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对分离自饮用水的绕线虫(Plectus sp.)进行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pH值对绕线虫的生长影响显著,光照对绕线虫的生长影响较小.采用生菜蛋黄(lettuce eggs,LE)培养基培养绕线虫时,最佳培养条件如下:温度25 ℃,pH=6和无光照.  相似文献   

2.
以白芨(Bletilla striata)无菌苗材料为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通过不同外源添加物、接种密度、活性炭浓度、切割手法对白芨假鳞茎芽无菌苗增殖影响试验,研究提高白芨假鳞茎芽无菌苗增殖系数的因子,以确定最适宜增殖条件.结果表明,在不同外源添加物的试验中,白芨假鳞茎芽无菌苗增殖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BA 2. 0 mg/L+NAA 0. 2mg/L+琼脂7. 0 g/L+香蕉.试验中以MS+BA 2. 0 mg/L+NAA 0. 2 mg/L+琼脂7. 0 g/L+蔗糖30 g/L为基础培养基,其中接种密度为6、活性炭浓度为3 g/L,交叉相切的切割手法,接种密度为4的同时中间横划一刀,均能显著提高白芨假鳞茎芽无菌苗的增殖系数,最高可以达到4,本实验为白芨快速繁殖和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XE-13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法,研究固体发酵条件下最适培养基组成、料水比以及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 H、培养时间、接种量等条件对产酶的影响.确定培养基组成为:碳源(m(麸皮)∶m(玉米芯)=4 g∶6 g);氮源(NH_4)_2SO_4;碳∶氮=(m(C)∶m(N)=1 g∶0.05 g);料∶水=1 g∶1.5 mL.最适合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值6.0、培养时间72 h、接种量1.0×10~7个/mL孢子悬液/培养基干料=0.3 mL/10 g.在此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可达391.5 U/g.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在疫木中容易定殖且能够加快树体内松材线虫种群消退的腐生线虫,在媒介昆虫羽化前大幅减少疫木中松材线虫种群数量,使得松材线虫病害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方法】从安徽、四川和江苏3省的部分疫区采集的疫木中分离获得8种腐生线虫。将8种腐生线虫以1、2、4倍于木块中松材线虫数量的接种量接种至疫木块中,以接种无菌水的木块为对照,分别置于15和25 ℃下培养15和30 d,分离并计数疫木块中松材线虫和腐生线虫的种群数量,分析不同接种量及温度下,接种腐生线虫对疫木中松材线虫种群数量的影响。野外条件下,将8种腐生线虫接种至松材线虫病疫木段中,接种量为2.0×105~2.5×105条,以接种无菌水的木段作为对照。120 d后钻取木样,150 d后捕获松墨天牛并收集蛹室周围木样,分离并计数木样中的松材线虫数量,比较接种前后疫木内松材线虫数量的变化,分析腐生线虫对疫木整体、天牛及蛹室周围携带的松材线虫种群的影响。【结果】室内接种试验表明,15 ℃培养时,在第30 天接种量为4倍的虫株JHS2处理组和接种量为1倍的虫株JHS4处理组能显著降低松材线虫的数量。25 ℃条件下培养的第15 天,3种不同接种量的虫株JHS4处理组中松材线虫减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培养 30 d后,接种量为4倍的虫株JHS4处理木块中松材线虫减少率显著高于对照,为对照的2.9倍。野外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虫株JHS4能加速木段内松材线虫的消亡,与对照相比,木段整体松材线虫的减少率为96%,显著高于同期对照(74%);此外,所有处理组的蛹室周围木样和羽化天牛所携带的松材线虫量均低于对照。其中,虫株JHS4处理组蛹室周围木样和羽化天牛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最低,每克蛹室木样中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仅为20 条,平均每头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为132条。【结论】腐生线虫能够加快疫木中松材线虫种群消退,可影响天牛蛹室及天牛所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利用腐生线虫对疫木中松材线虫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将其应用于松材线虫病的疫木除治具有技术可行性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Sr.菌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影响,并经过发酵放大表明,该菌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杀线虫活性。该菌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lL土豆汁(200g/L)中加入20g蔗糖,pH自然。最佳培养条件采用500mL三角瓶装量100mL,接种量2%,170r/min,26℃,培养4d,将发酵滤液稀释为原浓度的1/2,其杀线率达到80%;在5L发酵罐上进行放大试验,发酵(44—52)h,将发酵滤液稀释为原浓度的1/2,其杀线率稳定在95%以上。该活性代谢物热稳定性强,呈水溶性,经分离证实活性组分中包含有机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6.
