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孟明 《太原科技》2007,(12):15-16
详细介绍了天然高分子阻垢剂、含磷低分子阻垢剂、含磷高分子阻垢剂、聚羧酸类高分子阻垢剂、磺酸盐高分子阻垢剂和绿色环保型高分子阻垢剂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加权密度近似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二元混合接枝高分子刷在不同性质溶剂诱导下的垂直相分离情况。计算发现,对于具有一定相容性的等链长和等链节间相互作用能的二元混合接枝高分子刷,在非选择性溶剂中,不良溶剂使得高分子刷收缩,良溶剂使得高分子刷溶胀,但不会发生垂直的相分离;在选择性溶剂中,混合高分子刷可以在溶剂诱导下发生垂直相分离,亲溶剂的高分子链出现在高分子刷的表层,憎溶剂的高分子链蜷曲于高分子刷的底层,接枝高分子刷表现为亲溶剂性质;溶剂的选择性越大,两种接枝高分子链的相容性越差,越容易分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史和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以及高分子材料成型过程中的控制,并对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作了阐述,对于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广西有机高分子科学的现状,对广西有机高分子科学的建设发展提出了看法.结合广西的高分子化工资源,发展广西有机高分子科学具有广阔的前景,尤其是发展天然高分子材料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多分散高分子固液界面吸附构型的Monte Carlo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格子模型基础上用M onte Carlo方法模拟研究了多分散高分子在固液界面的吸附行为,重点考察了平均分布和正态分布两种不同链长分布形式的高分子在固液界面吸附构型的分布规律。发现高分子不同的链长分布形式,对高分子吸附构型的性质影响较大。正态分布的高分子体系中高分子的3种吸附构型(T ails,Loops和T rains)的浓度和数目比相同条件下平均分布的高分子体系内要低得多。特别是当高分子链节吸附能较低时,两者的差别非常大。平均分布的高分子体系高分子吸附构型对温度和高分子总链节浓度的变化更加敏感。T ails构型由于受到高分子链节热运动以及吸附层压缩作用的影响,在高温或高吸附作用能下,其密度分布表现出和其他两种吸附构型完全不同的形式。温度、高分子链节吸附作用能以及高分子总链节浓度对3种吸附构型的影响和单分散体系趋势一致,但是存在着定量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高分子药物的研究进展,将高分子药物分为具有药理活性的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络合物药物、高分子微胶囊药物以及高分子载体药物4大类,并对其在药学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张焕芝 《科技信息》2013,(17):177-177
《高分子物理》作为高分子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存在内容庞杂、概念抽象等难点。如何有效地教授高分子物理成为任课教师关注的目标。本文针对《高分子物理》课程的基本特点,探讨了《高分子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卜一丹 《太原科技》2007,(11):14-15
介绍了绿色高分子材料的定义、种类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可环境消纳高分子材料成为高分子材料绿色化的主要研究方向和21世纪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点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3名,设有4个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1)高分子材料该研究方向以高分子物理学、量子化学、有机结构理论和高分子反应统计为基础,深入揭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形态学、流变...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化学实验是高分子化学教学的一门实践课程,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该文针对化学教育(双语)和应用化学两个本科专业的学生高分子基础知识薄弱、课时数短的特点,对高分子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同时引入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以增强高分子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高分子的兴趣,加深和巩固学生的高分子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扫描电镜(SEM)、动态光散射(DLS)、流变仪和岩心驱替等实验方法研究聚合物、聚表剂和Cr3+聚合物凝胶的分子结构形态、分子线团尺寸、流变性、传输运移能力和渗流特性差异。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无规则的空间立体网络结构;聚表剂分子结构形态呈现片-网状结构;聚合物凝胶1发生以分子内为主、分子间为辅的交联反应,聚合物凝胶2发生以分子间为主、分子内为辅的交联反应;在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聚表剂分子线团尺寸最大,其次是聚合物凝胶2,再次为聚合物,聚合物凝胶1分子线团尺寸最小;聚表剂分子线团尺寸分布最分散,其次是聚合物凝胶1,再次为聚合物凝胶2,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分布最集中;4种驱油剂均表现出先剪切增稠、后剪切变稀的流变特性,其中聚表剂剪切增稠和剪切变稀现象最明显;聚合物溶液传输运移能力最好,其次为聚合物凝胶1,再次为聚合物凝胶2,聚表剂溶液传输运移能力最差;聚合物凝胶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表现出独特的渗流特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由水驱转变为聚合物驱过程中的产液指数的变化规律问题,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的手段研究不同注聚含水率时机、不同聚合物黏度、不同渗透率条件以及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影响条件下的聚合物驱产液指数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由水驱转为聚合物驱过程中,产液指数变化整体上经历水驱上升段、聚驱速降段、聚驱缓降段以及聚驱回返段四个阶段;聚合物驱阶段的产液指数下降幅度主要受注聚含水率时机以及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聚合物驱产液指数由最大值下降到最小值对应的注入孔隙体积之差受聚合物溶液黏度、渗透率条件以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判定聚合物驱合理产液下降幅度、甄别聚堵生产井、预测产液下降周期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污水配制聚合物对提高采收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海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766-4769
利用纵向非均质人造岩心,进行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同浓度下,用污水配制或稀释聚合物溶液,其黏度比清水配制的低,相应的采收率也低。在水型和聚合物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抗盐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比普通聚合物高1.3%—2.5%;而且水质越差,差别越明显。说明抗盐聚合物更适用于污水配制聚合物进行驱油。黏度相同而水型不同的聚合物溶液,其注入压力也不同。清水配制并稀释的聚合物溶液具有最低注入压力。  相似文献   

