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基本司法原则的法哲学依据,讨论了。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的认识论特征,指出了由于认识论原因,自由裁量原则上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
自由裁量是一项重要的,同时也备受争议的司法实践。法治社会中司法的自由裁量难以避免,但必须谨慎而为。在约束自由裁量方面,法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对此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3.
德沃金权利理论是在批判法律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德沃金通过反思实证主义严格规则理论和自由裁量权理论,构建了其权利理论的核心内容,即法律整体性概念和“惟一正解”理论。整体性法律概念将法律界定为规则和原则的结合体,它们分别赋予了人们以制度化权利和背景权利。而“惟一正解”理论是对人们法律权利的一种救济,它要求法官永远依法审判,不能任凭法官进行自由裁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认真对待人们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由于法律本身的局限性,作为静态的法律与动态的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为了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各国法律赋予了法官自由裁量的权力。法官自由裁量权就是法官在案件裁决中的自由选择权力,但它的自由特性决定其本身存在缺陷。因此,只有有效地监督法官的这一权力,才能使法官自由裁量权发挥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法律适用法》第44条确立了涉外侵权之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的基本规则,却并未对"侵权行为地"做出清晰界定,导致法官自由裁量权空间过大,法律适用结果的可预见性和确定性目标受损,这是该法的现存缺陷之一。在补充相关规则的过程中,不仅要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环境,也要对西方国家在侵权行为地认定方面运用的最后事件理论、最密切联系原则等方法给予关注。可行途径是经由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侵权行为地认定进行细化指导,确立侵权行为实施地为基础,更密切联系原则为补充的侵权行为地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法律事实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法官人为剪裁的结果。法官的素质、证据规则乃至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都会影响到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裁量,并最终影响到判决结果。因此,提高法官的素质、完善证据规则体系、增强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科学性,引入判例制度,是规范法官剪裁法律事实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三条以"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之内容对法律选择的方式加以限制,确立了"明示选择"的地位。而世界大多数国家在其涉外民事立法中肯定了"默示选择"的价值,承认或有限度地承认"默示选择"。"默示选择"并非是"不选择",更不是法官代替当事人来选择,其本身就是基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法律选择模式,体现了契约自由的精神。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完全不承认当事人"默示选择"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立法者应当看到"默示选择"所体现的价值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相关立法内容的大趋势,并结合全球国际私法的新发展,对我国涉外立法的相关内容加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从民事诉讼裁判的视角对"法无明文规定"下的民事审判问题进行研究,说明"依法审判原则"的发展和法官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修补法律漏洞的必要性。通过对修补漏洞的方法、意义和制约因素的阐述,找出我国民事审判中法官通过修补法律漏洞进行裁判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确立"法无明文规定时不得拒绝审判"的原则,全面提高法官的素质,充分支持法官修补法律漏洞从而进行判决的行为,尽力保证司法的独立性,着力提高司法的威信力。  相似文献   

9.
现实中法官审判案件是对法律正义、社会效果等因素的综合权衡,与传统三段论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法官的裁判解释本质上是法官进行价值衡平的过程,是法律解释的关键。法律解释方法与法官审判时考量的因素之间存在差异,应当区分开来。在充分发挥法官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应强调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有效约束,法律原则、司法解释和程序性条款都将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司法机关的判决会影响到法治进程,法官作为真正的法律实践者,应起到有效调控法律与现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20,(3):58-62
在民事诉讼关系中,司法实践可能对同一案件存在两种不同的认定标准,即存在"同案不同判"现象。由于法官找法、法律适用、法律解释的不同,难免会产生司法裁判的差异。尽管在民事裁判中采用"高度盖然性"的审判标准,但对该标准的适用应尽可能符合法理原理,应以法律价值、法律目的、人权保障、案件公平为指引。  相似文献   

11.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其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其性质究竟为何。这一极具实践意义的论题在婚姻家庭法领域内未曾有统一答案,致使各地法院对其认定也不尽相同[1],属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学者们依据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各抒己见,各自找寻支撑自己主张的论点。甚至有学者认为现行规定有适用上矛盾之处,应当进行修改。但目前迫在眉睫的是,为避免法官自由裁量,须在现行法律框架中重新对规定解读。由于我国与法国法规定相近,可一定程度上参考借鉴,引入家事代理权的概念对该论题进行梳理构建。  相似文献   

12.
证据的自由裁量具有能动司法、拾遗补漏等功能,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当然自由裁量不能率性而为,必须在法定的轨道内进行.对法官的证据自由裁量权我国立法虽已有所涉及,但在目前司法独立尚未到位、法官素养有待提升的境况下,亟需设置相关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适用法的通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系对冲突法规则系统的编纂。本文将从法律适用法的适用范围和一般原则的角度,对法律适用法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葛爱国  李荷芬  李辛夷  张福良  计莹 《科技信息》2012,(35):442-442,45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相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法》更加注重说理式执法,裁量更加科学,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更大,解决了很多新时期涌现出的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餐饮安全。但是由于实施时间较短,部分法律名词解释不清,配套法律体系仍不完整,监督员在基层的执法过程中,在《食品安全法》法律条款适用上仍会遇到一定问题.其中食品仓库中存在过期食品的法律适用及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法律适用问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问题,有待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中法官中行自由裁量权方面,存在不敢大胆行使和滥用两种情况,其原因有:①法律规定不完善;②法官素质普遍较低;③社会缺乏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认识和尊重;④错案追究制度不够完善;⑤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两个效果统一”不仅成为法官审理新类型案件的要求和考虑因素,而且成为社会各方面评判案件质量的“度量衡”,但存在不同认识。审理新类型案件运用“两个效果统一”论的法理基础是法社会学和利益法学,主要是为了解决法律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问题,其评判行为是多元的。审理新类型案件要实现“两个效果的统一”,应当强化政治意识、制定司法政策进行指引、增强案件审理的透明性与正面效应、加大调解协调力度、正确运用法律方法进行自由裁量、正视司法的“有限性”并借助多元力量。  相似文献   

17.
作为民事实体法的一项重要原则,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确立受到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关注。其在民诉中有着深厚的确立基础,也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内容涉及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及法院三方主体,主要体现在对当事人诉讼权行为的规制上,通过法官的自由裁量发挥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双重功能,以弥补制定法的固有缺陷。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成文法本身固有的缺陷和不足日益显现,严重制约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鉴于此,笔者以司法为视角,提出了引入判例法、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重视法律解释的作用等方法作为应对其缺陷和不足之策。  相似文献   

19.
竞争法中一般条款的存在具有弥补法律“不完备”、衡平社会利益等功能,但司法实践中一般条款的司法适用及其法的价值的实现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消除这些不确定因素,寻找其在司法实现上的途径,必须解决司法中对法官的赋权与对法官自由裁量权限制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跨国交流在当下日趋重要,我国知识产权国际交流过程中因缺乏相关的规定而问题百出。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涉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的制定,填补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立法的空白。然其仅以3条之规定对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及保护做了笼统的概括。本文将从涉外知识产权法律适用争论入手,通过对我国《法律适用法》关于知识产权侵权保护规定的条文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