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家渡电站下游围堰河床防渗体原设计为高喷板墙,针对洪家渡下游围堰河床地质情况和围堰填筑料的实际情况,进行高喷板墙施工存在不少的技术问题,根据洪家渡索桥头堆石体内现场试验取得的资料,参考天生桥中山包围堰的成功实例,专家咨询意见认为洪家渡水电站下游围堰防渗体选用控制性水泥灌浆帷幕新技术比选用高喷板墙施工更为可靠和合理,截流前又抓紧时间在高喷板墙轴线位置上进行了现场生产性试验,截流后在下游围堰立即进行了控制性水泥灌浆帷幕施工,实际施工工期约20天,基本满足闭气条件,达到防渗要求。  相似文献   

2.
受环评等外界因素影响,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梨园电站大江截流时间推迟,为保证厂房基坑开挖按期完工,在厂房尾水渠,1各河一侧设基坑临时挡水围堰,以确保厂房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围堰上部利用基坑开挖料回填形成,底部为原始河床,多为砂卵石。高压旋喷深度均在35m以上,双排孔布置,布孔间排距为0.8m。经地质勘探及专家论证,从经济、进度及可行性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择高压旋喷防渗的型式进行厂房临时围堰防渗施工,本文通过对梨园砂卵石地层深孔高喷围堰的工艺研究,以期为同类工程的施工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陈安林 《科技资讯》2011,(28):88-88
除跨越大江、大河的桥梁外,施工单位常常遇到一般河流水深在5m以内的高桩承台施工,由于有河水给承台施工带来了难度,而不同的水深对选择承台施工方法影响很大。就水中高桩承台施工而言,主要施工方法有钢吊箱法、钢套箱法、双壁钢围堰法、钢板桩围堰法及草袋围堰法等。选择成本低、施工风险小、工期短的方案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最关心的事。中铁集团承建的某市立交工程,该工程的B、C和H匝道桥共有5个桥墩位于河宽约50m、水深约3m的坝基桥河道中,其中H20#墩承台尺寸为5.4×5.4×2.2m,承台下有4根Ф1.2m的钻孔桩,承台底标高为+0.3m,施工时河道水面标高约+1.3m,承台底距河床约1.6m。在这样的条件下,很多人主张采用钢吊箱法施工,经过与木排桩竹篱笆土围堰法的比选,水中承台施工方案最终确定为木排桩竹篱笆土围堰法,实践证明是成功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史广跃  王锋 《科技信息》2010,(3):318-319
DAPEIN(I)水电站住于中缅边界的缅甸境内,是一座引水式水电站,是以发电为唯一开发目标的工程:首部枢纽截流采用上游围堰单戗堤立堵截流方式,龙口宽度50m,截流标准采用11月份P=20%平均流量。  相似文献   

5.
三峡大坝在运行期和施工导流期要求的泄水能力分别达10万m3/s和7万m3/s,大坝设有永久泄水深孔23个、表孔22个、导流底孔22个.大坝采用深孔、表孔、导流底孔3层孔口相间布置方式,缩短了溢流前缘长度,解决了枢纽泄洪难题.深孔的主要作用是宣泄千年一遇以下洪水,同时还担负着三期导流及围堰发电期间渡汛泄水任务.深孔具有数量多、尺寸大、水头高、水位变幅大、运用时间长和操作频繁等特点,其进口堰顶上游坝面及侧面采用1/4椭圆曲线,堰面下游接1∶0.7的斜坡段后再接R=30 m的反弧段.通过布置方案的论证和试验研究,深孔选用短有压管接明渠泄槽跌坎布置方案,底孔选用长有压管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陈利杰 《广东科技》2011,20(4):69-70
1工程概况 某进水涵闸建成后已运行了几十年,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差,涵身、闸室等出现严重的沉陷或倾斜。经充分论证,决定拆除旧涵闸,在原闸址处进行重建,新建涵闸进口底高程4.8m,设计流量14.1m3/s,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相应洪水位15.51m,围堰轴线长度135m,轴线处河床高程1-2m。  相似文献   

