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今日科技》2009,(5):22-2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郭光灿院士和韩正甫教授所带领的团队与芜湖市政府协作,在该市建成世界首个“量子政务网”,并投入试运行。量子政务网采用了我国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单向量子保密通信方案和设备,  相似文献   

2.
会议消息     
《实验室科学》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于2009年5月26日、27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实验室科学》杂志社社长、主编侯文强教授作了“2008年《实验室科学》编委会工作报告;常务副主编袁满雪教授在会上宣读了2007年和2008年度《实验室科学》优秀组织奖单位及优秀论文名单;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学术部长徐洲教授,《实验室科学》顾问、原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司长蒋景华教授,《实验室科学》顾问、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顾问、《实验技术与管理》主编李德华教授,《实验室研究与探索》主编夏有为教授分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信息安全与“三金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安全与“三金工程”InformationSecurityandChina'sInformationEngineering¥//赵战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北京100039)一、“三金工程”可能受到的信息安全威胁由金...  相似文献   

4.
《安徽科技》2008,(9):30-3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苑震生、陈宇翱等完成了题为“量子中继器实验实现”的重要研究成果。在这项研究中,潘建伟教授等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  相似文献   

5.
《合肥科技》2005,(12):5-6
12月16日备受瞩目的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揭晓,51名科技工作者当选,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家张家铝教授、物理学家张裕恒教授选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至此,驻肥院士增至29名。  相似文献   

6.
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创建于1952年,由原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和湖北农学院等院校的森林利用学科合并组建而成。学科的创始人是国内外知名的陈桂陞教授、梁世镇教授、区炽南教授和张景良教授。学科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8年被评为林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同年组建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再次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科于1995年和2000年分别组建林业部“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和“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学科还建有“国家林业局…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2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以下简称“科技史系”)共建研讨会在北京雁栖山庄召开。会议由科学史所张柏春所长、王扬宗副所长和科技史系执行主任石云里教授分别主持,科学史所各研究室和研究中心负责人及科研处、研究生部、综合实验室相关人员与科技史系教授、科研骨干共计28人参加了会议(图1),就“十二五”期间所系共建的机制及科研与教学、实验室建设等具体内容进行了友好会商。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24—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组织专家,对“新型分子筛的设计、合成、分子识别和催化反应研究”等进行了中期评估.专家认为,由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主持的“新型分子筛的设计、合成、分子识别和催化反应研究”项目组全面完成预定计划,研究工作取得突出进展.在项目执行的两年期间,主要研究进展如下。  相似文献   

9.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创建于1952年,学科创始人为熊文愈等老一辈国内外知名教授。该学科1981年成为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89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年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在学科支撑下设立南京林业大学生物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和2005年分别组建林业部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学科还建有“竹类研究所”、“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和|经济植物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率领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纳米机电系统(NEMS)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实验室教授郭国平、副研究员邓光伟等与美国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教授田琳合作,在研究两个石墨烯纳米谐振器的模式耦合过程中,创新性地引入第三个谐振器作为声子腔模,成功实现非近邻的模式耦合,  相似文献   

11.
科技视野     
我国“973计划”实施5年成果显著;2004年我国生物信息技术取得进展;中国南极科考队到达南极冰盖最高点;程津培: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摇篮;2005年度自然科学基金经费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侯建国院士、杨金龙教授和朱清时院士等科研人员利用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巧妙地对吸附于金属表面的钴酞菁分子进行“单分子手术”,成功实现了单分子自旋态的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3.
金正耀先生1982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专业,师从钱临照院士、李志超教授进行科技考古的学习和研究.期间在国内首次将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方法应用于上古青铜文明金属资源的研究,在分析商代青铜器的工作中发现地质与地球化学上罕见的高放射成因铅,并据此提出安阳前期青铜生产中大部金属原料产地的“西南说”.90年代他与美日学者合作,持续这一研究.2006年金正耀先生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建科技考古实验室,将研究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在金属资源考古和金属史研究以及现代释光技术的考古应用,在引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此外,金正耀先生曾师从任继愈教授进行道教科技史的学习和研究,也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杨肖娥,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生导师,“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2005年,她带领的“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系统健康”科研团队入选为教育部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5.
夏四清,男,1965年3月生,河南汝南人。199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河南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环境工程设计分院院长(兼)。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26日,200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结果最终揭晓,我校10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由耿信笃教授主持完成的“计量置换理论及验证”和刘池阳教授主持完成的“青藏高原构造特征、盆地演化和油气远景评价”2项成果荣获一等奖;由屈长征教授主持完成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对称和曲线曲面运动”等5项成果荣获二等奖;由李文厚教授主持完成的“安塞油田石油地质评价”等3项成果荣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17.
2007年8月百色学院生物能源研究与开发实验室被确定为“十一五”期间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该实验室现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420多平方米;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风正派,治学严谨,团结奋进的学术队伍。建室一年来,已培养出2g教授、2g副教授和3名讲师。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2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硕士以上学位8人。  相似文献   

18.
《合肥科技》2006,(12):11-11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06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日前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研究小组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关于“单光子量子态远程克隆”的研究成果榜上有名。这是继2004年之后,中国科学家在国内取得的研究成果再次被美国物理学会选为国际物理学年度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了报道这些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特别是国家大科学工程研究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将特别约请相关重大科研任务的首席科学家或负责人组织承担任务的骨干科研人员撰写论,并以专题或专辑形式发表,以集中展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研究的整体研究力量与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拟在2007年第1期、第4期分别集中发表“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望远镜(LAMOST)”和“同步辐射(NSRL)”两项国家大科学工程论.  相似文献   

20.
2006年6月26日,200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结果最终揭晓,我校10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由耿信笃教授主持完成的“计量置换理论及验证”和刘池阳教授主持完成的“青藏高原构造特征、盆地演化和油气远景评价”2项成果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