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超声辅助-石油醚提取决明子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以石油醚为提取剂、超声功率100 W、提取时间约30 min时,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率高于传统回流方法,且并不改变有效成分的结构.结果共检测出7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在脂肪酸中的质量分数为44.45%.结果表明,决明子种子中富含不饱和脂...  相似文献   

2.
随着分离技术的日益更新,天然香料的分离提纯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介绍天然香料分离提取的传统方法和新兴方法,如水蒸汽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分子蒸馏法、微胶囊-双水相萃取法以及酶法和膜分离等,论述了近年来天然香料提取技术的发展状况,通过应用实例简要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分离提取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超声-索氏提取法提取焦化厂土壤中多环芳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焦化厂土壤污染,运用索氏提取,超声波提取等传统提取方法,从多环芳烃提取总量和各单体多环芳烃含量层面上,分析了单一提取方法提取效果的差异以及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建立起超声辅助索-1氏提取土壤样品预处理新方法.GC-MS检测结果表明,60 min超声辅助4 h索氏提取PAHs效果优于24 h索氏提取水平,能够替代传统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海带脂肪酸的提取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带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器对海带脂肪酸进行提取研究,并应用GC-MS技术对海带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择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6h、原料粒度为180~200目时,最有利于海带脂质的提取,经鉴定,此条件下可提取出9种脂肪酸成分,脂肪酸相对质量含量为89.45%,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3.13%.  相似文献   

5.
黄玉斌 《应用科技》2009,36(2):68-68
本作品主要是利用新型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蚕蛹中的蚕蛹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分析法获得最优的蚕蛹油提取工艺条件以及使用GC-MS及图谱检索技术对蚕蛹油脂肪酸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丝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及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丝瓜子仁为原料,采用常规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丝瓜籽油,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效率和产率,并对两种提取方法所得丝瓜籽油的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丝瓜籽油经甲酯化处理,采用GC-MS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鉴定出四种成分为棕榈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四种脂...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设计优化了最佳提取料液比、温度、时间条件,同时比较了最佳工艺条件下的超声辅助提取、传统酶法提取和静置提取的花色苷提取率及花色苷吸收光谱,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3种提取方法对花色苷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119min,提取温度69.7℃,超声时间45.8min,稀释倍数7.8,预测得到花色苷的最大提取率为58.83±1.78%.在最优条件下,花色苷的提取率为58.64±0.32%,相对误差仅为0.95%,模型准确度高.超声辅助提取比传统酶法提取的花色苷提取率高12.96%.经HPLC分析,超声辅助提取提高了花色苷组分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超声辅助提取苍耳子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泡时间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超声辅助提取苍耳子总黄酮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Box-Beknhen中心组合设计,以苍耳子总黄酮提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苍耳子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实验优化得出超声辅助提取苍耳子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1%、料液比1︰26 g/mL、浸泡时间15 h、超声提取时间26 min.结论:在上述条件下,苍耳子总黄酮的得率可以达到44.15 mg/g,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声波辅助技术对柑橘皮色素的较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应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提取溶剂的选择、原料粉碎粒度、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提取时间、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柑橘皮色素工艺进行优化,确定较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无水乙醇,橘皮粉碎粒度为80目(0.198 mm),料液比为1∶9,超声波功率为300 W,提取时间为17 min,提取温度为79℃,该条件下所提色素的吸光度值较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萃取吉首市郊区4个采样点的大戟科植物假奓包叶的种子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种子油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4个采样点的假奓包叶种子油提取率平均为22.71%,种子油的脂肪酸成分分别为8,7,5, 4种;各采样点植物假奓包叶的种子油共有的、相对含量较高的脂肪酸成分为亚麻酸(52.38%)、亚油酸(28.18%)、硬脂酸(13.30%)和棕榈酸(5.78%),其总量占总脂肪酸的99.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