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农科院作物所以日本高淀粉品种南丰为母本、徐薯18为父本经杂文选育出了高产、抗病、食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济薯13号(原系号87005).该品种在1987~1992年6年的各级试验中.鲜薯平均亩产1948~2585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多个具有不同贮藏特性的甘薯品种徐55-2、徐32、Z15-1、美99573、商薯9号、Sinjami、徐薯23、徐22-5、Z11-1、烟25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块根贮藏特性的差异,并测定了甘薯叶片中抗氧化相关酶、脂氧合酶(LOX)、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等指标,解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徐...  相似文献   

3.
甘薯是世界第7大粮食作物,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耐干旱和盐碱等优点.通过转录组学方法,基于国内3个甘薯品种的综合转录组数据库中进行耐旱和耐盐相关转录本序列的挖掘,共获得238个转录本,随机选取9条具有全长编码序列的转录本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后,测定序列与组装序列相似度均高于98%,表明转录本序列是可靠的.分析这些转录本在不同甘薯品种间的表达水平时发现,耐旱基因在京薯6号中表达量普遍较高,而在徐薯18中则普遍偏低,而耐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模式却与之相反.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数据进一步分析耐旱和耐盐基因在徐薯18的6个组织或生长发育阶段中的差异和特异表达,结果显示:耐旱和耐盐基因在成熟叶和膨大期块根中相对于其他组织具有高表达且差异显著.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耐旱和耐盐基因在徐薯18不同组织器官或发育阶段表达情况与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武夷科学》2019,(2):91-96
对食用型甘薯广薯87、泉薯10号、苏薯16号、赣渝3号等8个品种(系),在江西红壤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广薯87、泉薯10号和浙薯21号产量较高,产量均超过30 000 kg·hm~(-2);苏薯16和泉薯10号,熟食味评分较高,8个品种(系)烘干率均在20%~27%;对甘薯农艺学性状、产量以及食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甘薯叶长与叶宽,大薯率与中薯率,纤维感同甜度和香度呈显著正相关;甜度、香度和粘度之间,纤维感与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小薯率与大、中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薯块农艺性状、鲜薯产量、熟食味等指标分析得到,适宜江西地区种植的甘薯品种有泉薯10号、广薯87、浙薯21号和紫薯品种宁紫1号。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表明所试四个甘薯品种(渝苏1号、813-19、农大红和徐薯-18)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其生理反应不同.渝苏1号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叶水势较对照降低得最多,叶脯氨酸相对含量也较高,而叶细胞相对透性变化最小,说明其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旱性都优于813-19、农大红和徐薯-18.渗透胁迫(15% PEG,高渗培养液)条件下,叶脯氨酸含量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甘薯的渗透调节能力、抗旱性和叶肉脯氨酸的积累有一致的关系.因而甘薯叶内脯氨酸的积累量可作为其在干旱条件下的一个敏感的反应参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渝薯99"的生产力、主要经济性状鉴定结果及其应用价值分析.在2005-2006年重庆市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渝薯99"鲜薯产量为26 430.00kg/hm2,比对照"南薯88"减产6.08%;在2008年重庆市甘薯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49 658.50kg/hm2,比对照增产2.3%.该品种薯块烘干率24.72%,淀粉含量15.76%,蛋白质1.98%,可溶性糖8.71%,β-胡萝卜素含量为每100g鲜薯4.01mg,比对照品种"南薯88"高2.03mg.薯块萌芽性好,单株结薯2~4个,上薯率85%以上.该品种薯形美观、桔红肉色,食用品质优,可作为食用、食品加工用甘薯新品种加以推广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选用耐盐与丰产、不耐盐两套亲本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杂交组合,其F_1花药在筛选培养基(加0.3%NaCl)上诱导筛选耐盐突变体,摸清在诱导筛选过程中的主要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诱导筛选耐盐突变体的频率高低与亲本品种耐盐特性关系密切。就亲本品种耐盐性诱导率性状而言、亲本品种间的一般配合力高低差异明显。耐盐性诱导率的广义遗传力为97.9%,说明F_1的耐盐突变体诱导率的变异,是以遗传变异为主,受环境影响甚微;狭义遗传力为65.87%,表明加性遗传方差(遗传变异的可固定部分)占表现型方差比例中的比重较大。因此,依品种耐盐特性的表现选配杂交亲本,提高耐盐突变体诱导效率是有明显效果的。  相似文献   

8.
甘薯新品种“渝薯20”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介绍了对甘薯食用,食品加工用新品种“渝薯20”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结果,在重庆市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渝薯20”3年平均鲜薯产量为27.07t/hm ̄2,薯干产量为7.43t/hm ̄2,藤叶产量为25.17t/hm ̄2。其中,鲜薯产量比对照品种“徐薯18”增产11.67%;薯干和藤叶产量比其减产2.88%和23.15%。该品种薯块烘干率27.47%,含淀粉18.7%、Vc19.6mg/100g、β-胡萝卜素469.6μg/100g;以干基计,含粗蛋白3.8%、氨基酸3.3%、可溶性糖12.4%。“渝薯20”萌芽性、耐贮性好,结薯较早,净同化率高,抗旱性、早收性、抗黑斑病性较好,1993年已推广4000hm ̄2以上。  相似文献   

9.
甘薯高淀粉工业用新品种“苏薯2号”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对甘薯高淀粉工业用新品种“苏薯2号”主要经济性状的引种鉴定结果.在1986—1988年重庆市区域试验中,“苏署2号”鲜薯平均亩产1658.7kg,薯干平均亩产551.1kg,淀粉平均亩产360.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徐薯18”增产2.63%、8.10%和9.55%;鲜藤叶平均亩产1883.6kg,比“徐薯18”减产13.72%.“苏薯2号”薯块的干物质、淀粉、粗蛋白、可溶性糖、Vc、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徐薯18”,抗旱性和结薯习性较好.目前,“苏薯2号”已在重庆市一些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采用色价法对紫色甘薯和普通白心甘薯共14个品种(品系)的色素含量和分布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紫色甘薯品种(品系)中,色素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品种不同器官的色素含量也不相同,块根是紫色甘薯色素积累的主要器官;色素在块根内呈不均匀分布,表现为薯皮、初生形成层和木质部薄壁组织的色素含量不同,木质部薄壁组织内存在白色斑点.紫色甘薯色素在品种(品系)间分布的多样性为开展品种鉴定和遗传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在器官和组织上分布的多样性为探讨色素合成与调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奠定了试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