7.
溪洛渡拱坝属于超级高拱坝,如果按规范的要求将基础开挖至微风化-新鲜岩体,则坝基的开挖工作量将十分巨大,在经济上很不合理.本文对溪洛渡高拱坝河床坝基建基面选择以宏观的工程地质条件判断为基础,以综合的坝基岩体质量分级为依据,通过对三个不同高程方案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风化卸荷、地应力、岩体透水性和岩体质量分级等进行综合比较后,认为332 m高程方案岩体工程地质条件优于338、325 m方案.结合对工程量、工程投资的综合研究,溪洛渡高拱坝选择332 m高程作为水工设计的河床建基面高程.  相似文献   

8.
陈小群 《科技信息》2007,(26):125-125
1.工程概况1.1工程规模与特征姜唐湖进洪闸工程是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中的骨干工程,设计洪水标准百年一遇水位26.9m,设计进洪流量2400m3/s。该工程共计14孔,每孔净宽12m,闸孔总宽196.82m,闸底板高程19.70m,下游抛石槽开挖最深,其挡土墙建基面高程为6.50m。1.2工程地质姜唐湖进洪闸工程位于临淮岗北侧的姜家湖湖地内,自然地面高程为19.10 ̄20.8m,闸址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8层,闸室持力层为第3层粉质粘土和重粉质壤土,其下第4层为轻粉壤土、夹砂壤土,第5层为细砂,其层底高程为9.00m。  相似文献   

9.
某桥梁工程的桥墩承台位于水下,河床水深2~10m,在水中采用钢套箱围堰的方法进行施工。本文介绍其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和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临界水深通过堰顶附近的假定,导出了由堰流向孔流过渡的理论界限表达式:(式中符号参看正文注解)e/H=1.28β(σ_s·ε·m)~(2/3)实际上由于闸孔相对予堰顶的位置,随不同工程的布置而异;即使同一工程如采用弧形闸门,随闸门的不同开启度,其所构成的闸孔相对于堰顶的位置也有所不同.故理论界限式中还须引进一个临界水深综合改正系数β,以得出近似解.根据初步研究,β的变幅一般情况下在β=(0.90~1.00)+0.01H之间.据此,验算了国内外六个工程31个有效组次,误差≤±3%者达61%,≤±5%者达94%,最大误差≤±6%者仅两组.故所提理论界限式的近似解,可供工程计算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1.
孙爱义 《科技信息》2012,(18):430-433
新建南京至杭州铁路长兴特大桥跨越一条城市主航道:李湖南线,主跨长度为80m。铁路与航道之间夹角为33度,在水面上投影长度为69.3m。李湖南线拓宽规划为河底宽40m,河底高程-1.84m,设计水位3.99m,通航水位2.66m,主墩558#、559#墩承台处平均水深5.83m,处于航运发达的Ⅴ级航道,承台基坑开挖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安全隐患大。  相似文献   

