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ab initio CID/MC-311G方法计算了HCl^+(X^2П)和HC^-(X^2Σ^+)的势能函数值,并根据光谱数据导出了HCl^+(X^2П)的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HCl^-(X^2Σ^+)的解析势能函数。  相似文献   

2.
αs1、β、αs2酪蛋白中磷酸化Ser周围序列具有Ser-Ser-Ser-Glu-Glu的共同特点和cAMP、cGMP、Ca^++调节的蛋白质的磷酸化Ser周围序列和Hsp70钙调蛋白结合序列具有相似性,都具有2-3个Ser相连的序列,不同之处在于N端的碱性氨基酸簇变成了C端的Glu-Glu,反映了用于携带Ca^++和调节作用的Ser磷酸化二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差别:前者需要有一个酸性残基区协助,后  相似文献   

3.
关于测井序列和地震道的反射系数序列的分形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分式Brown运动和分式Gauss噪声之样本函数的分形性质,分析了吉拉克地区,轮南第57号测井序列,得到其速率序列及其扫射系数序列分别是维数为1.76和1.10的分形,它们的谱密度分别为f^0.51和f^-0.08。应用局部分式Brown运动和局部分式Gauss噪声的分形性质放改进的反褶积法,分析了吉拉克地区地震道信号,是到了各地震道CDP之反射系数序列维数为(2-HK)的局部分式Gauss噪  相似文献   

4.
采用TG、DSC和XRD等手段研究了多酸层柱双氢氧化物Ms2Al-XW11Z(M=Co^2+,Ni^2+;X=Si^4+,Ge^4+,B^3+;Z=Cu^2+,Ni^2+,Co^2+)在空气气氛中的热解过程,得到了Co2Al-XW11Z系列化合物的三步热分解机理和热稳定性序列,而对于Ni2Al-XW11Z系列化合物,则表现出不同的热解过程。  相似文献   

