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采用共混法与原位聚合法制备添加纳米二氧化硅恐龙化石保护材料.将制备恐龙化石保护材料与传统保护材料(硝基清漆)分别涂覆钢片,用3.5%氯化钠溶液浸泡腐蚀,测试腐蚀电位、腐蚀电流、交流阻抗和腐蚀速度;利用SPM和DSC测试保护材料分散性与热分解性.结果表明:共混法与原位聚合法制备保护材料腐蚀电流分别为3.481×10-7A/cm2、2.332×10-6A/cm2,硝基清漆腐蚀电流为4.181×10-6A/cm2,共混法制备保护材料腐蚀速度最小;三种保护材料失重腐蚀速率为1.18 g/(m2·h)、1.19 g/(m2·h)和1.29 g/(m2·h),共混法制备保护材料耐蚀性最好,交流阻抗谱测试结果与其一致;添加4%纳米SiO2制备水溶性保护材料时,共混法制备材料耐热性、分散性较原位聚合法好,两者涂膜附着力皆为1级.  相似文献   

2.
许梦园  时国  楼法生  杨玲 《江西科学》2023,(3):464-471+506
江西赣州地区晚白垩世地层分布广泛,出露良好,具有丰富的恐龙化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区内恐龙骨骼、蛋、牙齿和足迹4种化石资源类型及其产出特征。恐龙骨骼化石主要包括4科10种,蛋化石分为5科6属24种,牙齿化石属于霸王龙新种-中华虔州龙和鸭嘴龙,足迹化石属中华虔州龙。恐龙化石类型主要为蜥臀目的窃蛋龙类,少数为霸王龙和鸭嘴龙类,大多分布于赣州盆地;在池江盆地、信丰盆地、于都盆地、瑞金盆地和会昌盆地也产有少量恐龙化石。赣州地区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是研究恐龙生物群演化、古生态及古地理的宝贵素材,也是科普教育和旅游开发的重要自然资源。在总结了研究区恐龙化石类型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化石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为赣州地区恐龙化石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纳米TiO2/苯丙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经硅烷偶联剂WD-20接枝改性的无机纳米TiO2粒子存在下的苯丙复合乳液的合成。为了得到最终涂膜硬度较高的乳液,确定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五元单体的苯丙乳液共聚体系。研究了纳米TiO2的加入量对聚合过程转化率的影响,并通过TEM、激光光散射仪和热分析仪对复合乳液乳胶粒的结构及乳液性能进行了测试及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粒子均匀地分散在乳胶粒中,呈现以纳米TiO2为核,有机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与未加纳米TiO2粒子的乳液相比,复合乳液的热稳定性提高,涂膜耐水性更好,硬度可高达H级,并且具有很好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探讨恐龙化石的风化原因,为恐龙化石新型保护材料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持,项目采用0.5,1,2mol/L硫酸溶液,二氧化碳饱和液与5%碳酸氢钠溶液对自贡出土恐龙化石进行人工加速腐蚀实验;利用失重法、XRD、XRF和显微法表征.结果表明:3种介质对化石腐蚀速率依次为硫酸溶液24.213 6g/(m2·h),二氧化碳0.663 7g/(m2·h),碳酸氢钠0.126 3g/(m2·h).硫酸溶液对化石腐蚀速率是二氧化碳的36.5倍,是碳酸氢钠溶液的191.7倍;在0.5mol/L硫酸溶液腐蚀下,XRD和XRF说明化石中CaCO3首先腐蚀,腐蚀量最大,腐蚀后化石中钙含量减少66.4%.化石腐蚀前后形貌变化与腐蚀速率一致.  相似文献   

