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根据双区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模型,导出了多个干扰源对有用信号系统的干扰概率公式,并给出具计算方法,这此公式在计算机辅助频谱管理系统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4.
5.
简要介绍了GSM-R系统,阐述了大秦线GSM-R通信系统网络的建设情况,探讨了移动通信对铁路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个人通信的角度回顾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历程,评说移动通信各种系统和技术,展望技术发展的未来,作为向南邮办学60周年校庆献礼。  相似文献   

7.
该技术采用国际先进的卫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和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卫星自动跟踪系统,在运动中实现卫星天线实时跟踪同步地球卫星,实现载体在移动中宽带连续不间断通信。可建立动中不间断网络中心,电视转播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公安、消防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石油、地质、野外作业等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该技术已实现工程化、系统化,先后进入了轮船、汽车、飞机、公安、通信等行业和领域的民品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际上出现的三种星座通信系统,重点分析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并对发展卫星移动通信做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和现状的回顾与分析,提出了我国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动中通)在新闻采集、抗险救灾、军事通信、反恐和海上缉私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被广泛应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安全的需要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迫切需要建立适合国情需要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通信系统的方案,即军队CDMA通信系统,并介绍了军队CDMA通信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剖析了 STORNO信令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格式及通信规程 ,给出了自行研制的移动台硬件及软件 .所研制的手持移动台体积小巧、通话距离远且话音质量良好 .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现有军事通信系统的一种备用系统和辅助系统,充分利用了水印技术、数字签名和各种加解密技术,通过模块分析,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嵌入式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对于参与移动计算、分布式计算产生需求.移动 Agent技术具有灵活性、自主性、移动性、平台无关性、支持离线计算等众多优势,特别适合于分布式计算及移动计算.将移动Agent技术应用到嵌入式系统中,十分具有应用价值.通信机制是移动Agent系统的核心机制.在嵌入式系统环境下由于计算资源及网络资源的限制,提出了一种比较可靠的EMA通信机制.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了智能天线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 ,然后说明了在移动通信系统中 ,应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容量 ,并可以简化系统控制。在此基础上 ,介绍了全自适应天线阵列中的经典自适应算法。  相似文献   

16.
一种可扩展的移动通信系统HLR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移动通信系统中一种可模块化扩展的通用LHR设计方案,通过在接口令令处理模块和HIR数据库管理模块之间引入一个分拣模块,使整个HLR系统的容量和处理能力可以模块化叠加,前端接口令令处理模块的灵敏配置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实体,通过分拣模块可以使HLR系统的业务功能进一步扩充,实现各种功能的分布式处理。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无线电通信干扰的几种类型,针对移动通信的一些环境提出了一种干扰方案,分析和讨论了其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麻晓刚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0):294-294,F0004
介绍了直放站的应用特点以及工作原理,阐述了在设计过程中直放站站址选择、前期勘测及理论测算方法,指出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移动通信中频谱资源匮乏和网络拥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共享理论的新型移动通信网络.通过分析信息共享的本质特征,提出基于信息共享的互补网络结构模型,其特点是通过加入广播机制将高热度的宽带信息与个性化需求业务分别利用单向广播信道和双向交互信道传输.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ush-based与pullbased工作模式的混合广播调度模型,既对广大移动用户提供了共享信息的主动服务,又提供了个性化的按需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