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的中心论题是"八一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首先,文章通过列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赣东南革命老区从事革命活动的大量史料,揭示了植根于革命老区的"八一精神"的深厚底蕴,对于历代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所起的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接着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理论到当今震惊中外的"中国红歌会"等方面,分析了"八一精神"原动力所产生的巨大威力,论证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最后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主要方面:师资队伍建设、学生队伍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展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美好前景,从而深化了"八一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密切关系的中心主题.  相似文献   

2.
论八一精神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上个世纪处于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等民族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深入了解"八一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认真学习"八一精神"蕴含的内在品质,大力弘扬"八一精神"体现的时代价值,在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昌起义所蕴含的"八一精神"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八一精神"要永葆青春,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道路上弘扬、践行.要繁荣发展"八一精神",相关研究部门和研究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审视"八一精神"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贯彻到"八一精神"各方面的具体研究中,在课题选择、史料搜集、"八一精神"内涵的分析等方面和环节,自觉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八一精神"研究.  相似文献   

4.
南昌之所以具有她的魅力,是因为她孕育了"八一"精神.八一南昌起义源于中华民族向往光明的深厚文化积淀,传承了华夏子孙不屈不挠、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民族气节,它所蕴涵的"八一"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体现了共产党不畏强权的伟大气概;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伟大勇气."八一"精神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其中"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是"八一"精神的精髓.八一精神是永恒的,她将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彰显出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和影响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非凡的.本文着重论述了八一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成才的精神引领价值,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成才,需要继承和发扬"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紧密闭结、艰苦奋斗"的八一精神.  相似文献   

6.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同时所产生的革命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八一精神仍然具有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校园文化是指校园里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也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反映.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八一起义孕育的八一精神,是中国苹命精神的基石和源头.八一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一种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升华,同时,它又是一种军事文化,是人民解放军的核心价值所在.研究八一精神,不但有利于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遗志,弘扬革命传统,而且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并形成了伟大的八一精神,八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的直接源头。八一精神的重要内涵"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一直在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中不断传承,是我军履行使命的巨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奋斗目标,我们更需要弘扬八一精神,确保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相似文献   

10.
"八一"精神自1997年提出已有十余年,关于"八一"精神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尤其,2010年"八一"精神研究中心的成立,使"八一"精神研究进入蓬勃发展期。简要的梳理与回顾"八一"精神自提出以来的发展历程、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方向等现状。同时,提出自己对"八一"精神研究的一点想法和建议,即:从哲学、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挖掘"八一"精神的理论基础,尽早在学界就"八一"精神的概念与含义达成统一意见,突出"八一"精神独有特质,精准定位"八一"精神的内涵;拓展"八一"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寻找它与国民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将其上升到全民族意识层面,突破本土化研究的窠臼;同时,注重从精神教化和文化价值多层面弘扬"八一"精神。  相似文献   

11.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表现形式。大学精神隐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提炼和升华。本文通过对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内涵定义,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培育大学精神,促进校同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1927年8月1日在南昌爆发的八一起义事件,震惊中外,意义重大而深远,由此孕育、凝聚和铸就的八一精神,是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不断发展的源头.八一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实际中的丰富和发展.大力弘扬八一精神,不但有利于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优良传统,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南昌起义88周年,2015年8月1日"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专栏建设研讨会在江西南昌举行,此次研讨会共邀请到省内外专家、学者50余人,就八一精神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八一精神的研究方法,人民军队听党指挥原则的确立以及专栏的建设与展望,进行了深入而有价值的探讨。基于此,未来专栏要加强学术性,拓展作者群,培育读者群,方能彰显品牌特色,扩大影响,这次会议推动了"八一精神"的理论研究并为专栏凝练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创建自己的革命军队,以革命的武装来对抗反革命的武装,才能争取到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它所孕育的八一精神有着极为深刻的内涵和特征.八一精神的内涵可以简单概括为"革命本色、奋发进取、献身为民、伸张正义"十六字,革命本色是一种抗争精神,奋发进取是一种发展精神,献身为民是一种民本精神,伸张正义是一种正派精神,而八一精神的主要特征则是强调抗争、强调发展、强调民本和强调正派.新时期,八一精神仍然绽放着光芒,仍然支撑着社会发展,因此,弘扬八一精神,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的文化传统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敢为人先、听党指挥、百折不挠为民奋斗四句话为主要思想内涵的八一精神是南昌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大力弘扬八一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需要,是塑造南昌新形象和提高南昌城市知名度的有力手段,是实现南昌文化的大繁荣和提升南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因而,八一精神与提高南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值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6.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作为八一精神的主要物质载体,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独特优势,打造一流的宣传讲解队伍,构筑一流宣教讲解阵地是一个值得在实践中不断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传承八一精神与构筑一流的宣教讲解阵地的内在联系,即:把握八一精神内涵对构筑宣教讲解阵地的现实意义;传承八一精神构筑"军史第一馆"宣教讲解阵地;弘扬八一精神,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相似文献   

17.
胡又丹 《科技信息》2012,(17):126-127
大学城办学这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闯出了一条"集约化"的发展之路,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城建设中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中和大学城模式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重点从生活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着手,寻求在大学城内校园文化更有效的建设途径和建设模式。使"城市孤岛"不再孤独,让区域性校园文化在大学城内健康发展,弘扬大学精神、引领先进文化,开始大学城与社会的深度暗合和对接。  相似文献   

18.
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同根同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它们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不同点,本文拟通过八一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呼吁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八一精神,充分认识和把握八一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过分注重功利主义的目的,忽视了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层面建设,进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把握好坚定的政治方向,在爱国主义教育、人文主义、素质教育等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一种优质化、长期化、规范化精神源泉,坚持校园文化的传播、审美、创造方向,充分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校资源共享及社区共建,美化校园文化的物质环境,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领导,实现校园文化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83年前,因为八一起义,南昌成为了名震海内外的英雄城.80多年间,八一起义孕育的八一精神已深深地融入到了这座英雄城中,成为这座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如今,在南昌经济快速崛起的新时代,我们更应当大力弘扬八一精神,精心打造八一文化,使之为建设现代文明英雄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