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浙江通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构筑了越文化的三重体系:一是迄今为止最为独立、完整、丰赡的越文化资料体系,是《越绝书》问世两千年来越文化资料的集大成者;二是越文化学术体系,建构途径有篇首无题小序、叙述篇尾挖掘和提升资料价值以及全书对资料真实性的审慎裁决,具有著述体志书的思辨色彩;三是越文化话语体系,形成比较成熟的越文化词语表达体系和理论体系。该专志有较强的剪裁熔铸能力,熟练、高超的文字技巧,可读性大为增加。  相似文献   

2.
训诂学研究对语言学和古代文化的研究具有资料性的价值,《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部小说中的训诂教材值得整理和分析,以丰富语言学和文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训诂学研究对语言学和古代文化的研究具有资料性的价值,《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部小说中的训诂教材值得整理和分析,以丰富语言学和文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白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白族文化的研究非常重视。《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一书,是一部白族文化研究的力作。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很有特色:一是用文学作统摄,全面观照白族碑刻;二是综合各类文献,以时代新思潮解读;三是以文化为视野,充分揭示碑刻的意蕴。《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白族古代文学史来读,也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白族古代文化论著来读。  相似文献   

5.
《六书通》是明末清初的一部古文字字书,前人对该书评价不一。结合古文字与古代字书研究成果,对《六书通》的成书、文献流传、字形价值进行探讨,肯定《六书通》的学术价值,同时也指出《六书通》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一部集先秦诸子精英之大成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开后世集体著书之先声的宏论力作。结合前人的诸多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从文学性研究的一个方面看,《吕氏春秋》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作用有三:一、承前启后,二、创立了体系性与完整性兼具的结构形式,三、开宽厚博大的文化胸襟之先。  相似文献   

7.
晋代寻阳人陶潜和南昌人胡谐之都是溪族,在今粤北的始兴郡也有溪族。陈寅恪认为溪族就是湘西的五溪蛮,笔者认为陈说不确,东南的溪族和西南的五溪蛮毫无关系。晋代史料表明丹阳郡也有溪人,南朝的会稽郡和唐代的郴州很可能也有溪族。溪族在东南山区分布范围较广,秦汉不见史载,六朝始见,不可能是一个新族,溪人应即越人。因为东汉到六朝时代的东南山区汉化进程加速,平原完全汉化,越人分布区退缩到山溪河谷,所以出现了溪人之名,溪人是半汉化的越人;进入隋唐时期,山区的越人也逐渐汉化,所以溪人之名消失。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2000年以来对古今有关学者《文心雕龙》的研究成果进行再度分析研究的论文,将之大致归为三类:(1)对古代学者《文心雕龙》研究的再研究;(2)对现当代学者《文心雕龙》研究的再研究;(3)近五年对《文心雕龙》研究的综述性论文。并对这三类研究成果进行了进一步概括和总结,以期展现世纪之初"龙"学研究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评宫哲兵《晚周辩证法史研究》何立新先秦无疑是中国文化之“根”,先秦文化最辉煌的阶段是晚周。仅以辩证思维的成就而论,晚周诸子不仅达到了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高峰,而且一直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细微部分,对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遗憾的是,对...  相似文献   

10.
关于《黄帝内经·素问》的成书年代问题,前辈学者多有考辨,但未见有从词汇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词汇作为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对时代变化的反应是最灵敏的。在考察多部先秦典籍的基础上,通过对《素问》一书进行全面调查,发现此书中诸如“盖、所、二、两、年、岁、寒、冷、舟、船”等一系列常用词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这些词语本身或其某个义项始见于汉代,因此,有较为充分的理由相信《素问》一书很可能成书于西汉后期东汉前期,这一结论也可以与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相印证。  相似文献   

