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作的个性化,注重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把这一要求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在"体验"二字上做文章."体验"既有"领悟""体味""设身处地"的心理感受,又有"实行"实践"以身体之"外部实践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即每6个学生中就有1个"差生"。数目之巨,比例之高,令人触目。  相似文献   

3.
"学生角色"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人格形象和行为模式.从历史的视角观之,"学生角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时期的学生角色充其量只是智者与统治工具的结合体,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第一次把学生角色定位于人性的基础之上,近现代以来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发展才使学生首先为"人"这一角色形象逐渐向现实推演.概括而言,在历史演变的进程中,学生角色呈现出角色形象不断发展、角色地位不断提升、角色特征不断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1999,(12)
圣人之教现存最早的中医典藉《黄帝内经》是以"圣人之教"为张本的:"是故上古圣人之教下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圣人之教"以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究心于天人之间,以一种整体的、联系的、有机的信念来观察和理解宇宙与人类。《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天地人是按一个统一的"大道"来运动的,人类是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因此人生也只是"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即使是圣人也只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而疾病则只是生命"浮沉"的偏离状态而已。  相似文献   

5.
纪宏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3):217-217
阐述了地理新教材"学生为本"、"学生有用"、"学生活动"的新型教学理念,并提出与之相应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在关注学生的动手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著名教育学家斯腾伯格有句名言:"我们坚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如何加强小学科学探究教学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于无疑处巧设悬念,让学生思维"活"起来;于平缓处妙置障碍,让学生思维"趣"起来;于常式处善用迁移,让学生思维"变"起来;于停滞处挑起冲突,让学生思维"动"起来;于通达处促发体验,让学生思维"乐"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我于1987年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做研究生,非常荣幸地师从华觉明先生等导师,开始研习技术史.先生自选集即将出版,大象出版社王刘纯社长鼓励我起草序文.学生自知见识粗陋,悟不懂先生学问之精深与广博,面对先生著述之"大山",感到"压力山大".现将学生对先生学术创造的肤浅理解做简单归纳,或许可勉强充作序文.1转向文理结合的学科先生为自己作过一副对联:"沉浮三界间,出入五行中.""五行"指金、木、水、火、土.我试图从科技史  相似文献   

8.
孟子以"白羽之白"等喻,驳斥告子"生之谓性"说,旨在说明人之价值的独特性。从语言之维来看,用以指认外在色调而存在于观念中的"白"一旦用于指认羽、雪、玉等具体事物的"白",便内涵殊异;同样的,用以指认内在质性而存在于观念中的"性"一旦用于指认具体的人、牛、犬的"性",此三种"性"之殊异便判若云泥。由此,孟子才能阐发"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者,并将人性独有的"善端"扩而充之,以祈向仁义之道。  相似文献   

9.
季艳秋 《科技信息》2014,(14):155-156
陶行知先生认为:"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他强调亲身体验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对学生而言,体验就是一种亲身经历的学习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促进知识内化,进而建立认知结构的有效途径;体验又扎根于内心,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学生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知识经验就能真正变成学生个体的"精神食粮"。学生真实、积极、深入、丰富的体验能有效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志宏 《科技信息》2012,(13):187-187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欲教之,就必须了解学生的特点。当代的学生,怀有巨大的光热,才华或溢于外表,或深潜于脑海。在进入医学院之前,已获得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但对于医学知识则是十分陌生的。为人师表,即要注动力于学生,启之思维,激之活力,杨之光华。使溢表之才华更有光彩,深潜之智慧得以迸发。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课  相似文献   

1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已被大部分职业学校老师达成共识,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统天下"的情况还屡见不鲜。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执行教师的"指令",缺乏实质性的参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体现。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教学设计着手,将"基于教"转向"基于学"。基于学的教学设计,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校要为基于学的教学设计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宰者。  相似文献   

12.
李少华  申立涛  李红梅 《科技信息》2007,(31):269-269,129
大部分职业学校学生都比较积极,小部分消极。因此如何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问题着实让人深思。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很有道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让学生知之;二、让学生好之;三、让学生乐之。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理论家阐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激发培养良好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没有错的。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学习,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生命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命意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对自己的生命自爱,挖掘课程内容潜在的生命之爱,进而影响和唤起学生的生命之爱,进一步解决"活着"、"怎样活着"、"为什么活着"、"怎样活得更好"等一系列生命意识问题,是生命教育的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燃起学生心智的火花。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同时最具学习效果的成份。可见,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有用之知识,建构知识,让学生乐学,摒弃灌输的旧有思想.陶行知先生在很久以前就提出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想,这就是我们做教师的常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吧.这里的"学",就是要学生自己去学,学会学习,不是坐而受教,墨守陈规.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为途径的五路探讨法和"迷、悟、爱"的育才方针,主张"智育注重自学"、"学非问不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课改的大潮之中有着创新的释义.  相似文献   

17.
王征 《科技咨询导报》2007,(24):234-234
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历史美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美感观念,正确区分"美"与"丑",收到"树人"之佳效。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市静安区一师附小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45年创办的一所实验性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学校秉承愉快教育的思想,落实二期课改理念,以"唤起求知的兴趣,满足学习的需求,丰富学习的经历,培养创新的精神"为目标,努力提高学生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素养。今年,学校开展了"探秘植物王国"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探究学习机会,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活动分为4个主题:我与植物交朋友。学生们通过查资料、询问老师等多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以课文阅读学习为基础,在完成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学生的差异而出现一些值得回味的课堂镜头,叙写四个品味词语的镜头:《口技》之"惊觉"、《醉翁亭记》之"繁阴"、《爱莲说》之"盛"爱、木兰之"探亲"与"还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一切创新来自于创新思维,一切创新思维来自于"求异"。在学校里,当多数学生都用一种方法解题时,有的学生在"标准方法"之外找到另一种方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