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疫苗”一词或许现在对许多老百姓而言是耳熟能详,尤其在非典、禽流感流行期间,这更是一个曝光率很高的词,在公众印象中,疫苗似乎是预防传染病的良器,但实际上恐怕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疫苗是个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作为现代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让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2000万新发肿瘤病例,其中死亡人数达到1200万。与其他疾病相比,肿瘤的可怕性在于即使通过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摧毁大部分的肿瘤细胞,可短期内缓解病情,但肿瘤仍然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卷土重来。而且,肿瘤的致命性在于其容易发生转移。90%肿瘤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是肿瘤的全身转移。  相似文献   

3.
近来,全国各地医院接待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患者人数急剧上升。云南、山东和北京都出现了多起人因狂犬病致死的事件。在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6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中,狂犬病的死亡人数排在其他传染病之前,  相似文献   

4.
邓强  陆家海 《科学通报》2022,67(1):37-46
同一健康(One Health)理念强调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交流与合作,实现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的和谐统一.同一健康策略是基于人-动物-环境交界面,实现疾病预防的监测、预警和关口前移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带给人类沉重灾难,也推动和达成了同一健康理念在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间的广泛共识,强调采取行动,携手应对...  相似文献   

5.
<正>柬埔寨一名医生抬起一位艾滋病患者。2016年,治疗性艾滋病疫苗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疟疾、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结核是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几个世纪以来,针对这三种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当前,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引入最终将改变这一状况。虽然疫苗已经成功战胜了多种严重疾病,然而上述三种传染病至今尚无疫苗可预防。其中两种传染病存在已久,另一种则是近30年才出现的。到目前为止,尚未报道过疟疾、结核病(TB)和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获得自然免疫力的  相似文献   

6.
X射线的发现激动了西方社会,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现在各大医院所使用X光照相技术,都受益于此项发现。  相似文献   

7.
白白 《科学之友》2009,(11):52-52
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自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原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行。至2002年底,世界上至少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有HIV感染者死亡,且  相似文献   

8.
大流感指的是全球范围的流感大暴发。引发大流行的流感病毒可以是全新的,也可以是旧的流感病毒重现。此种流感流行时,人体内几乎没有对抗这种病毒的免疫力,又尚无有效的疫苗,所以流感病毒能够在人群中快速传播,感染者可发生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这种流感可以在短时间内波及整个国家以及全球。据统计,从20世纪开始,人类历史上经历过至少4次堪称恐怖的大流感袭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禽流感和人禽流感疾病犹如高悬于人类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剑,使得人类忧心忡忡。因为只要变异的禽流感病毒大规模攻击人类。就有可能造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相似的大灾难,当时的西班牙大流感造成全球2000万~4000万人死亡。于是,研制预防禽流感的疫苗迫在眉睫。2007年美国《时代》杂志把H5N1型禽流感疫苗评为全球2007年度十大医学突破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柳叶刀》杂志撤回1998年发表的一篇有关疫苗可能导致孤独症的论文2010年2月2日,《柳叶刀》——著名的英国医学杂志——撤回了一篇1998年发表的研究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指出接种疫苗可能会导致孤独症,从而引起  相似文献   

11.
庄稼枯萎,牲畜死亡.2010年中国西南的春季大旱让科学家确信:不断变化的气候是影响古代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由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导致的降雨和气温格局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改变,但是我们很难预判这些改变会反过来怎样影响我们:地球的气候变化本身就很复杂,当它与生物系统、人类社会活动交互作用的时候,准确的预测就会显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2011,56(27):2352-2352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 全国2/3 以上的地方为地震区, 20 世纪中国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占全世界死亡人数总和的50%. 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腾飞,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超高层建筑最多的国家, 全世界300 m 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中, 近40%位于我国(含香港、台湾地区). 作为地标性的超高层建筑, 内部人员众多、造价高昂, 其抗震安全问题必须得到可靠保障. 超高层建筑抗震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 其中运用先进的力学模型和分析方法, 准确预测超高层建筑在地震下可能的倒塌模式和薄弱部位, 是保障和提高超高层建筑抗震安全的重要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岁末年初先是美国和加拿大发现疯牛病,不仅美国和加拿大成千上万的牛遭遇被屠宰的命运,也引发了美、加关系危机,并威胁到这两个国家与牛相关的经济与从业者的饭碗.接下来则是SARS重现中国,果子狸被视为瘟神,广东在5天内杀灭了1万多只果子狸.然而刚刚忙完果子狸,禽流感又翩然而至.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上,危害过人类的传染病有鼠疫,天花,霍乱,麻风,白喉,梅毒,斑疹伤寒,疟疾,狂犬病,肺结核等数十种之多。当然,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程度并不相同,其中以鼠疫和天花为最。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2月5日11点10分,山西省洪洞县新窑煤矿的人刹那觉得天旋地转——一声矿井中的巨响之后,升起的漫天黑烟告知灾难来临。这是自2006年以来,中国发生的一次性死亡人数最多的特别重大事故——105名矿工遇难。谁是  相似文献   