5.
利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制备涂料用聚醋酸乙烯/蒙脱土复合乳液,通过FT-IR、XRD对该复合乳液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蒙脱土质量分数对乳液固含量、硬度、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醋酸乙烯很好地插层于蒙脱土片层当中,获得插层型聚醋酸乙烯/蒙脱土纳米乳液;当蒙脱土质量分数为7%时,聚醋酸乙烯/蒙脱土纳米乳液涂膜硬度从2 B提高到3 H,固体质量分数达到33.2%,而且涂膜静置于水中100 h不脱落,相对一般聚醋酸乙烯乳液,其耐水性获得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将阴离子型乳化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复配为乳化体系,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使用有机硅KH-560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并与丙烯酸酯单体进行原位共聚制备种子乳液。在壳层预乳液中添加活性交联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热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乳化剂配比和纳米SiO2用量对涂膜耐水性和耐热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乳液的形态、粒径分布及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液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特征;通过加入氨基树脂配成热交联涂料,涂膜的热稳定性、耐水性和硬度均得到了明显提高。阴离子、非离子乳化剂质量比为1∶3,HEA和纳米SiO2质量分数分别为成膜物质的11.0%和9.97%时,得到的热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7.
为新时期我国恐龙等古生物化石能够依法及科学地发掘与保护开发利用,通过沈阳师范大学近十年来在辽西及新疆等地成功开展大型恐龙化石野外发掘工作的实例,论述了恐龙等化石的野外发掘应在认真贯彻国家《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的前提下,通过严格履行国家有关发掘申请程序、组织由科学家率领的高水平的化石发掘队伍、运用科学的发掘方法以及化石发掘后密切与科研结合等措施,高质量完成化石发掘任务。上述方法为依法及科学地发掘古生物化石并合理地开发利用及保护等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恐龙化石点,自1980年1月开始发掘,至今已两年多。从目前采集的恐龙化石门类统计分析,蜥脚类为大山铺恐龙动物群组成的主要分子,剑龙类、鸟脚类化石也十分丰富。这些化石材料均保存有相当完好的头骨和骨架,对研究中株罗世恐龙具有非  相似文献   

9.
来自楚雄州三个县的四件恐龙骨骼化石样品采用同步辐射XRF (SR-XRF: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Fluorescence)检测分析。在每件化石截面上选取了1个2 mm×2 mm区域,获取了Ca,Mn,Fe,Cu,Zn,Ta,Rb,Sr和Y九种元素的分布图,其中包括首次获得的恐龙骨骼化石Ta和Rb分布图.实验表明,在不同地区的恐龙化石中各元素分布呈非均匀态.从元素分布图上可以直观准确地观察到Cu和Ta元素是组合的.恐龙化石中元素Ca和Y的分布,有的呈现Y“包裹”Ca的形式.不同地区恐龙化石,记录了它们在矿化、成岩过程中各地区不同的地质、地理和环境信息.本研究表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法,可原位、无损、直观地提供恐龙骨骼化石中多元素组合、相关性、分布特点等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通过XRF、XRD、FT-IR和RS对产自浙江缙云恐龙骨骼化石和围岩的元素组成、矿物结构和基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石中主要元素为钙、磷,钙磷质量比为12.7,围岩中硅、铁、钙、钾和铝含量较高;化石中钙含量是围岩的15倍,磷量为31.9倍,围岩中铁量是化石的8.5倍,硅含量是化石的11.25倍,钾含量是化石的45.6倍,铝含量是化石的7.36倍;恐龙化石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碳氟磷酸钙与碳酸钙,分别占63.9%和36.1%,围岩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约为36.9%,其余为碳酸钙和硅酸盐的混合物.红外与拉曼峰表明,化石中存在羟基碳氟磷酸钙、方解石及少量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表明,化石未被完全石化,且恐龙死亡后初始阶段埋藏在缺氧环境中;而围岩中则为石英、方解石和有机物.  相似文献   

11.
研制一种易于施工和保存、环境友好、透明性佳的恐龙化石保护新材料.与传统保护材料(硝基清漆)的对比表明:涂覆传统保护材料的围岩吸水质量分数为1.91%,而涂覆新型保护材料的吸水质量分数为1.42%,后者能进一步阻止水分的渗入,提高化石疏水性.用0.5%H2SO4浸泡,传统材料的起泡时间为48 h,新型材料为96 h;经0.5%pH3的NaCl溶液盐雾腐蚀,传统材料经4 h起泡,新型材料40 h才起泡,表明新型保护材料具有良好耐蚀性.实验中两种材料附着力均为1级,而新型材料的柔韧性为1 mm,优于传统材料的3mm,因而与化石基体间的结合性更好.新型材料具有30 d的紫外老化性能,优于传统材料的10 d.  相似文献   

12.
An early and primitive sauropod dinosaur, Gongxianosaurus shibeiensis (gen. et sp. nov.), from Lower Jurassic Dongyuemiao Member of Ziliujing Formation in Shibei Village, Gongxi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is described, which is among Gongxian dinosaur fossils discovered in 1997. Except for skull incomplete, fossils were well-preserved. It has concurrently some features of both sauropod and prosauropds. It is an intermediate type of evolution from prosauropod to sauropod, provides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studying of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sauropod dinosaur fauna, and a favourable way for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between Early Jurassic Ziliujing Formation and Lower Lufeng Form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 Central Yunnan Basin that lies to its southwest.  相似文献   

