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弼人 《华东科技》2008,(10):27-29
在1999至2005年,由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环境专家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共同发布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中,芬兰连续多年在这个评估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权威指数中名列榜首.另外,芬兰的环境绩效指数(EPI)也多年雄踞第一.在这两个指数中一项很重要的参数就是环境技术和环境管理水平.这就说明,芬兰不但有着世界最佳的生态环境质量,还有着极为出色的环境技术和环境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用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山西省1986-2001年“十村千户”固定跟踪观察资料,选择C—D生产函数建立农户绩效模型,对山西省农户绩效进行横向、纵向描述,分析影响农户绩效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农户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湾构建钦州湾水环境绩效评估体系,测算2010-2017年该区域的环境绩效指数(EPI),并结合钦州市2010-2017年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工作进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10-2012年,钦州市在污染减排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环境绩效明显向好;2013年后由于高强度的工业化建设与海洋开发活动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环境绩效指数在2013年达到47.42,为近几年最低。其后随着当地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环保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自2014年开始环境绩效指数出现较大幅度回升,后处于平缓状态,波动范围不大,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评估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钦州湾附近海域的水环境变化趋势,为钦州湾的未来发展计划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取我国1990—2006年环境污染、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数据,检验我国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后,建立了我国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关系模型,量化分析了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是环境质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环境质量的变化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环境状况、政府扶持力度3个方面构建中国区域绿色发展绩效测度指标体系,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2012—2016年中国285个地区的绿色发展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自然断裂点法和Moran’s I指数法对中国区域绿色发展绩效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发展绩效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群地区,以及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欠发达地区,在空间分布上大致呈现从东向西绿色发展绩效逐渐降低的特征。Moran’s I指数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的绿色发展绩效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集聚效应。根据对中国区域绿色发展的绩效测度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推进区域绿色联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coordinative degree model,CDM)对山西省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2003—2013年山西省省域层面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指数为0.603~0.645,呈现"驼峰型",协调发展度的波动仅限于等级内部的微调,为"初级协调";空间上,山西省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呈现"中心高,四周低,东南突起"的特征,中部太原与东南部晋城是山西省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优空间.同时,协调发展度层次完成了由失调、协调2层次向协调1层次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宏观政策调控、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布局优化及环保门槛提高等方面分析了山西省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时空演变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我国生态敏感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和相关理论对近8年来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西藏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逐步提高,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绩效呈现"N"型变动趋势;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绩效呈现"S"型变动趋势;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绩效呈现不稳定变动态势,其中COD排放绩效指数在2001—2004年迅速超过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全国和东部地区,2004年后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全国,但明显低于东部地区;SO2排放绩效指数和工业废物排放绩效指数巨幅波动;建设用地绩效指数从2002年之后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但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全国和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占国土面积1/8的西藏面临生态环境的整体不稳定性和对外力干预的敏感性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8.
山西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境执法的内容,通过对山西省环境执法进行问卷调查,具体分析了山西省在环境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环保投入、监管力度及环保方面的合作交流等相应策略,为山西省环境执法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量的统计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应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方法,对山西机械工业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并探讨了山西省的机械工业结构升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提高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以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为例,以2007-2011年为研究区段,运用基于GIS的空间分析、熵权、加权综合分析、雷达图等评价方法,从时间变化、位序变化和空间变化三方面分析各地市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的变化趋势,资源环境压力的总体变化趋势以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山东省2011年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趋势;研究期间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不断降低;根据资源环境压力评价结果,将17地市划分为5类资源环境压力表现型,针对每一类型城市,提出各自提高资源环境综合绩效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山东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崔峰  韩晓敏 《河南科学》2014,(10):2190-2195
在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发展度模型,并对山西省1999—2011年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耦合度及耦合发展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山西省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水平典型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4个典型环境指标出现较高的拟合指数;2山西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度从1999年的0.06增加到2011年的0.34,整体不断提高,经济环境协调有微弱的改善,但仍均处于较低水平;3从耦合协调度类型看,山西省近13年出现环境滞后型和经济环境同步型两种类型,二者发展的整体协调功能较低.山西环境整体比较脆弱,煤炭产业不合理发展尤其加剧了这种脆弱度,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抽取更多的资金治理环境,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达到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山西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其2005—2009年的数据,分析了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显著正相关,以及无形资产对公司经营绩效的贡献远低于固定资产对经营绩效的贡献等结论,提出了一些提高无形资产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贡献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旅游气候舒适度对旅游者出行以及旅游地开展旅游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山西省气象站50年气象站的资料,对反映气候舒适度的两个指数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进行计算,并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从年代、年际两个方面对山西省50年来4月、5月、9月及10月的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总体变化趋势和站点时空变化趋势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从气候适宜度的总体变化来看,山西省这4个月的温湿指数表现为上升的趋势,风寒指数表现为下降的趋势,都朝着人体感觉更加舒适的方向变化,且山西省的旅游适宜期总体上有延长的趋势;从空间变化趋势来看,得出了在山西省的西南—东北一线,即五台山、原平、太原、隰县、临汾等站点,温湿指数上升趋势明显,风寒指数下降趋势明显的结论,为山西省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活动组织开展提供了气象气候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环境质量评价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结构复杂、变量众多的多级递阶系统。其中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涉及面广,很多学者尝试着进行这方面的探讨研究。本文首先提出在环境质量中普遍存在的两个综合性概念——满意度和可信度,并在研究指数法的基础上,建立其相应的隶属函数,然后应用模糊积分,给总体环境质量以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山西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从加快技术市场法规和政策环境建设、构建技术产权交易诚信体系、建立健全技术产权标准体系、建立技术转移风险补偿机制、构建顺畅的技术交易通道等方面,针对山西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山西省煤炭资源枯竭、生态环境压力增大、产业转型困难的困局,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山西省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模型,对2008-2018年间山西省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地域差异展开测度.结果表明:(1)从时序演化上来看,山西省绿色发展指数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波动变化趋势;(2)从空间差异上来看,山西省绿色发展指数表现出基本保持“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通过对山西绿色发展指数现状和发展条件的分析,从绿色发展角度分析其产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相关可行性对策,并提出山西未来产业绿色发展的展望,以促进山西省各地市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并为其他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职业经理人市场面临的环境对山西省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人才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4个方面分析了山西省职业经理人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8.
选取山西大同大学2004—2007级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19—22岁年龄段的640人的体质现状进行分析,并与2005年山西省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山西大同大学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各方面指标低于山西省平均水平;山西大同大学大学生肺活量水平明显低于山西省平均水平;山西大同大学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山西省平均水平不相符.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山西大同大学体育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太原市2003—2011年原始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主要采用API指数法,通过Spss16.0计算3项主要污染物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合空气污染负荷法、概率统计法,分别计算出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和污染负荷,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太原市近10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目前太原市大气环境的成因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山西省公益类科研院所绩效管理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通过收集国内外关于公益类科研院所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公益科研机构绩效评估制度的基本理念、框架、价值评判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在公益类科研院所绩效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省、市、自治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了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具体做法,反思了山西省公益类科研机构绩效评估制度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了山西省公益类科研院所绩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