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生态河道建设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生态河道建设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生态河道发展的两个阶段,即自然型河道和生态型河道,并分别从生态河道影响因素、河流生态修复以及生态河道工程实践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我国生态河道研究和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平原河网城区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河道生态环境需水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平原河网地区城区河道的特点,分析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区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并以南通漾河水系为例,计算了漾河生态环境需水O量结果表明:( 1 )平原河网地区城区河道生态环境需水主要用于维持河道的基本功能和结构,主要由河道基础水量和自净需水量两个部分组成; (2) 河道的基础水量和河道级别紧密相关;(3) 河流自净需水量与河道的纳污状况和水质目标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3.
浅谈河流生态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河道生态问题倍受关注,河道整治中采用生态型方式恢复河道生态,兼顾了防护与环境两方面的功效。本文在分析了传统河道治理型式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后,探讨河道生态治理新技术,旨在为河道治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卜少峰 《科技信息》2013,(24):479-480
城市河道的治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本文针对城市河道的功能要求,在对城市河道治理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河道治理的对策,对正确开展城市河道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定量刻画断陷盆地内扇三角洲河道砂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影响,利用井-震合成记录标定和储层反演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构造带兴安岭组Ⅰ、Ⅱ、Ⅲ油组河道砂体进行识别。通过均方根属性切片反演三个油组河道砂体范围,甜点属性刻画河道形态,结合重点井位单井相得出兴安岭组Ⅰ、Ⅱ、Ⅲ油组的沉积相图。对河道砂体储层定量计算,得出Ⅰ、Ⅱ、Ⅲ油组河道参数。结果表明:兴安岭组Ⅰ油组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道宽度范围800~1 500 m,厚度范围7~9 m;Ⅱ油组以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缘溢岸砂和河道间砂沉积为主,河道宽度范围450~650 m,厚度范围4~6 m;Ⅲ油组主要发育席状砂,河道间砂和席间泥,河道宽度范围130~170 m,厚度范围在2. 5~4 m。结合沉积微相、河道参数及生产动态资料,得出研究区河道砂体既控制油气分布与储产比,也控制油水流通和注采受效。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市徐汇区3条景观河段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天气情景下,调查分析了河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情况与主要来源.结果显示:河道1在晴天的粪大肠菌群平均浓度为1.31×10~5 MPN/100 mL,在雨天的为2.49×10~5 MPN/100 mL;河道2和河道3在晴天和在雨天的粪大肠菌群平均浓度保持在104 MPN/100 mL;3个河道在晴天的大肠菌群平均浓度相差两个数量级,其中河道1为3.6×10~3 CFU/mL,河道2和河道3分别为29和98 CFU/mL;3个河道在雨天的大肠菌群平均浓度也相差两个数量级.降雨和雨水泵站放江均会导致粪大肠菌群和大肠菌群浓度的增加,但大肠菌群浓度增加的程度明显高于粪大肠菌群.这表明降雨是景观河道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景观河道水虽然不直接接触人体,但仍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因此需要加强对河道病原微生物的监控与治理.  相似文献   

7.
该文首先分析了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分析了生态型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最后阐述了提升河道治理的措施。旨在遵循习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方针,促进河道治理和管理,修复河道生态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闸是关乎河道水量调度和河道管理水平高低的一种设施。从河道水闸综合调度模式和管理方案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做好洪水资源化和抗旱排污的综合调度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水闸综合调度模式,提出从修订工作章程、加大职工培训力度,提高职工专业素养、河道水闸精细化管理、河道水闸信息化建设、河道水闸安全运行等方面着手,实现水闸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9.
