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牧马河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水质变化趋势,探讨了原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结合2003年-2007年东圳水库水质的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运用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建立相应的隶属函数表达式,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东圳水库的三个监测断面的水质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总氮指标与硝酸盐氮关系的分析,论述了总氮在评价饮用水源的不足,提出应把总氮指标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恢复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作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4.
对萍乡市萍水河8个断面进行监测,并对河流断面水质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萍水河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达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其中南门桥断面综合污染指数最高,其污染主要来源于固定的几个生活污水的排放。萍水河从上游和雁桥断面到中游南门桥断面,水体沿程恶化,从中游南门桥到下游金鱼石断面水质则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5.
朱淑霞 《甘肃科技》2011,27(23):15-16
根据马莲河流域地表水质调查资料,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对马莲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进行评价。马莲河天然水质差,是不能满足工业、农业、生活饮用的苦咸水。同时,河流水质污染也十分严重,在评价的总河长中,超过Ⅲ类水质的河长占77.8%。工矿企业、城镇生活污水是马莲河流域主要污染源,水资源保护任务十分繁重。通过对地表水资源质量调查评价,为马莲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长期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沁河晋城段的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水质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各断面河流监测项目所属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级别。结果显示,除润城断面的氨氮和总氮出现超标状况,满足不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体功能要求外,其他监测断面的所有监测因子都能满足相应的水体功能要求。总体来看,须对沁河晋城段中的氨氮等污染物加以严格控制。该水质评价为晋城市地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3年至2011年愚溪水库、七浃河、吴界山三个备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对水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2011年度愚溪水库、吴界山水源属Ⅱ~Ⅲ类水质标准,水质状况良好,七浃河水源属Ⅳ类水质标准,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2)2003年至2011年三个水源地总氮、总磷、氨氮三项典型污染指标无明显波动。此外,还分析了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备用水源地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20052013年三江源区的32个样点的地表水监测断面进行监测,对监测断面地表水的18项水质指标进行分析,来研究三江源区地表水质状况。结果发现,各指标中PH值、总磷、总氮、氨氮和高锰酸盐含量略高于国家有关标准中I类标准浓度限值,且该研究区人为因素影响极小,其特殊的自然条件便成为超标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区的各监测断面地表水中的镉含量、铅含量、铜含量、锌含量、汞含量、溶解氧指数、氟化物含量、六价铬含量、挥发酚含量、氰化物含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含量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共计13项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中I类标准浓度限值的要求。研究表明,三江源地表水水质良好,人类活动未对其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选取5项监测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在各指标对应级别取值区间内按均匀分布方式随机内插生成训练样本,采用改进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算子的遗传算法对BP网络连接权和阈值进行优化,以长江口某河段水质评价为例,阐明了该方法在水质评价中的作用,并与综合指标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实用性,能有效地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丰富了水质评价的方法体系,为地表水环境管理与决策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依据2009年广西桂平市东塔鱼类产卵场水质调查监测结果,选择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4个代表性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产卵场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卵场水质为类,不符合天然鱼类产卵场水质要求;重点污染物是总氮。建议有关部门开展产卵场沿江污染源治理工作,加强产卵场水域环境的管理,进一步改善水质,修复产卵场水域环境,更好地保护鱼类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