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西康 《汉中科技》2010,(3):F0004-F0004
4月16日。汉中市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训班在勉县举办,标志着我省2010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本次培训班的主题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杨行云、汉中市科技局副局长余新生、杨凌农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副主任董余、勉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马宏伟及汉中市知识产权局、勉县科技局负责同志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县域经济的发展,其灵魂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以解决县城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如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城镇化和工业化问题、农业生产经营小规模与大市场问题、小城镇建设与大农业问题、工业化与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等,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十二五"时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大、生产要素供应趋紧、环境承载力约束和地区竞争激烈等问题,迫切要求创新发展县域经济的新思路,在对芜湖县县域经济采用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战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旨在推动芜湖县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4.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县域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大,由此决定了甘肃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实施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及中原崛起战略的新形势下,甘肃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外压力与日俱增。系统地分析了影响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库兹涅茨比率、冷热点分析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在ArcGIS10. 3软件下,对2007—2016年陕南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 2007—2016年,陕南地区经济发展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缓慢下降;(2)安康市经济发展速度相对于陕南其他地市发展最快,其次是商洛市和汉中市;(3)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热点空间格局演化幅度较大,形成以汉台区为核心、层级较为分明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4)陕南县域经济空间总体呈东北至西南格局,其中经济重心东西移动的距离大于南北方向的距离。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共同促进陕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战略与河南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产业集群的定义,分析了产业集群战略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结合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指出产业集群战略可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统筹城乡发展、农民增收三个方面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如何培育和发展县域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琳琳  李有琴 《科技信息》2007,(16):318-319
县域经济发展对四川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经济必须转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载体;发展县域经济能够直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抉择。本文阐述了在县域经济解决好五个问题基础上,提出四川不同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安徽经济的薄弱环节,也是安徽奋力崛起的希望所在."十一五"期间,安徽省要进一步明确思路,加快县域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项目带动战略是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抓手,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实现县域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蓬莱市八仙过海旅游公司坚持大项目战略,用了十年时间上马了对公司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四个大项目,极大地促进了蓬莱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其经验对于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资源禀赋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强调在资源禀赋理论的指导下,指出西部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陕西省幼儿教育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颁布,第一次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给我省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对我省学前教育新政策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相当多的问题,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是行政区划中承上启下、联系城乡、沟通条块的关键层次。我国县域人口基数庞大,县域面积广阔,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城乡“二元经济”矛盾突出。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如何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竞争能力,实现强县富民,是夯实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本研究立足于中西部县域地区,着重从财政角度对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深入剖析,力图抓住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症结,寻找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陕西省各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以及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找出各城市在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方法选取2016年陕西省各地区生产总值、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常住人口总量等11项可以表现综合实力的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对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陕西省内综合实力差异较大,其中西安、咸阳、榆林、宝鸡、渭南综合实力分列前五位,但各地区发展优势以及成因各不相同。结论在今后的政策制定以及投资偏向上根据地区差异区别对待,陕北地区应注重科技产业投入,以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变;关中地区应加强东西部联系,实现区域合作共同发展;陕南地区则应增加相应基础设施投入,以带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科技计划是影响科学技术及相关环境未来发展的行动方案,是政府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基本形式。因政府设立科技计划项目越来越多、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科技计划执行情况和效果受到多方关注。陕西省省级科技计划分为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以及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计划。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计划作为陕西省科技计划体系三大计划之一,对其分析研究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通过对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计划项目历年立项和验收数据的分析,以及2012年度项目实施情况的统计调查,全面掌握该计划的运行现状。结果表明陕西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存在对项目承担单位调研不足、监管力度不足、验收不及时,以及成果登记量较少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必须完善立项制度、加强法规执行、重视中期评估,以及加强对成果登记工作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该项目从陕西省轻工业发展的特殊市情出发,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通过对陕西省轻工业发展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设置出了陕西省轻工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且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陕北文化旅游摄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摄影这一近代纪实艺术的方法和技巧,拍摄出陕北独特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特色,能使广大旅游爱好者前来陕北进行旅游摄影创作.拍摄出更好、更具有生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优秀摄影作品.推动陕北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将陕西省流动人口分为省内流动人口和省外流入人口,综合运用Lorenz曲线与基尼系数、模比系数、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比分析2种形式流动人口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外流入人口较省内流动人口的集聚性强,且县域集聚特征明显;在人口流动率-流动人口质量上,陕北、关中和陕南分别呈现高—高、中—高、低—低特征;省内流动人口较省外流入人口行为选择更理性,高质量人口的流动行为尚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8.
以2012年陕北非农业人口和陕西省交通地图为主要数据,借助分形理论对陕北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空间结构和空间集聚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延安和榆林城镇等级规模较为集中,分布较为均衡,中间位序城镇较多;陕北城镇之间交通通达性较好,各城镇之间具备开展经济协作的基础设施条件,两市的城镇体系在空间上分布比较集中,城镇主要分布于沟谷河流沿线,形成城镇体系的主要发展轴线;陕北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从中心向四周密度递减,城镇体系呈现集聚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9.
具有显著陕西地域文化特色的陕派电视剧一直在影视界享有盛誉,使得陕西方言广为传播,不断在大量的影视剧中频繁出现,迅速成为影视剧"方言热"现象的代表,尤其是今年刚刚上映的喜剧电影《高兴》《疯狂的赛车》,更是将陕西方言的喜剧效果发挥到极致。本文试从陕西地域文化角度切入,讨论陕西方言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特色以及它在影视剧中显示出的喜剧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