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湖北省油茶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RAP标记对湖北省油茶5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用11对引物对48个个体进行扩增,获得清晰的扩增条带64条,其中多态性条带60条,占93.75%;各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469~0.906之间,平均GS值为0.653;居群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H)、平均Shan...  相似文献   

2.
利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对192份油茶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其中,以ISSR标记筛选出10条引物,共扩增出118个位点,多态性位点104个,多态性百分率88.14%,相似系数为0.52~1.00;以SRAP标记挑选了12对引物,共扩增出284个位点,多态性位点244个,多态性百分率85.37%,相似系数为0.65~0.95。对ISSR、SRAP以及二者的混合数据形成的3个遗传相似矩阵进行相关性研究,得到ISSR和SRAP、ISSR和综合数据以及SRAP和综合数据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说明这两种分子标记对油茶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且SRAP标记具有更高的可信度。聚类分析发现,以ISSR标记在相似系数为0.68时可划分为6个类群,以SRAP标记在相似系数为0.70时也划分为6个类群,且这些油茶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但由聚类分析划分的油茶类群来看,这些油茶种质材料遗传背景又比较复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以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33个国家和地区的115份大麦微核心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通过SRAP引物的筛选扩增、Shannon指数分析、遗传结构分析和聚类分析等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从72个标记中筛选到17对多态性良好的SRAP引物,共产生114个扩增条带.品种间的遗传多态性差异为0.230(em8-me6)~0.581(em7-me2),平均0.430 6.Shannon指数分析显示,来自亚洲和欧洲的大麦品种含有的多态性位点比例最高,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聚类分析将115份大麦种质材料分为A—G共7组,划分结果与材料的地理来源一致,其中A组和G组占总资源量的64.71%.AMOVA分析显示115份材料的遗传差异来自群体内,混合模型分析进一步显示供试样品可分为4类,分别对应亚洲、欧洲等四大洲.  相似文献   

4.
利用RAPD技术对采自我国8个省份的9个罗布麻野生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8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条引物,共扩增出15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08条.物种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8.7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296,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3390.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8841,即11.59%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内,88.41%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间,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远高于居群内.居群间遗传距离与聚类结果显示各居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不完全相关.针对现有罗布麻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建议加强对现有自然居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小豹斑鹅膏子实体形态多样,不同地域所采标本有较大差异.作者应用ISSR及ITS分子标记,对采自12个不同地区的小豹斑鹅膏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条ISSR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比例(PPB)为72.84%,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426 1,表明小豹斑鹅膏具有丰富的基因多样性,其中57.4%存在于居群内,42.6%存在于地理隔离较远的居群间;12个地区样品的IST序列长度皆为710 bp,有30个碱基位点在ITS1区发生变异.2种方法的遗传距离分析及聚类结果基本相似,都表明小豹斑鹅膏的遗传分化与地域的相关性较大.ISSR揭示遗传分化及遗传变异的能力较ITS强.  相似文献   

6.
采用L16(45)的正交试验确立了适合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e)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1×Reaction Buffer、Mg2+2.5mmol/L、dNTPs0.2mmol/L、Taq酶2U、引物0.4μmol/L、DNA 20ng/25μL.利用最佳体系从100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6对,对秦岭地区3个居群的62份三叶木通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得到142条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7.3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2时,可将62份三叶木通划分为3个组群,与样品采集地的居群相一致.表明该SRAP体系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位点,适用于三叶木通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ISSR的披针莲座蕨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披针莲座蕨的6个自然居群97个样品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3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有效引物,扩增共产生81条DNA片段,其中79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比(PPB)为97.5%.与其他蕨类植物相比,披针莲座蕨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遗传关系聚类结果与各居群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川芎道地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国内17个居群的285个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个体进行道地性分析.从99条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对285个川芎个体进行扩增,共得到186条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83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8.39%.根据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得出16个川芎居群遗传距离的非加权算术平均(UPGMA)树.采自四川省内的10个川芎居群表现出更近的亲缘关系,各个川芎居群间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冶勒自然保护区垂枝香柏的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冶勒自然保护区垂枝香柏(Sabina pingii(Cheng ex Ferré)的6个居群共65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10个引物共扩增出121个多态性位点,物种水平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98.37%,居群水平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相对较低,在37.40%~51.22%间. 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959,即总遗传变异中有50.41%的变异发生在居群内,49.59%的变异发生在居群间,基因流Nm为0.5083. 居群间及居群内分化均较明显,可能是由于地理隔离  相似文献   

10.
不同金银花种质资源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来自国内忍冬属(Lonicera Linn.)的20个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 从100条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9条引物对20个忍冬居群进行扩增,共得到308条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7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0.26%. 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659,这显示20个居群的分子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AMOVA分析也显示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占到55.35%. 采用UPGMA法,根据ISSR-PCR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得出20个忍冬居群遗传关系图,其种间关系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但也有个别种的归属及种间关系稍有变化. 根据聚类图分析可知,一个称为“南江”的未知种和细毡毛忍冬(Lonicera similes Hemsl.)的三个居群聚在一起,表现出很高相似性,这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 “南江”可能是细毡毛忍冬的一个变种或栽培种. 本文为保存金银花种源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进一步培育新品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