一株菲降解菌的生长特性及其对荧蒽和芘的降解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株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的菲降解菌PE1501 1在不同培养条件(温度、初始pH值、菲初始浓度、共基质)下的生长特性,并初步考察了该菌株在液体培养基和土壤中对4环PAHs—荧蒽和芘的潜在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在含菲50 mg/L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偏酸性环境更有利于菌株生长,液体培养基初始pH 5.0时菌株生长最好;该菌株能耐受菲的初始浓度超过200 mg/L,但菲初始浓度较高时菌株生长出现较明显的延迟期;添加乙酸、溶解性富里酸或溶解性胡敏酸作为菲的共基质对菌株生长有短暂的促进作用;在液体培养基中菌株能以菲或荧蒽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充分生长,并对荧蒽有一定程度的去除能力,但对芘的降解能力很低;将该菌株接种到灭菌污染土壤中,可有效提高菲、荧蒽或芘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相同的种植环境下,研究了土壤栽培与无土栽培(基质栽培、营养液栽培)对生菜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生菜的综合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营养液栽培生菜的产量最高,基质栽培次之,土壤栽培产量最低.营养液栽培生菜相比土壤栽培生菜,单株鲜重均值增幅达81.51%.生菜在基质栽培中综合营养品质最高,在营养液栽培中硝酸盐含量较高,而在土壤栽培中各项指标都偏低.  相似文献   

8.
赤松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无菌条件下萌发21~28 d的赤松(Pinus densiflora)幼苗子叶-胚轴材料为起始外植体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添加4 mg/L 6-BA和0.05 mg/L NAA的GD培养基上培养5周可诱导丛生芽形成,无6-BA但添加0.1 mg/L NAA的DCR培养基促进了芽的进一步生长,DCR培养基中添加0.5~1.0 g/L活性炭促进了芽的伸长,在添加2 mg/L 6-BA和0.1~0.2 mg/L NAA的GD培养基上丛生芽大量增殖。伸长的丛生芽接种在附加0.2 mg/L NAA的1/2 GD培养基中培养4周后,不定根发生率达68.4%,转移至无激素但添加0.5 g/L活性炭的1/2 GD中不定根迅速伸长。将完整的再生植株移栽于蛭石-珍珠岩-河沙等比混合的基质中,12周后成活率约为6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金边瑞香试管苗在继代增殖培养中玻璃苗的发生及其控制方法.结果表明:(1)在金边瑞香继代增殖培养中,转代材料采用较粗壮试管苗的顶芽可减少玻璃苗的发生;(2)在MS基本培养基中,减去87.5%NH4NO3的量可显著减少茎段腋芽培养中玻璃苗的发生;(3)BA的浓度影响玻璃苗的发生;(4)添加适量活性炭(AC)可使部分玻璃苗回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上HepG2细胞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包括细胞附着表面的修饰、细胞接种密度、培养基血清浓度以及更换频率4个方面,并与传统的孔板细胞培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比聚赖氨酸(Polylysine,PLL)、胶原蛋白(Collagen)具有更好的促细胞附着生长能力,1.0×106~2.0×106个/ml为芯片上适宜的细胞接种密度,提高培养基中血清体积分数到20%有利于芯片上细胞的生长,芯片上细胞培养基更换时间间隔应控制在8~16 h之内;经过优化后,芯片上HepG2细胞呈现出与传统孔板中HepG2细胞相同的增殖趋势、增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