16.
用基因交换的方法将烟草花叶病毒普通株(中国分离物,TMV-Cv和番茄花叶病毒弱毒疫苗N14基因组的运动蛋白(MP)、外壳蛋白(CP)基因编码区和3'非编码区嵌合于N14和TMV-CV 5'非编码区和复制酶基因的下游,构建重组病毒克隆pTN和pNT,并进行体外转录和烟草侵染试验结果 pTN和 pNT体外转录物对烟草均具侵染性:前者感染枯斑三生烟( Nicotiana tobacum cv.Samsun NN),等量感染的枯斑形成数比 PTMV-Cv少;感染普通烟( Nicotiana tobacum cv. Huangm-iaoyu,黄苗榆品种),出现典型系统症状,但叶片畸形率较低.后者感染枯斑三生烟,等量感染的枯斑形成数比pN14多;感染普通烟仍不出现系统症状.结果表明:重组病毒TN和NT仍能在试验用烟草中增殖,前者在普通烟上基本表现为TMV-Cv的强病毒性状,后者在普通烟上表现为N14的弱病毒性状; TMV-CV和 N14的复制酶与 MP, CP和 3'非编码区之间为非严紧型连接,两者在类似的各亚基因组之间可进行功能互补.初步推测,N14复制酶编码基因的突变区对N14的致弱起主要作用;其运动蛋白编码基因的突变区对被侵染烟草  相似文献   

17.
胡小勇  杨沈龙  钟琪  喻丰  陈红 《科学通报》2019,64(2):中插9,194-205
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问题是全球各国家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健康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有了举世瞩目的提高.然而,从不同群体层面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越来越明显.为了实现消除在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的目标上取得进展,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造成该差距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理论与研究证据,在阐明社会阶层与健康之间梯度关系和因果方向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从远端的社区、家庭环境因素(社区暴力、社会资本、养育方式、家庭冲突),中端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因素(敌意、健康行为)和近端的生物因素(免疫细胞数量、分子信号通路活性、适应负荷)来系统地梳理和评述社会阶层影响健康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应加强社会阶层与健康关系的理论整合与构建,在"社会-心理-生理"的框架下,从远端、中端和近端层次展开多层面、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实证研究,以更深入地揭示社会阶层影响健康的核心机制,为提出更有效的干预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人口、资源、环境是制约各国,特别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中的关键。但是,人类在经济生产活动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后果。与国民生计有关的化学物质有6-7万种,其  相似文献   

19.
人类蛋白质组研究的前瞻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蛋白质组概念的提出,至今已13年,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PO)成立也7年.蛋白质组研究已是生命科学中"热点中的热点".而一项更雄心勃勃的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正在酝酿中.  相似文献   

20.
张昕  唐博  陈晓东  董英俊 《科学通报》2022,(16):1771-1782
建筑光学研究的核心目的是保障安全,提高视觉功效和人类绩效,优化人居环境的光品质,提高人类福祉.本文简要回顾了建筑光学中人因研究的发展脉络、当下热点、实验环境、实验被试与人因测量方法,探讨了在建成环境的整体框架内,生理测量、绩效测量与心理测量的有效性问题,并对跨感官通道的多环境参数交叉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