12.
水库修建后坝下游水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推移质补给大量减少,悬移质占输沙量的主要部分.在河床持续冲刷过程中,沙波运动从以推移质为主逐渐转变为推移质与悬移质共同输移.建立了一维沙波形态及运动特征的概化数学模型,对比了基于推移质和悬移质输移的沙波运动特征,采用已有公式对基于推移质运动的沙波形态变化和运动速度进行了验证,并讨论了不同参数对沙波运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基于推移质运动的沙波向下游运动,沙波上各点的运动速度与其高程正相关,迎流面冲刷,背流面淤积,沙波形态逐渐向不对称发展,沙波运动临界时间为31.78h,与已有解析解误差仅为1.5%;基于悬移质运动的沙波未向下游运动,以垂向冲刷为主,沙波上各点冲刷强度与其高程正相关,波高逐渐减小,沙波形态基本对称且趋于消亡;(2)基于推移质运动的沙波波峰和波谷的运动速度计算值分别为51m/d和17m/d,与已有公式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26%,形态曲线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9%,故计算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沙波运动特征;(3)水沙参数对沙波的影响比沙波初始形态参数更显著,增大单宽流量和减小水深均能使沙波运动增强,且对水深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丁伟 《科技信息》2008,(30):114-114
每个水电工程的水流控制项目工期都是关键控制性工期,因此株溪口水电站的一期施工导截流及围堰工程施工就是本工程的关键。在湖南省株溪口水电站一期导截流及围堰施工中,中国水电十五局株溪口项目部创新思维、抓住机会、突破传统做法、结合水电施工基础原理,合理组织、统筹兼顾、一举多得。使围堰修筑、河床疏挖、导流、截流、沙石毛料开采等工序有机的衔接,顺利进行,做到了因地制宜、降低成本并提高了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实际工程,对某顶部设置橡胶坝的复合型溢流堰进行了体型优化及过流能力两个方面的试验研究。模型试验表明:原设计方案的堰面存在大面积负压,不利于大坝安全运行,需要对复合堰的体型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该复合堰由于堰顶设置了平台及橡胶坝袋的影响,其过流能力略低于一般实用堰。经多组修改方案试验比较,最终采用堰顶平台设凹槽、平台下游为幂曲线的复合型剖面。修改后的堰型有效减少了堰面负压区面积,改善了流态,并获得相对较高的流量系数。通过试验给出的复合型实用堰剖面形式及流量系数值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保护我国鳗鲡资源,解决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对幼鳗洄游上溯的阻隔效应,以2017年6—8月试验资料为基础,对堰面加糙鳗鱼道的过鱼效率、鳗鲡行为轨迹和游泳速度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试验组(下游堰面镶嵌加糙块)和对照组(下游堰面不做处理)的过鱼效果差异明显,上溯成功率分别为82.5%±2.5%和13%±4.79%。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幼鳗在上溯过程中较为活跃,其上溯形式与蛇类爬行相似,呈现S形、Z形和直线形且边缘趋向运动较为明显,是一种典型的爆发游泳登上堰顶的行为,单次最大爆发游泳速度高达0.66 m/s。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冶河枢纽工程位于井陉县河西村,是石家庄市生态供水工程的水源地之一.主体工程为导流坝工程,导流坝为驼峰堰圬工硬壳坝,坝长130米,坝壳厚度1.5米,采用1.0米厚浆砌块石护砌和0.5米厚钢筋混凝土护面,坝壳内部采用砂卵石填充,坝上下游均设钢筋混凝土齿墙,上游齿墙宽1.5米、高5.7米,下游齿墙宽2.0米、高5.5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O.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溢洪道基本概况和地形地质条件,分析和比较了宽顶堰方案、驼峰堰方案,推荐4孔宽顶堰方案和747.2m堰顶高程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是三峡工程最重要的临时建筑物之一,大江截流水深大,流量大;防渗墙深度大,工程量大,工期紧,且还要穿过各种复杂地层,通过试验,研究,采取有效地对策确保大江安全,顺利截流,基坑按三峡总工期目标要求抽干,检查渗漏量仅为设计估计量的1/10。  相似文献   

19.
沈鑫 《工程与建设》2003,(2):29-31,34
一、基本情况驷马山分洪道为人工开挖渠道,是沟通滁河与长江的纽带,是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的骨干工程之一,全长27.5km。其中驷马山切岭段(桩号14+900~21+000)长6.1km,最大切深34m,渠底高程约4.0m,底宽14~24m,边坡1∶3~1∶3.5,从渠底沿边坡向上每5~6m高设一级平台,平台宽3.0m,灌溉水位为10.28~9.92m,分洪水位为10.75~11.68m。Ⅶ—96滑坡位于左岸桩号19+650~19+720段,于1996年7月发生,滑坡段长70多米。23.0m高程的坡面裂缝宽20cm,错位下沉达50cm,滑体四周形成50~60cm高的陡坎,滑坡范围内的四道纵横浆砌石排水沟全部毁坏,沟底被拉裂,裂…  相似文献   

20.
糯扎渡水电站截流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验证了糯扎渡水电站设计的戗堤位置布置,研究确定了截流流量、预进占长度,并对在截流流量1220m3/s下,戗堤进占各区段的龙口水力特性和抛投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截流施工方案的决策和施工组织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