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叶盛阳 《科技资讯》2011,(13):72-72
安全施工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头等大事,目前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对待施工安全不可掉已轻心,应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应着力于我国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方面确立统一的、基本的价值观念.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安全第一"是原则,"预防为主"是方法,"综合冶理"是保证.在"十二字"安全生产方针中,"预防"是重心,"预"是关键.综合治理的根本任务是:第一,为实行"预防为主"扫除障碍;第二,为实现预防效果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3.
寻英杰 《科技资讯》2010,(34):118-118
探讨针对化工生产自身的特点,应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意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安全、文明生产,使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更宽、更大、更深。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是全国第十个"安全生产月"。根据省安委办的统一部署,全省各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宣传贯彻国务院《通知》为核心,以增强企业广大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素质为着力点开展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  相似文献   

5.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正确反应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安全"这是对安全与生产辩证关系的准确概括。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体现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张政  张杰 《科技信息》2013,(25):323-324
<正>建筑行业是事故多发行业之一,安全生产必须常抓不懈。"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实施安全生产根本途径。做好预防为主抓施工准备是关键点,为此特浅析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监理实施管理与控制文与大家共勉。施工准备阶段工作千头万绪、十分复杂,但在抓施工准备的同时必须抓安全,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狠抓安全管理,尽一切所能为施工创造安全、文明的良好施工环境。项目安全监理工作准备:熟悉合同文件,项目监理组监理人员在  相似文献   

7.
苏丽波 《广东科技》2012,21(19):66-66
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是电力行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在电力行业中落实电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有效的组织和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为企业的管理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就燃机电厂的安全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朱培军 《工程与建设》2008,22(2):274-276
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行使安全生产监理职责,确保安全生产.文章主要针对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建筑工程事前、过程、事后管理等有关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属于大型炼油化工生产企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物质特性和大型化、连续化生产特点决定了安全工作是重点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准确地预测安全风险,采取有力措施控制风险。其基本保障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要求全体员工具有足够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因此安全宣传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公司借一年一度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东风,广泛开  相似文献   

10.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长期坚持的方针。防止电力生产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发生是电力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就是要在预防上下功夫,找出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点,对其予以控制,消除,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11.
6月9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来到我省调研安全生产工作。他强调,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坚定不移地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  相似文献   

12.
周旭 《科技信息》2007,(25):267-267
煤矿企业做为一种高危行业,始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的。倡导煤矿安全文化,提高劳动安全管理干部和职工的安全素质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煤矿企业搞安全管理,必须根据本单位的特点,确定中长期安全文化的建设目标,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李东 《广东科技》2009,(22):13-15
2007年,全国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着眼长效,完善法规,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4.
邓永路 《广东科技》2013,(12):92-93
高电压试验始终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将安全工作放到首位。通过对高压试验的人员和实验室的基本要求进行介绍,详细分析了保证安全的措施。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对安全管理信息进行全面收集、综合处理和及时反馈,及时反映生产现场的不安全状况,快速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进行预控,从而达到安全受控,使全所安全生产始终保持安全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5.
建筑施工生产一直是安全意外事件和安全事故的高发段,因此,在建筑施工生产全过程中应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原则。将施工安全管理技术与安全防护对策作为支撑,实现施下安全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在高危产品烟花爆竹的生产中,该遵循什么样的安全规律呢?笔者总结工作经验和事故教训,归纳为“安全三定律”。  相似文献   

17.
加强安全培训工作,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  相似文献   

18.
解析安全生产方针新内涵,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安全生产方针从二个方面为其注入新的内涵:一是在原来的经济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它的政治、文化、社会和道德的功能;二是在原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规律认识的深化。推进综合治理进程必须做到:一是要从安全发展战略高度认识和提高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自觉性;二是必须坚持以安全发展为主题,坚守发展红线;三是应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经济在经历了计划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安全指导方针也历经了三次重要的变化。先是由"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再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些变化不只是字面中的变化,还凸显了我国的安全指导方针的层层推进,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聪慧 《科技资讯》2009,(29):94-94
安全生产事故和安全建设一直是事故高发段,在施工,使整个生产过程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和支持,实现目标的安全生产设施的安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