5.
用显微操作技术将Ca^2+特异荧光染料Calcium green^TM-1注射入GV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内,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生发泡破裂前Ca^2+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变化,利用Laser sharp软件进行分析,发现一种有规律的Ca^2+波动,其波动周期约为90s。卵母细胞内Ca^2+的分布并不均匀,核膜周围的Ca^2+浓度了高,细胞质中次之,而生发泡内部Ca^2+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6.
在p型GaAs材料上用快速退火形成Au/Zn/Au欧姆接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g注入形成的P型GaAs材料上,用预热和快速两步退火方式形成p型欧姆接触。用传输线方法(TLM)测量比接触电阻,得到最佳值3.73×10^-5Ω.cm^2,用在AlGaAs/GaAsHBT器件上,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利用系统的理论方法研究NH,NH^+,NH^-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解离能,电子亲合势,离化能,质子亲合势,原子化能,这些方法有Gaussian-n:G1,G2,G2(MP2)以及CBS-n,CBS-4,CBS-q,CBS-Q,CBS-APNO,对所得结果及其误差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纤维状催化剂ACF吸附SO2传质机理的探讨:ACF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纤维状催化剂ACF吸附OS2过程中表现出的传质机理,证明了其传质过程为内扩散控制,化计算,扩散系数DACF约为10-10^2cm^2/s,比活性的DGAC值约大六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利用系统的理论方法研究NH2,NH2^+,NH2^-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解离能,亲合势,离化能,质子亲合势,原子化能。这些方法有Gaussian-n:G1,G2,G2(MP2)以及CBS-n:CBS-4,CBS-q,CBS-Q,CBS-APNO,对所得结果及其误差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scu-PA32K的cDNA分子基础上经定点突变,在N端紧接Leu^1以前引入编码GHRP四肽的寡核苷酸序列(GGTCATAGGCCT),构建了GHRP-scu-PA-32K的突变体cDNA。将它克隆到表达载体pCM-β-dhfr共转染CHO/DHFR^-细胞。筛选到的稳定表达株在无 清培养基的表达量为580IR/(10^6细胞.24h)。经锌离子螯合亲和柱纯化的产物,SDS-PAGE显示为一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的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的月径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熊立华等提出的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进行了分析,辨析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针对模型计算公式中的不合理之处,对原模型作了改进:首先,考虑到降水和流域前期蓄水量对流域蒸散发的共同作用,将两者同时作为影响因子,构造了新的蒸散发计算公式;其次,根据有关参数的变化范围,用线性函数近似双曲正切函数,改进了月径流量计算公式.运用改进后的模型模拟、验证了北运河通县站控制流域1980~1991年的月径流和蒸散发过程.结果表明,较之原模型,改进后的模型精度更高,月径流计算过程与实测过程拟合效果较好,年内最大洪峰流量相对误差明显减小,模拟的月蒸散发和流域蓄水量过程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维垂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模拟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水分分布的动态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降雨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土壤水分湿润锋的分布,并且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从而可为定量化研究填埋气体和浸出液释放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优势,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针对多普勒雷达数据短缺、异常点 、晴空回波等质量问题,提出了数据短缺的插补延长方法、异常点回波处理方法和格网点基础回波处理法。并应用GIS方法实现了 流域格网化和子流域划分,对比分析了多普勒雷达估测降雨数据和雨量计自记雨量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多普勒雷达和雨量计对降 雨过程的监测能力相关性较好,多普勒雷达更能展现流域降雨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4.
表面能量平衡系统是应用卫星对地观测的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资料,结合实测气象数据或大气模式输出数据,根据表面能量平衡原理估算不同尺度的地表大气湍流通量,从而估算地表相对蒸散的一种方法。在水文地质、NOAA卫星及地面气象数据的基础上,对大同、忻州和临汾3个盆地的区域蒸散进行了估算,评价了区域蒸散的分布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油藏勘探开发中,利用地震波阻抗反演技术预测储层空间分布特征,自应用以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油藏开发中后期,需要对薄层、薄互层等油层进一步开发时,该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尽管该方法以测井和地质等资料为约束,但依据传统的构造解释方法建立的初始构造模型不够准确,仍然无法降低地震反演的多解性,井间储层分布与后验井存在较大差别,预测出的薄层、薄互层及储层岩性的可信度较低.本文利用测井资料进行高分辨层序地层划分,依据单井合成地震记录将划分结果标定在地震剖面上,并完成各层序界面的地震层位解释,井震结合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结果表明,将该地层格架作为初始模型进行测井约束的地震资料波阻抗反演,对不同旋回发育的薄层或薄互层储层,横向预测不会以一套厚储层呈现,提高了储层反演预测储层分布的精度.通过大庆长垣高台子油田中的具体应用,展示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的波阻抗反演技术在薄层、薄互层储层预测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对均匀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ZnO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硝酸锌为原料,尿素为均匀沉淀剂制得的纳米ZnO粒径小,分布窄,分散性好,收率大体相等,远优于直接沉淀法制备的纳米ZnO.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低纬高原地区19612011年逐日降水量台站观测资料,利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统计诊断方法对低纬高原地区不同强度降水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纬高原地区降水事件以小雨和中雨为主,其日数占总降水日数的90 %以上,产生的降水量也达到总降水量的60 %以上.小雨和中雨量级降水日数与低纬高原总降水日数及总降水量的U型分布特征较为相似,但大雨及暴雨量级降水日数与总降水日数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伴随着全球增暖,低纬高原地区东部小雨及中雨量级降水事件发生频率显著减少,导致低纬高原东部地区的总降水量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而低纬高原西部地区,各量级降水日数变化趋势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各量级降水日数对总降水量贡献相互抵消,导致低纬高原西部地区总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对造成20092011年连续严重干旱的各等级降水频次贡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雨量级降水频次异常偏少在此次严重干旱事件的发生、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统计降尺度和SPI 的黄河流域干旱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黄河流域101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气象数据和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3种排放情景下的6个模型1961—2099年的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等距离累积分布函数法(equidistant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matching method,EDCDFm)进行统计降尺度;通过历史阶段(1961—2005年)实测站点数据对降尺度后的降水和气温进行精度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precipitation index,SPI)对黄河流域气象干旱进行预估。结果表明,EDCDFm的降尺度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气候模式所模拟的气温和降水精度,尤其对极值的模拟精度;黄河流域气象干旱的预估显示,3种气候情景下21世纪初的干旱情况相对于基准期均变得比较严重,但是世纪末的干旱程度均明显减轻,近期黄河流域的防旱工作形势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Tweedie分布的日降水量统计降尺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Tweedie分布的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简称GLM),并结合Kriging模型,发展了日降水量统计降尺度的GLM-Kriging模型.首先用GLM拟合研究区域内日降水量与数值模式输出的影响局地降水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日降水量的空间相关性反映在模型的残差中;然后用Kriging模型来拟合GLM的随机化百分位残差(randomized quantile residuals,简称RQ残差).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应用于2007年7月沂沭泗流域的42站日降水观测,结果表明GLM-Kriging降尺度模型较好地还原了主要降水过程,整体上取得了较高的准确度,可用于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或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释用,还可进一步扩展为日降水量的时空统计模型.  相似文献   

20.
滇池对昆明地区降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降水是由许多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把降水量的分布看作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即用A(x,y,z,t)代表雨量场,并采用自然正交函数汁解的方法,寻找主要因子,着重分析了干季和湿季滇池对昆明地区降水分布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离水域的远近和处于上风方向或下风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此外地形和工业区的凝结核效应也很明显影响昆明地区降水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