11.
占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吴越春秋》这部汉代著作在抄录前人史书的同时,加入了很多占卜方面的描写,使原本就不乏此内容的史书进一步增加了神秘的色彩,由此也奠定。了其在史学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些占卜的方式受到汉代阴阳五行的影响,以及从春秋到汉代这段时间内南北文化的交互影响,但带有明显的吴越地区民风和民俗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从战国末期越败于楚到三国东吴开发江南,瓯人文化先后经历了越化和汉化的过程。越化使瓯人文化的原始性提升为政治性,其发展意识积淀了馈赠与窥占、合作与内斗等许多文化新特点;秦、汉、东吴对瓯越实施的削挤分化、军事干涉、移民充军等汉化政策,导致瓯人的生存危机和百越时期的结束。  相似文献   

13.
台湾民族文化的源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台湾文化最初的源头开始,以大量的事实证明,台湾最早的居民是由东山陆桥到台湾的古越人。台湾原住民的民族文化就是古越人的文化,这在台湾考古文物和民俗文化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据。对于认为台湾原住民文化来自南岛的观点,也进行了分析,指出南岛文化的历史远比台湾雅美人等原住民的历史为短。台湾原住民的语言和文化,同大洋洲波利尼西亚居民的语言和文化有相似之处,是由于他们都是古越人的后裔,台湾也可能是古越人去南岛的中间站。当然,台湾有些民族是从南岛迁徙回来的,那已经是很晚的事情。故而台湾最原始的文化源头是在祖国大陆,这是众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文化学家们公认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在先秦时期濮、越异源,当时濮人主要分布在江汉流域,后有一部分向南、向西迁移到我国的西南地区;越人则自新石器时代后期开始就分布在自东南沿海到两广、云贵的广大区域内.到汉晋时期,濮、越融合出现了僚,同时也有濮、越融入其他民族中,例如融入氐羌系民族的濮人就成为了现代彝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汉代的吴越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汉代是吴越文化民族性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主导人口与基本居民由越人变为汉人 ,使吴越地区的文化面貌发生激变 ,此后二千多年吴越地区的文化个性 ,在汉代已基本形成。汉语代替越语 ,尚武变为崇文 ,文艺与科技发达 ,养生与隐逸盛行等等 ,是汉代吴越文化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东南地区居民,文献上通称“百越”,有“南越”、“瓯越”、“闽越”等。可号“譬越”在中国民族史上首先是一个族称,以后随之发展成为地域的名称。并对“东越”与“东瓯”略加考辨。  相似文献   

17.
浙东宁绍一带为古越国核心区,汉代起这里出现大量烧制成熟青瓷的越窑,且在汉宋千余年间持续发展.分析了浙东越窑制瓷业集群发展的区位和自然环境,认为当地优质的瓷石矿产分布是越窑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方便的河流运输和丰富的植被分布成为越瓷生产的前提条件;江南独特的人地关系是越瓷装饰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8.
史传文体是古代,尤其是南北朝文体中一种重要文体,其渊源有自,章法可循。古人重史,源于人们对史学性质、史传体例和史传撰述的认识。其中,他们又将科学地合理地建构史传体例作为撰述的重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实践。体例确定之后,写什么,怎么写,随即进入实际撰述阶段,其成败得失,由史家的史识、史笔、史才所决定。南朝现存的范晔《后汉书》、沈约《宋书》、萧子显《齐书》,便是严依这一撰述规律而被历史保存下来的典范之作。它们既是后人研究后汉、宋、齐历史的重要资料,又是探讨研究南朝史传文体的重要范本。其撰述成功,再现了南朝史传文体蓬勃兴起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介绍了荀悦的《汉纪》,认为荀悦《汉纪》中的史论不仅具有突出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具有文笔明朗,立论严肃,辞气激切,语挟风霜的艺术特色,这与当时的时风文风相关,更与他主张"平直真实"的见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台湾女作家萧丽红的长篇小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为我们描绘了一方水土所养育的人们之间美好的亲情、爱情、乡情和丰富的传统民间习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灿烂,中华民族的宽恕与厚重.更重要的是,她为我们细腻地阐释了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宿命观影响下的女性生活和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