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对话教学的对话,不仅仅是言语的对话,更应是师生平等的、交互的、生成性的交流。其表征方式主要有“问答”式、“愤悱”式、“交际”式和“辩论”式。对话教学的展开要求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建构“文本化”课程观,教师和学生的反思以及平等的师生关系也应当成为推进对话教学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荣辱观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要践行好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正确对待以下几个问题: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要树立正确的人际观、诚信观;要树立正确的法纪观;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3.
医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斯基尔贝克的“情境模式说”为高职《医学基础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用人单位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高职《医学基础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从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外拓展入手,编制了融入“医学元素”的校本教材,构建了语言技能输入与输出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的开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是有效路径之一。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课程开发观、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和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马丽霞  成艳春 《奇闻怪事》2005,(7):41-41,39
课程改革的序幕已拉开三年,在区教育局的领导和进修学校的专业引领下,我校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点面结合,层层推进”的原则,以建立新型的人才观、学生观、教育观为目标,加强四项培训(新课程培训、“青蓝工程”培训、“练三功”培训、校本培训),结合学校环保、科技等办学特色,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完善发展评价机制,使基础教学课程改革不断取得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反对过度消费,反对拜金主义的复活。钱作为人的创造之物,应当发挥有益于人的作用,而不能成为危害社会的手段。各级领导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7.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二是要求教师爱护和宽容学生。  相似文献   

8.
唐梅根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Z1):118-119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二是要求教师爱护和宽容学生.  相似文献   

9.
高职“国际商务英语“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开发是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发展个性化的必然要求.应从分析高职“国际商务英语“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缘由入手,把握该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目标与开发流程.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学课程的开发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 ,具有课程开发者的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 ,因此 ,农村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素质的提高。在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应作到 :树立正确的观念、保持校本课程开发目标与国家课程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张涛 《当代地方科技》2011,(24):179-180
体育课程改革是整个高职教育一项长期性的核心系统工程,总体来说,高职的体育课程发生的最大变革是体育教学中的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人文体育观要求高校体育在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观念,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最终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中学课程的开发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具有课程开发者的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因此,农村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素质的提高.在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应作到:树立正确的观念、保持校本课程开发目标与国家课程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学科角度,审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民族基础教育中正在推广的“校本课程开发”问题,深刻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内涵至关重要。要重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寻求课程内容的创新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观念的转变极为重要,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才会有新的教育实践,并把这种教育实践由自发的、经验的高度提升到自觉的、理性的高度,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从改变陈旧的人才观、树立新型的学生观、明确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吴靓 《科技咨询导报》2012,(31):155-155
校本课程根据本校特色和学生特点鳊写,开发的自主课程。我校的校本课程是“儿童哲学”,通过校本课程教学,学生思维得到了发展,特别对事物的理解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该文通过校本课程中的理论和本校学生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课程观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当前高职课程观从总体上可分为学科课程观和活动课程观两大类,二者均忽视作为课程存在基本条件的学生。要以学生的发展为视角,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认知、情感、态度的形成,树立开放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课程理论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应以现代课程理论为依据,基于对当下经济社会、中职校学生和中职教育自身的研究。构筑并树立正确的中职教育课程观。  相似文献   

19.
董芳 《科技信息》2009,(7):144-144
“以情带学生”是一种管理方法,在学校的管理教育中,它是管理教育学生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情带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情感观”,抓住情感投入的时机,争取人心、消除阻力,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完成好学业以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等等。所以,以情带学生一方面要做到坚持原则,公正公平,不循私情;一方面要做到区别对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在新形势下,班级管理者要树立班级管理的科学观,即素质发展观、学生主体观、管理育人观和系统整体观。转换管理角色,由“冷酷的权威者”到“温暖的教育者”,是时代对班级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