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为分析白苞蒿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白苞蒿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白苞蒿石油醚提取物中共分离出58种组分,鉴定出其中的57种,占流出峰总面积的81.565%,以酯类和萜类物质为主,其中含量最多的为酯类,种类最丰富含量其次的为萜类.酯类物质中含量最高的为蓓半萜γ-内酯(24.054%),乔木素(5.825%);萜类物质中含量最高的吉玛烯D(7.993%).本试验的结果可为白苞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龙胜香茶菜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龙胜香茶菜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出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龙胜香茶菜素E(1)、鲁山冬凌草丙素(2)、β-谷甾醇(3)和十六烷酸(4)。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石油醚部位中活性成分β-谷甾醇含量近5%。  相似文献   

3.
采用硅胶柱层析提取分离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 Merr. ex Sealy)石油醚部位脂溶性成分,用甲酯化方法对提取物质预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显脉金花茶石油醚部位成分中的20种脂溶性化合物,占总量的81%,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机酸类,占35.99%,其中β-香树素(17.24%)、棕榈酸(14.57%)、α-香树精(13.6%)含量最高。所得到的20种成分均为首次从显脉金花茶叶中鉴定出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毛蜂窝菌菌油的化学成分并评价其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方法 以乙醚为提取剂,采用连续回流渗漉法提取毛蜂窝菌菌油,通过硅胶柱层析对菌油进行精制。毛蜂窝菌菌油化学成分经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菌油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再用分光光度法评价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 经GC-MS分析,毛蜂窝菌菌油中一共分离出了223个峰,鉴定出了44种化合物,占菌油的45.067%。相对含量最高的为(E,E)-亚油酸甲酯(5.362%),其次是甘油三亚油酸酯(4.147%),亚油酸甲酯(4.098%),相对含量均超过了4%。菌油DPPH自由基消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一半DPPH自由基被清除时,菌油样品浓度为4.354 0 mg/m L。结论 毛蜂窝菌菌油的化学成分丰富多样,含有烷烃类化合物12种,脂类化合物12种,烯烃类化合物4种,酸类化合物5种,醇类化合物2种,醚类化合物3种,以及醛、胺等化合物。且该菌油具有有效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5.
甘青青兰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离鉴定出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及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3种化合物,占总色谱峰总面积的87.46%.结论:甘青青兰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反-松香芹乙酯和桉油精,两者分别占总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60.30%和9.31%.  相似文献   

6.
八种蒿属植物石油醚提取物中萜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了蒙古蒿、矮蒿、毛莲蒿(蒿亚属)以及牛尾蒿无毛变种、牛尾蒿原变种、猪毛蒿、南牡蒿及华北米蒿(龙蒿亚属)石油醚提取物中的萜类成分,共鉴定出123种萜类化合物,其中单萜57种,倍半萜66种。从萜类化合物结构来看,这八种蒿属植物石油醚提取物中,双环萜(单萜,倍半萜)结构类型比较相似。三种蒿亚属植物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含有多种链状单萜,而三环萜类(倍半萜)仅有5种类型;五种龙蒿亚属植物的石油醚提取物中链状单萜类型单调,而三环萜类(主要是倍半萜)达11种类型之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龙蒿亚属植物化学系统比蒿属植物化学系统进化  相似文献   

