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家用电器使用时会产生静电效应,如电视荧光屏周围产生静电微粒,这些微粒又大量吸附空气中飘浮的灰尘和细菌,这些带电浮尘对人体及皮肤有不良影响。吸附在荧光屏表面上的尘埃能释放出无色、无味、无形的辐射,可穿透衣物和身体杀伤或杀死人体细胞,国家把静电辐射污染排在水污染、空气污染、生活污染及噪音污染之前,静电辐射占污染危害之首,对人体健康及容颜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
衣学喜  孙昌璞 《科学通报》1996,41(13):1165-1169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制造出与原子的辐射波长相近大小Q值很高的腔体,在如此小的腔体中,原子与腔场相互作用具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性质。J-C模型描写的是具有有效两能级的单原子与单模场的相互作用。如果两个原子同时进入单模场区域,并且两个原子间通过交换虚光子产生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将导致很多新的非经典效应,如共振荧光谱、辐射谱、理想腔体中的双原子辐射谱和原子反转的崩塌与恢复,等等。  相似文献   

3.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Yb3+和Er3+的强交叉弛豫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是一种兼有氟化物低声子能量和氧化物机械强度的新型上转换发光材料.在Er3+和Yb3+离子共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紫光激发时产生较强的红色辐射,而不是常规的由于多声子逐级弛豫引起的绿色辐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Yb3+离子的敏化引起的强交叉弛豫过程是红色辐射相对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紫光激发时产生相对强度较强的红色辐射说明在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稀土离子掺入到氟化物微晶中,而氟化物微晶则被包埋于氧化物基质中.  相似文献   

4.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Yb3+和Er3+的强交叉弛豫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光寅 《科学通报》1999,44(23):2489-2492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是一种兼有氟化物低声子能量和氧化物机械强度的新型上转换发光材料。在Er^3+和Yb^3+离子共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紫光激发时产生较强的红色辐射,而不是常规的由于多声子逐级驰豫引起的绿色辐射,荧光光光谱分析表明,Yb^3+离子的敏化引起的强交叉驰豫过程是红色辐射相对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激光光谱学     
光谱学对近代原子和分子物理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也是原子光谱分析和分子光谱分析的理论基础。自从六十年代激光器产生以来,特别是调频激光器得到发展后,情况起了巨大变化。激光器作为强的相干辐射光源,使人们有可能以前所未有的高分辨  相似文献   

6.
云南大学等单位的同志所撰《人体特异功能在一种光敏探头上的异常现象》一文,是有关人体特异功能实验探测上一篇有价值的文献。文中所反映的实验现象对肯定人体特异辐射的存在、认识人体辐射的特异性质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侯惠奇 《科学通报》1984,29(14):858-858
脉冲CO_2激光激发SP_6引起UF_6光敏解离近来已有报道。我们曾研究以H_2为清扫剂的UF_6红外光敏反应,但用一氧化碳作为F原子清扫剂的详细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着重研究TEA CO_2激光诱导SF_6—UF_6—CO体系的光敏反应,并测定了UF_6解离率与激光能量密度、频率和CO分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残氡亦害人     
氡是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的研究报告(1982年)明确指出氡是致癌物质.氡可通过呼吸道吸入人体,吸附在肺中,产生近距离辐射,对人体细胞直接损害,诱发肺癌.据研究者的估计,肺癌患者有近20%是由氡气所致.这可能是人们常说的某某不抽烟也患肺癌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光镊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银妹  操传顺  崔国强 《科学通报》1997,42(20):2129-2133
光镊是建立在光的辐射压原理的基础之上的.光压概念的提出源于Newton时代.然而,它的实际应用却是在激光诞生以后才得以实现的.人们首先利用光压原理进行原子俘获等物理学研究.1970年,美国Bell电话实验室的一位学者Ashkin用一束TEM_(00)Gauss光束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上束缚了水中乳胶微粒.这一实验的成功将辐射压的应用从原子量级扩展到了微米范围,奠定了光镊的研究基础.之后,Ashkin又设计了双光束光学势阱,初步实现了光镊的雏形.1986年Ashkin把单束激光引入高数值孔径物镜形成了三维光学势附,并证明了这种光  相似文献   

10.
碰撞电离诱导AuL_l特征辐射的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宗璜 《科学通报》1994,39(1):17-17
当一束准直的电子束或带电离子束轰击靶原子时,被碰撞电离的靶原子将发射其特征辐射或俄歇电子.一般来说,被电离的靶原子的空穴态满足一定条件(n,1>0,j>1/2),其伴随空穴衰变发射的特征辐射或俄歇电子相对于入射束方向具有非各向同性的角分布,对特征辐射来说还应是极化的.  相似文献   

11.
1800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胥尔首次发现在可见光长波限以外还存在着不可见的射线,即红外辐射。以后,人们又认识到自然界任何物体都以特有的方式发射、吸收、传输和反射红外辐射。红外科学技术就是以红外辐射为特定对象,研究其产生、传输、探测以及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红外辐射的各种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气功“外气”物质基础的研究——微粒流的初步实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动学说和量子学说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石;波动性和微粒性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形式。生物体能发出各种波,早已被实验所证实,但是否也能收到生物体具有微粒性的信号,在科学界还是一个谜。我们曾在本刊1978年5月的创刊号上报导了运气疗法中“外气”之一是受低频涨落调制的红外辐射。证实了气功者发射了带有信息的红外电磁波。本文报导在气功者赵伟发功时,收到了微粒流信号。  相似文献   

