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保祥 《青年科学》2010,(10):57-57
伦敦郊区的一栋居民楼上,住着一位年轻人,他的名字叫做伯恩,他是一位家道中落,事业遇阻的音乐人。他的梦想像蓝天,但现实却如汽车的尾气一样污浊,他不得不借居在别人的屋檐下整日里郁郁寡欢。  相似文献   

2.
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爵士是一名医生,同时也是一位享有盛名的作家。他笔下最为著名的人物当属福尔摩斯。福尔摩斯是一位有着精准判断力和丰富常识的侦探,拥有令人叹服的惊人的推理能力。然而,柯南道尔本人在批判性思维方面却未能像他的小说一样。他是一位非常忠实的唯灵论的皈依者,相信生者可以通过灵媒与逝者的灵魂进行沟通。类似地,  相似文献   

3.
袁苑 《今日科技》2001,(9):22-24
他是一位有着叛逆精神的科研人员,更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把镁粉的尺寸缩到最小,他把财富做到极大。有人称他是“镁”加工领域里比尔·盖茨级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华东科技》2004,(1):85-85
作为一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在郑茳的身上体现出一种不断与时俱进的可贵气质:他28岁时,获东南大学微电子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当年就晋升为教授。30岁时,成为博士生导师。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科学家,又是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开发了许多我国急需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5.
康有为是一位学贯中西、汇通古今的改革家和思想家。他既是一位有远大抱负和激情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在学术思想上有所建树的学人。他的思想学说和改革主张,既是对中外化的承袭和吸取,又是近代中国尤其是广东的商品经济和“重商”意识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抓住时机     
立业 《青年科学》2009,(5):36-36
有一天,某大出版集团的老板收到一封信,该信是一位求职者写给他的,信上写着“不请我是你的损失”。于是,老板决定要见一见他。且不说这位求职勇士的面试结果如何,就目前而言他已胜过其他数百位循规蹈矩的求职者,获得一个难得的面试机会。  相似文献   

7.
一天,本刊编辑部来了一位客人,四十来岁,一张随时笑眯眯的脸。他径直走到记者的面前,说他是老张,是《中国直销》的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8.
西点华人     
过关斩将我们要介绍的是一位华人,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燕赵大地———河北省的华人,他就是西点的1997届毕业生———郭宏斌。他是西点军校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毕业生。他英勇地过关斩将、顺利毕业。他曾迈着军人的稳健步伐,骄傲和兴奋地从校长克里斯特曼将军手中接过毕业文凭,他又无比荣耀地受到了当时的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三军统帅克林顿总统的亲切接见。在这位大陆华人五彩光环的背后,充满着荡气回肠的艰辛磨练、困顿忍辱和苦尽甘来的感人诗篇。郭宏斌13岁时和他哥哥一起从河北移民到美国。他的父母是1980年从大陆到美国自…  相似文献   

9.
瞿秋白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与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在翻译理论思想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的翻译理论至今仍具启迪意义。文章通过对瞿秋白及其文学翻译史的分析,结合他的翻译标准、翻译方法与翻译原则等,对他的整体文学翻译思想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6):F0004
宋应星(1587年-1666年),字长度,明代江西奉新人,他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位奇才.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哲人,学问渊博,著作丰富。由于他的“反满抗清”的民族意留,使他的思想、著作也随着他本人的销声匿迹而被长期埋没;直到工业初兴的近代乃至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才又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明遗民魏禧在清初的交游及生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康熙元年之前:隐逸易堂,结交里中志行纯笃者;二、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二年:四游江浙,图谋恢复;三、康熙十二年之后:经营后世、屈交清吏。他的一生体现了一名典范遗民的忠贞、坚韧与通达。是清初遗民群体生存状态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西方传教士自明朝中叶再度传入中国后 ,对中国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明清之际 ,更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南明政权进行实质的支持 ,作为交换 ,南明政权对西方传教士在传教与贸易方面也给予较多的便利。西方传教士对南明政权的帮助 ,在一定程度上使明清政权的交替产生了拖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明清诗学视野中的诗韵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韵”作为诗歌审美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诗韵审美特征的探讨;三是对诗韵创造与生成的考察。明清诗论家对诗韵的论说,多方面地展开了古典诗韵之论,将南朝以来人们对诗韵的阐说予以了提升和深化。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为保证漕粮船只按时抵达目的地,朝廷分别委派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对漕船进行催趱。明初,中央官员的委派并无定制,自万历六年开始以御史为专职催趱漕船的中央官员;清承明制,直至清末。催趱漕船的地方官员,明清两代略有不同。明清两代以漕运为国家命脉,视漕粮为"天庾正供",朝廷设官派员,专司催趱之责,及由此而起。然而在催趱漕船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事小说由下层作者创作又面向下层读者,有着野性文化基因。其中的巫风描写及其流变有着明显规律,准确地折射着明清易代之际社会下层的独特视角与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明代公讳,认为明代公讳相对于我国避讳历史上的汉、唐、宋、清四个高潮时期宽疏,其原因为:继承了元代避讳不严的遗风,创“五行”加“字辈”取名法厘定世系的限制;明代开国者出身卑微,于前代的典章制度不熟悉;明代理学与心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明代,很少有人提及“杨门六学士”的名称,但是在清代及民国时期,“杨门六学士”已受到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明代文坛诗文流派的互相标榜与杨慎的远谪云南是“杨门六学士”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整体而言,“杨门六学士”是一个比较自由、松散的文学团体,同时也是一个趣味相投、情操高尚、怀抱救世拯民理想的诗文流派。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文人从"明清易代"的历史中找到熟悉的叙述和表达方式以言说自己的处境。作为一种"隐微修辞"策略,《古今》杂志文人通过言说"晚明"历史来阐扬心曲,塑造自身"遗民"的形象。通过考察以《古今》杂志为中心的文人对"晚明"的再叙述,可知"晚明记忆"成为沦陷区的文人曲折表达自己心声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诗话大量涌现,并呈现出整理、综合、集大成的倾向。清人叶燮和他的两个学生沈德潜、薛雪师生三人对诗歌的品评,代表了那个时期人们对诗歌的认识程度及诗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20.
明朝末年,已成为清朝藩属国的朝鲜仍派人与明朝进行秘密联络。于是,一些明军将领便产生了“联鲜图奴”的想法。崇祯十三至十五年,副总兵王武纬先后三次率船队由登州出海,与朝鲜方面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但明朝在明清战争中居于劣势,并不能提供强大武力支持朝鲜公开反清,朝鲜与明朝并未能达成正式的盟约,“联鲜图奴”之议最终只能流于空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