7.
杨海船    黄荣胜  张颖    李嘉  ** 《广西科学》2019,26(5):549-55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并鉴定黄根的脂溶性化学成分。从黄根挥发油中分离出74个成分,并鉴定了其中的36个成分。黄根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十八碳6烯酸(7.52%),棕榈酸(6.34%),Phosphetane,2,2,3,4,4-pentamethyl-1-phenoxy-,1-oxide (6.05%)等。从黄根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出64个成分,并鉴定了其中的37个成分。黄根石油醚提取物主要成分为反式油酸(18.85%),棕榈酸(17.66%),硬脂酸(4.49%)等。利用GC-MS分析鉴定黄根脂溶性成分,具有快速、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黄根药材成分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五色梅根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甲醇一石油醚液液分配萃取,采用GC/MS分析了石油醚相粗提物的化学成分,鉴定了25种化合物。五色梅根化学成分的GC/MS联用分析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研究藏药塞北紫堇提取物中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选用乙醇冷浸法提取.提取物经酸溶解,调节至碱性后用石油醚萃取,浓缩后得塞北紫堇脂溶性成分.经GC-MS联用技术对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脂溶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共鉴定出38个挥发性成分,化合物类型为甾醇类、甾酮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脂肪酸酯类、有机胺类、酰胺类及含氧杂环类化合物.结论塞北紫堇提取物脂溶性主要成分为棕榈酸,棕榈酸乙酯,9,12,15-十八烷三烯酸甲酯,二十烷,亚油酸乙酯,二氢猕猴桃内酯,6,7-二甲氧基-1(3H)-异苯并呋喃酮,亚油酸甲酯,9,12,15-十八碳三烯酸,十七烷酸-14-甲基-甲酯,豆甾-7-烯-3-醇.实验结果为了解塞北紫堇的物质基础和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从染木树属(Saprosma)中获取更多有效的化合物,对中国特有的热带药用植物厚梗 染木树(Saprosma crassipes)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以及鉴定,增加染木树属化合物多样性。 综合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该植物 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并运用NMR以及质谱鉴定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厚梗染 木树中分离鉴定了 8 个化合物(1~8),包括 2 个环烯醚萜苷:车叶草苷(1)、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 (2),1个蒽醌:1,3-二羟基-2-羟甲基蒽醌(3)以及5个甾体类化合物:卡基二醇(4)、9,11-脱氢麦 角甾醇过氧化物(5)、过氧化麦角甾醇(6)、羟基烯酮(7)和(3β)-柱头-5,25-二烯-3-醇(8);所有化 合物均为首次从厚梗染木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为首次从染木树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报导了四合木花粉发育过程中存在雄性不育现象.四合木花具八枚雄蕊,分两轮排列.药壁发育属基本型,具腺质绒毡层.正常花药的绒毡层细胞在四分孢子形成之后开始解体.四合木花药败育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I前期开始,在以后的各个时期均有发生.败育发生在个别雄蕊或全部雄蕊中不等.败育花药的药壁中层、绒毡层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之前即开始解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基本全部瓦解,使小孢子母细胞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进行,引起以后一系列败育现象,形成不正常的四分孢子或单核花粉粒.败育花药药室瓦解,花粉囊收缩变形.即使在正常发育的成熟花药内,仍能观察到败育的花粉粒,形状为椭圆形或三角形.  相似文献   

12.
特有种四合木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四合木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合木在种群水平上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大部分遗传多样性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很低.四合木的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生境条件变化形成的.其基因组DNA存在较高的变异性,各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四合木各种群可看成是meta-种群,应注意保护四合木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的meta-种群.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微波辅助提取溪黄草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微波功率为中火,微波时间为4min,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20.经试验验证,在此最佳条件下.溪黄草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15%.  相似文献   

14.
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溪黄草多糖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优化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溪黄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为中火,微波时间为25min,料液比为1:15(g/mL).在此条件下.溪黄草多糖的提取率为15.32%.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节省时间、操作简便、易工业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荒漠植物蒙古扁桃幼苗的抗氧化胁迫性.实验结果表明。经3d干旱胁迫处理后,蒙古扁桃幼苗的SOD和POD活性增加,CAT活性下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膜脂过氧化.MDA含量增加,认为在蒙古扁桃活性氧代谢平衡中。SOD和POD起主要作用,且干旱胁迫抑制了蒙古扁桃幼苗的IAA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四合木提取物对14种植物病原菌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四合木5种有机溶剂(石油醚、丙酮、乙醚、无水甲醇、二氯甲烷)提取物和水煮膏对1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溶剂的四合木提取物在100 g/L浓度下对植物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情况十分复杂,即对少数个别病菌的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一些病菌抑制作用较弱,对另一些病菌的生长则几乎没有影响,而对某些病菌还表现出一定、甚至很强的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郑秋桦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6):85-87,95
对粤北山区两种溪黄草的抗菌活性进行检测。采用平板打孔法进行定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溪黄草乙醇提取液对临床常见的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最为明显.对白色念珠菌(真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两种溪黄草有部分类同的抗菌功效.以溪黄草作为原料提取高效、安全、经济实用的天然抗菌活性物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同一年份不同地区间和近期内的不同年份间四合木种子活力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四合木种子活力较高且不随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而发生改变,种子活力没有影响到四合木的生存,而其种子不需要后熟和春化作用当年即可发芽,这一环节可能使得土壤中四合木种子库贫乏,进而导致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山嵛菜根、茎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经GC-MS对根、茎叶分别鉴定出15种、27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2.6%、87.4%,其中辛辣成分异硫氰酸烯丙酯在根和茎叶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7.1%、1.3%,特别是从根中检测出辛辣成分1,6-二异硫氰酸己烷酯,且相对含量高达30.7%.说明丽江瓦莎毕实业有限公司种植的山嵛菜与日本所种植的山嵛菜有相似之处,但丽江瓦莎毕实业有限公司种植的山嵛菜有其独特的挥发成分1,6-二异硫氰酸己烷酯.总的说来做为调味品的基本原料根比茎叶更好.  相似文献   

20.
珍稀濒危植物四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四合木愈伤组织诱导和体细胞胚胎形成过程中组织学观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茎尖、茎段、肉质叶和花蕾四种外植体中花蕾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其中花蕾的肉质花托是四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良好外植体来源;2)基本2基为改良Ms固体培养基;a.附加0.1mg/L 6-BA和0.5mg/L,2,4-D可诱导产生大量的淡黄色疏松状愈伤组织;b.愈伤组织在去除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条件下,经一年左右继代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