13.
以水性氟碳涂料为基础涂料,添加nano-TiO2/Ag复合型抗菌剂,在金属表面获得了一种抗菌、耐污涂层。详细地研究了复合抗菌剂用量对涂层杀菌率、接触角、耐污性能的影响,确定抗菌剂的含量为3%时,涂层具有良好的耐污、抗菌综合性能。通过对涂层表面形貌的微观表征,证实添加抗菌剂后,涂层表面均匀分布了一层纳米颗粒,使得涂层具有良好的耐污、抗菌性能。通过性能检测,表明制备的水性抗菌、耐污氟碳涂料,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的装饰和防护。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eco-friendly Zn-rich coatings with higher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lower pigment contents, several series of coatings were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employing lamellar Zn (Al) pigments mixed with silicone-acrylate emulsion modified inorganic silicate vehicle, and then were evaluat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igment contents reduced to approximate 25 mass% with lamellar Zn or (Zn and Al) pigments as substitute for spherical Zn pigments, and pigment mixtures were homogeneously dispersed due to silicone-acrylate emulsion moistening modification. Furthermore, the optimal coating had good coating properties (adhesion grade: one), acid resistance (lower mass losses) and anti-corrosive performance (improved corrosion potential and anodic passiv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dified lamellar Zn (Al) coating wa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spread and application on protecting steel structures in the hostil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5.
结构保护法、保护层法、防护层材料法、电化学保护法和介质处理法等是金属防腐蚀的主要方法,在诸多缓蚀方法中,防护层材料法是一种经济高效且广泛使用的防腐方法。环氧树脂是一种高效的防护层材料,需经过常温固化或加热固化后使用。然而,其固化过程存在的微孔会弱化环氧涂层的耐蚀性。将纳米材料加入环氧树脂中形成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可填补环氧涂层中的微孔,提升环氧涂层的防腐效率。首先,详细讨论了影响纳米材料/环氧复合涂层耐蚀性能的因素,探讨了纳米材料/环氧复合涂层的防腐机理。其次,简要介绍了用于环氧涂层的2种纳米材料(石墨烯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总结了石墨烯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改性和修饰方法。最后,从树脂成分、填料成分、机理探究以及开发自愈合涂层等方面对纳米材料/环氧复合涂层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纳米材料/环氧复合涂层是一种长期防护金属免受腐蚀的方法,未来应致力于研发用于环氧涂层的二维和三维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环保、市场要求,开发研制了新型水性涂料苯丙乳液分析了苯丙乳液的组成以及该组成与其性质之间的关联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作为主要单体,引用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必要成分,采用过硫酸盐作引发剂,在乳化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制得苯丙乳液通过一系列试验,确定了生产该乳液的配方,探讨了乳液聚合的种类,确定以种子聚合作为生产该乳液的最佳乳化方式,明确了该乳液的生产工艺,提供了该乳液的生产设备,并且配备了详细的设备安装图研究了该乳液配方中乳化剂、引发剂和缓冲剂等在其生产中的作用及对最终产品用途的影响,以及种类与用量的确定最终采用的乳化剂是OP-10、OS-1的混合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小苏打为缓冲剂来确保体系的稳定性及产品的质量,因而引出了氨水的使用目的、使用用量及使用效果另外,探讨了单体滴加方式、滴加时间,提供了产品的检测手段及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丙烯酸酯乳液是乳液涂料优良的粘合剂,在外墙涂料应用中占主导地位,因耐水性和透湿性的缺陷,限制了在外墙涂料领域的发展。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对涂料耐水性、耐侯抗污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文中对有机硅氧烷单体的种类、用量和加入方式对丙烯酸酯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有机硅可以很好的提高涂膜的耐水性、附着力和力学性能,值得我们推广。  相似文献   

18.
在硝胺填料HMX表面的乳液聚合-包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硝胺晶体填料HMX的包覆。根据XPS测定的包覆度数据,选择三羟甲基丙烷作为制备端羟基聚氨酯(PU)预聚合的三元醇,使设计的交联覆层具有抗溶解和抗剪切能力,并采用端羟基PU预聚物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乳液聚合反应,对硝胺晶体填料HMX进行包覆。经过对比,得出合适的乳液聚合-包覆工艺条件。将包覆的HMX用于制备含能复合材料,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21.3%,在硝胺HMX晶体表面形成的交联包覆层起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