13.
自旋玻璃     
自旋玻璃是一种非晶态磁性材料,对它的研究具有高度的科学意义和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自旋玻璃相是一种新的磁相,其内部自旋分布与玻璃中的原子分布类似,因此具有这种磁相的材料名曰“自旋玻璃”,在实验上,自旋玻璃由自旋系统在高温下急冷而得,  相似文献   

14.
近日,俄罗斯的科研人员开发出新型防辐射玻璃,其防护辐射效果是现有类似产品的3倍.此种抗辐射玻璃具有出色的屏蔽性能,在质量衰减系数、自由行程长度、十倍衰减层及其他辐射特性等方面,均超过了传统上用于防辐射材料的混凝土和铅的参数.  相似文献   

15.
汤正诠 《科学通报》1991,36(1):38-38
处于玻璃转变范围内的玻璃的某些性质会随保温时间发生变化,并逐渐趋于平衡值。这种弛豫型的变化被认为是玻璃某些原子或分子局部重排的结果,并被称为玻璃的结构弛豫。由于结构弛豫,玻璃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其热历史。 晶格缺陷理论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有可能利用这方面的成就来解释玻璃的结构弛豫。但是至今证明缺陷(空位)存在的实验在本质上差不多都是间接的,甚至如何定义玻璃中的缺  相似文献   

16.
科技前沿     
<正>科学家成功用金属造出"玻璃"长久以来,材料科学家一直在探索使用纯净的、单原子金属来制造"玻璃"。匹兹堡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的研究者完成了这一"壮举"。金属玻璃十分特别,它的结构并不是透明的(因为主体为金属),原子随机排列。这种材料商业用途广泛,因为它具备较高的强度,且制造工艺简单。研究者声称,该发明涉及到一项新技术——在原位投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纳米级冷凝,这一技术是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氧化物的非化学计量性和催化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越 《科学通报》1992,37(2):97-97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是针对组分成定比的化学计量化合物而言的。晶体化合物发生化学计量偏离是由于晶体内存在着原子或电子缺陷的关系。这对化合物的电、磁、光等性质发生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因此在固体表面和相、粒界面上产生与体相不同的化学组成。近年来,正在研究和开发的一系列高技术材料,诸如压敏电阻(Varistor),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R Thermistor)、超导材料、光敏传感器件等,就是利用相界面和晶面上由这一效  相似文献   

18.
刘剑波 《科学通报》1997,42(18):1961-1964
在光疗中,蛋白质的损伤是由于5种氨基酸残基(色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及半胱氨酸)的光敏氧化所引起的.但这5种氨基酸单体与蛋白质中相应氨基酸残基光敏氧化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都有区别.例如,Tassin报道将色氨酸嵌入多肽链后会显著改变其对光敏氧化的敏感性及其反应产物.因此,在光疗研究中必须搞清楚底物的结构与发生光敏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其中肽键对多肽中氨基酸残基光敏氧化的调控尤其值得重视.作为对多肽的简化,本文研究肽键对含色氨酸、酪氨酸或组氨酸二肽光敏氧化的影响.这些二肽由上述3种氨基酸的氨基或羧基与不易光敏氧化的甘氨酸生成.用磷(Ⅲ)磺化四苯并三氮杂呵罗(H[TBC(SO_3H)_4P(OH)])作为光敏剂,该化合物能在水溶液中有效地光敏产生单线态氧(~1O_2).  相似文献   

19.
周济 《科学通报》1997,42(5):557-557
近年来,铁电薄膜的光学性质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除较为常用的电光效应外,人们还发现了极化后的BaTiO_3薄膜在激光辐射下产生很强的二次谐波,表明这类材料在非线性光学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最近,我们利用sol-gel过程制备具有嵌埋结构的铁电薄膜——金属纳米微粒体系,发现这类新型材料具有很特殊的光吸收性质.本文对这类材料的二次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金属纳米微粒对铁电薄膜中二次谐波的产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实验所用的样品为淀积在石英玻璃基片上的、嵌埋Ag纳米微粒的BaTiO_3薄膜,用sol-gel法制备,具体过程见文献[2].石英基片的厚度为lmm,面积约为1.5cm~2,利用局部腐蚀法和台阶测厚仪测得薄膜厚度在1.6~2.0μm之间.样品的极化过程在两块极  相似文献   

20.
引言电磁波是遥感技术的物理基础。电磁波和地球表面物体作用,引起一系列波辐射,成为我们可利用来研究地面物质特性的理论基础。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科学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本文根据作者在攀西地区进行航空遥感试验所获得的各种影象以及本区卫星影象,进行地质解译,着重讨论线性断裂,环形构造,各类岩体影象特征以及其它构造要素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不同的岩石、矿石、矿物对于不同的光波均有着不同的反射、吸收、透射和折射信息。人们可以捕获这些不同信息来研究岩石矿物特征和解释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