以城市化区域典型生态防洪策略为研究对象,利用MIKE11建立研究区模型,分析传统城市护岸及生态护岸的防洪效果,并将人工湿地与城市生态河道相结合,研究人工湿地不同面积和布设位置的减灾效果.结果表明,将传统硬质护坡改为植被护坡,提高了河道的生态性,但不利于河道的行洪排涝;将人工湿地布设于河道上后,河道最高水位下降,有利于河道的防洪减灾;将人工湿地布设于河道下游时防洪效果最显著,既满足了河道的生态需求,也保障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城市河道治理的重要性,明确了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相互眏衬的关系,提出了恢复和强化河道功能,还河道以自然,形成以河流为主轴,兼具排涝、防洪、景观、休闲、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介绍了山区河道管理的相关概念和过程,以及山区河道管理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状况。最后针对山区河道管理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提高山区河道管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历史时期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变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文献记载为依据,从灵州城址迁徒,怀远旧城和高台寺的崩没,以及省嵬城与黄河相对位置的变化等历史事实,论证古今黄河河道在银川平原上、中、下三段的变迁情况,指出汉代和北魏时斯的黄河河道在今河道之西,两千年来河道迁徒的总趋势是跳跃式东徒,现河道是历史对期相对稳定的河道。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杭州市大力实施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工程,城市河道面貌焕然一新,原有的管养一体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河道设施养护更新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资源优势,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城市河道设施养护市场化,才能使城市河道养护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杭州在城市河道设施养护市场化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长江南京八卦洲汊道的河道自然演变规律和河道演变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讨论了河道整治工程规划和整治工程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等,给出了城市河流河道整治问题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5.
城市河道在防洪排涝、降低污染和美化景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在增加水资源需求量的同时,也加剧了河道水体污染。尤其是对于水网密集的城市,由于河道之间相互连接,治理难度较大,给河道水环境造成了破坏影响。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管网能够对城市排水管线进行优化设计和动态管理,从而为实现河道整治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成为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6.
城市河道是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水体,城市河道的环境质量下降,会严重影响其资源价值。本文分析了城市河道的各项资源功能,从侧面分析了改善城市河道水质的重要性,为浙江省五水共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河道治理中工程总体布置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河道治理不只限于简单的河道疏浚,更多的是趋向在河道内蓄水以美化环境。以某工程为例,详细阐述了河道治理中堤防工程和蓄水工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含沙水流河床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过程响应模型试验原理,模拟了高含沙水流河道的形成过程,从平面、横断面和纵向变化3方面揭示了高含沙水流窄深河道的形成过程及河道形态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含沙窄深河道形成初期,河道平面摆动剧烈,同时水流漫滩并大量淤积,河床抬高,主槽保持窄深形态;在后期,水流不漫滩和保持高含沙水流的条件下,这种单一窄深河道形态变化较小,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能够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古代富泥低弯度河的识别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区分古代富泥低弯度河流与曲流河,总结其沉积特征和河道砂岩的展布,为储层描述和预测提供参考.方法 从不同盆地和时代的三维地震资料中识别出非辫状河也非曲流河的古代低弯度河道的展布与延伸,比较其河道(带)与漫滩的沉积差异及其与其他类型河流沉积的异同.结果 从三维地震资料中获得了古代富泥低弯度河沉积的一些共同特征:古代富泥低弯度河多发育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冲积扇扇缘和扇外;平面上可呈单河道体系,也可呈分支、交叉的多河道体系;单河道砂体规模小,一般仅数米厚;宽厚比小.结论 三维地震识别出的低弯度河道一般为多期河道砂体相对发育的河道带.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河道砂体横向变化快而难以有效刻画评价的问题,综合应用分频检测、相位调整、地层切片及地质体雕刻等技术对南图尔盖盆地SA区块上侏罗统阿克萨布拉克组河道发育特征及期次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分频方法检测出目的层段可能存在的两期调谐厚度不同的河道沉积体;然后,采用波阻抗分析和90°相位转换,揭示目的层段地震负振幅与河道砂岩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最后,在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内制作等时地层切片的基础上,通过河道沉积特征及典型地层切片振幅的单井标定分析,识别并分期刻画出两期不同类型的河道砂体。结合河道弯度、宽厚比及储集体积等参数综合分析认为,早期河道具有低弯度曲流河特征,晚期河道为具有平直河特征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且早期河道储集体积明显高于晚期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