及啮合过程的动态统计规律。认为接触强度重合度系数公式及斜齿轮有限元计算均应以动态统计平均接触线长度为依据。同时对ISO6336及AGMA2001 B88中接触强度重合度系数公式提出了商榷,并提出了新的公式。  相似文献   

3.
无侧移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梁柱理论建立半刚性连接梁柱的转角位移方程,在梁端弯矩中考虑半刚性特性,再将横梁对柱的约束弯矩按柱的线刚度之比分配给柱。计算模型采用三柱模型,应用位移法建立无侧移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公式。该计算公式的形式回归到刚性钢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公式,其计算长度系数表与刚性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完全相同,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水平柔性系杆的线形方程及无应力长度精确算法,根据水平柔性系杆的受力及几何特点,基于悬链线理论推导了其线形方程,依据所得的线形方程及"相似算法"推导水平柔性系杆无应力长度的解析式.并以某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水平系杆的无应力长度计算为算例,运用所推导公式与我国规范给定公式进行对比计算,验证了该公式能精确、方便地计算水平柔性系杆的无应力长度.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螺杆压缩机转子共轭运动的数学模型,对共轭转子的合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出了一套通用任何型线的共轭转子的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   

6.
根据洛仑兹变换从不同角度推出时间膨胀及长度收缩的公式。  相似文献   

7.
在横向卷曲短螺卷切屑折射判据理论公式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结果对其进行了简化处理,得到了横向卷曲短螺卷切屑折断长度的实用公式。根据试验所得数据对实用公式中各函数进行拟合,得出了横向卷曲短螺卷切屑折断长度的预测公式,并对此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根据洛仑兹变换从不同角度推出长度收缩公式,指出在推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强调同时的相对性在公式推导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推出了一种能方便地用于计算多种属塑性平面变形问题的上限公式,并利用Lagrange乘子法证明了获得最佳上限解的分块模式为滑移线场.  相似文献   

10.
一种上限公式的推导及最佳上限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出了一种能方便地用于计算多种属塑性平面变形问题的上限公式,并利用Lagrange乘子法证明了获得最佳上限解的分块模式为滑移线场。  相似文献   

11.
基于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对两端任意线弹性支承的压杆用10个初参数,建立了其处于微弯曲平衡状态时统一的变形方程、静力平衡方程和物理方程。由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条件,导出了求解临界压力的特征方程。验证了在完全理想支承下计算临界压力的欧拉公式仅是本文导出公式的特例,同时以六个非完全理想支承的压杆为例,计算其长度因数。系统地解决了两端任意线弹性支承的压杆临界压力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推出了光源线度及单色性干涉条纹可见度影响的定量关系公式.  相似文献   

13.
斜辊矫直机矫直辊辊形对安装角和接触线长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斜辊矫直机矫直辊和管材或棒材的理想接触条件,对理想接触的矫直辊辊形曲圆公式进行了优化,针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双曲线辊形和理想接触辊形,在安装角和接触线长度方面进行了比较,给安装角和接触线长度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传输线理论,研究了只考虑最近邻直接偶合作用的多根均匀平行偶合带系统, 发现存在三种本征模——奇偶模.奇奇模和偶偶模。研究了偶合弯曲线长度对于传播波 型的影响,得到:当偶合弯曲线长度 l为λ/ 4的奇数倍时,只能传播奇偶模;当 l为 λ/4的偶数倍时,只能传播奇奇模和偶偶模。讨论了4偶合弯曲线的像阻抗和波的传 播问题,并给出了奇偶模特性阻抗Zoe的近似计算公式。分析了4偶合弯曲线的匹 配边带和输入阻抗。最后,讨论了以铁氧体为基片的微带特性阻抗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连续时间随机多址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平均周期分析方法对时间连续型随机多址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系统的报文分组发送成功的平均长度公式、报文分组发生碰撞的平均长度公式和空闲时间的平均长度公式,给出了系统的吞吐量、碰撞率和空闲率.最后,还给出了系统的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格林公式的基础上推出了求平面区域面积的更简便方式,在奥高公式基础上推出了求空间体体积的更简捷公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均周期分析方法对时间连续型随机多址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系统的信息分组发送成功的平均长度公式、信息分组发生碰撞的平均长度公式和空闲时间的平均长度公式。在讨论了系统的捕获效应特性和冲突分解特性后,给出了系统的吞吐量。最后给出了系统的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测量标准齿轮公法线长度时,为使测量尺寸准确,应使卡尺两卡脚在分度圆处齿廓相切。欲使卡尺两卡脚能在分度圆处在齿轮廓相切,不是所有齿数的齿轮或不同标准压力解的齿轮都能办到的。本文探讨不同标准压力角的齿轮测量公法线长度时,实现卡尺卡脚切于分度圆处齿廓应他数的规律和确定方法。同时导出在此测量条件下计算标准齿轮基本参数的简易公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屈曲约束支撑,提出了核心单元与约束单元由点接触过渡到线接触时,线接触长度的简化计算方法.针对所采用的力学模型,利用轴心受压杆件的四阶微分方程,忽略不稳定的偶数阶反对称屈曲模态,并引入线接触终止点处杆件曲率为零的简化假定,推导了核心单元与约束单元发生线接触时的荷载变化范围以及挠度计算公式,重点讨论线接触段最大长度的简化计算.理论分析表明:线接触长度与核心单元和约束单元的间隙无关,仅与核心单元两端的约束情况有关;当核心单元两端采用铰接时,线接触段的最大长度为L/2(L为核心单元的长度),随着轴向荷载P的增大,将发生线接触段的再次屈曲;当两端采用固定连接时,线接触段的最大长度为L/3,随着轴向荷载P的增大,也将发生再次屈曲.该公式不仅物理意义明确,而且具有简单的表达形式,适合进行接触长度的快速求解.  相似文献   

20.
推导了球面封头与圆柱形插件斜交相贯线上各点坐标求解公式,给出了作插件展开图所需的求素线实长公式,介绍了根据公式编写插件展开图的步骤及用到的其他相关公式,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