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含量0、50、100、150 mmol/L)处理对4种甜高粱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即NaCl浓度为0),50 mmol/L NaCl处理显著增加了SOD、POD和CAT活性,而100和150 mmol/L NaCl处理则抑制了3种抗氧化酶活性。NaCl胁迫导致了脂质过氧化发生,具体表现为随着NaCl处理的浓度增加,丙二醛也增加。4种供试甜高粱对NaCl胁迫的应答有差异,其中辽甜1号在所有供试浓度的NaCl胁迫下,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而丙二醛含量最低,表明辽甜1号对NaCl的耐受性是最强的。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浓度NaCl盐溶液(0mmol/L、25 mmol/L、50 mmol/L、100 mmol/L、150 mmol/L、200 mmol/L、250 mmol/L、300 mmol/L)处理盐地碱蓬种子,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及可耐受盐胁迫的程度.再用0mmol/L、100 mmol/L、200 mmol/L、300 mmol/L、400 mmol/L的NaCl盐溶液处理幼苗,观察碱蓬幼苗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生长情况及地上、地下部分的K+、Na+离子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浓度在25 mmol/L~50 mmol/L区间内的NaCl盐溶液对碱蓬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在盐浓度为300 mmol/L碱蓬种子仍有30%的发芽率.经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的碱蓬发现100mmol/L的NaCl盐溶液胁迫下,能明显提高碱蓬幼苗的株高、鲜重和干重;200 mmol/L的NaCl盐溶液对幼苗的物质累积可能起促进作用;且地上、地下部分的K+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Na+含量却是逐渐积累,两者均不是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罗杰  王静  徐小慧 《科技信息》2012,(22):342-342,328
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铈(0、50mg/L、100mg/L、150mg/L、200mg/L、250mg/L)处理盆栽金盏菊,研究不同浓度硫酸铈对金盏菊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硫酸铈对金盏菊部分形态指标影响不同,对金盏菊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浓度为200mg/L硫酸铈最有利于金盏菊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节节麦入侵已严重威胁到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探明节节麦对盐碱生境的适应能力,为节节麦入侵扩散的进一步预测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CK)、50、100、150和200 mmol/L] NaCl和Na2CO3胁迫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①随着两种盐处理液浓度的增加,节节麦种子发芽率、胚芽及胚根长度均呈持续下降的变化。当处理液分别达到150及100 mmol/L时,NaCl和Na2CO3胁迫中节节麦种子发芽率与CK差异显著,至200 mmol/L时,Na2CO3处理的种子不发芽。此外,相同浓度条件下,Na2CO3胁迫中发芽和生长指标均明显低于NaCl处理;②盐碱胁迫中,随处理液浓度的增加,节节麦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呈显著增加的变化,而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在低浓度盐碱处理中较CK增加不显著,之后在高浓度的处理中则呈急剧增加的变化。由此表明,节节麦能够通过自身调节适应一定范围的盐碱胁迫。此外,相同盐处理浓度条件下,Na2CO3处理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NaCl处理。【结论】综合分析表明,节节麦对盐碱生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而Na2CO3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NaCl。  相似文献   

5.
以NaC1作为盐胁迫处理,采用水培方式,研究盐胁迫对甜瓜幼苗生长和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处理分别为T1表示对照,T2表示NaC1胁迫处理浓度为50mmol/L、T3表示NaC1胁迫处理浓度为100mmol/L、T4表示NaC1胁迫处理浓度为150 mmol/L、T5表示NaC1胁迫处理浓度为200 mmol/L,分析NaC1胁迫对甜瓜幼苗生长、光合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Na C1胁迫浓度的增加,抑制了甜瓜幼苗的生长;降低了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片光合速率; S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GSH含量和GSH/GSSG比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是POD活性、H2O2含量、GSSG含量和GSH+GSSG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结果表明,在NaC1胁迫下,甜瓜幼苗通过调节自身的反应缓解NaC1胁迫的危害,但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甜瓜幼苗产生了不可逆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铅铬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对小麦叶绿素的影响,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铅铬溶液处理小麦苗,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铅铬处理后1、3、5、7 d小麦苗叶绿素含量在小麦苗中的变化.结果表明,铅铬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均能降低小麦苗叶绿素在小麦苗中的含量.处理后1 d,除200 mg/L Pb+100 mg/L Cr处理组外,其余各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处理后3 d,除100 mg/L Pb+50 mg/L Cr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较对照降低53.1%外,其余各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随着处理后时间的继续延长,小麦苗叶绿素含量又恢复至不受影响的正常状态.本研究为铅铬污染胁迫的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Pb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胁迫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丽莉  范小峰  许姝娟  张蓓  张博 《甘肃科技》2013,29(16):148-151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Pb对其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呼吸强度、质膜透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Pb胁迫下,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势在Pb浓度为100mg/L时表现敏感;不同浓度Pb胁迫,明显影响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呼吸强度和叶绿素含量降低;Pb对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影响显著。说明重金属Pb对紫花苜蓿生长有抑制作用;紫花苜蓿主要通过提高POD、CAT活性来增强对Pb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灯盏花总黄酮和抗光氧化能力对外源茉莉酸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不同浓度的外源茉莉酸处理灯盏花叶片,测定叶片黄酮和叶绿素含量及抗光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茉莉酸处理后的3d内黄酮含量变化不大,第6天则显著升高;0.5,1.0,1.5mmol/L 3个浓度的茉莉酸处理组黄酮含量均高于对照,且1.5mmol/L处理组黄酮含量明显比0.5和1.0mmol/L处理组低.茉莉酸未对灯盏花光合作用造成损伤,但叶绿素b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有所增加;叶绿素a在茉莉酸浓度为0.5mmol/L时增加,而浓度为1.0和1.5mmol/L时下降.0.5mmol/L处理组抗光氧化能力下降,1.0,1.5mmol/L处理组抗光氧化能力增强.因此,可以把外源茉莉酸应用于灯盏花的人工种植,提高灯盏花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NaCl胁迫对酸枣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水培的酸枣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NaCl(0、50、100、150、200 mmol/L)处理对酸枣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NaCl胁迫天数和浓度的加大,酸枣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荧光(Fm)、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降低,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升高、胞间CO_2浓度(Ci)先降低后升高,各指标变化幅度由大到小对应的浓度分别是200 mmol/L150 mmol/L100mmol/L50 mmol/L。NaCl胁迫导致酸枣幼苗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是导气孔限制转变成非气孔限制,同时PSⅡ反应中心光合机构受损,引起其光能原初捕捉能力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下降,最终导致酸枣幼苗光合作用能力的减弱。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态染毒法,设置50、100、150 μg/L 3个浓度组,研究镉、铜以及镉 铜的联合作用24 h、48 h对河蚬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的影响,探讨以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作为重金属镉、铜污染生物标记的可能性.结果显示:CAT活性的变化灵敏,且与污染物质浓度存在剂量-效应的相关关系,50~150 μg/L的单独Cd、Cu作用24 h、48 h使河蚬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产生了从上升到显著下降的效应,而Cd Cu的联合处理则是在50~100 μg/L浓度间使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下降,且150 μg/L浓度组对CAT活性产生了极显著的抑制.结果表明, CAT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监测金属镉、铜污染的有效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