14.
周彦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0):2313-2315,2323
为了简化聚合物配注工艺、降低地面投资、提高聚合物溶液的有效黏度,开展了聚合物不熟化配注工艺的可行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熟化的聚合物溶液,聚合物分子呈溶涨卷曲状态,能大幅度减少机械降解和生物降解的影响,有效提高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不熟化的聚合物溶液,到达注聚井井底时,形成了完全溶解的均匀溶液,能够满足注聚需要。采用聚合物不熟化配注工艺,可以大幅度降低地面基建投资,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5.
高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2):5597-5601
砾岩油藏比砂岩油藏更加复杂特殊,不能把砂岩油藏聚合物驱油的方法直接应用到砾岩油藏。分析了砾岩油藏的储层和孔隙特征,对已经开展的砾岩油藏聚合物驱工业性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对比分析了试验区与砂岩油田聚合物驱含水、注入压力、见聚时间、产聚上升速度、提高采收率幅度等。在实验室配方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聚合物注入浓度、段塞大小、注入速度和注入时机等敏感因素的分析,得出聚合物驱工业扩大化试验最优注聚参数:聚合物注入时机:含水率85%,平均注入浓度:1 500 mg/L,注入段塞大小:0.6 PV~0.7 PV。  相似文献   

16.
潘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19):111-117
大庆油田利用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的区块比例超过80%,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成为污水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为解决污水条件下,普通聚合物用量高、不耐盐、应用性能差等制约聚驱开发提效的不利因素,通过优化设计聚合物分子结构,引入抗盐单体和刚性单体,采用多单体共聚后水解的合成工艺,制备了新型功能聚合物A。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相同分子量条件下,功能聚合物A的耐热稳定性、耐盐能力、抗剪切能力、注入能力及驱油效率等性能均优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相同浓度和注入体积条件下,功能聚合物A提高采收率11. 42%,较同分子量普通聚合物高3. 2%;在相同初始黏度和注入体积条件下,功能聚合物A采收率提高值较普通聚合物高1. 2%,且节约聚合物用量28%。功能聚合物A在油田污水中应用性能优于同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可为聚合物驱开发降本增效提供新型高效驱油剂。  相似文献   

17.
羊三木油田碱-聚合物驱油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羊三木油田油藏地质条件,开展了碱-聚合物体系驱油机理室内研究。通过与单一碱、聚合物体系的分别对比,对碱-聚合物复合体系的油水界面性质、碱耗、聚合物滞留量、体系的稳定性,以及碱、聚合物、碱-聚合物体系的驱油效果和不同注入方式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揭示了碱-聚合物体系的驱油机理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驱油是目前工业化应用程度最高的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方法,注入溶液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聚合物的增油效果,聚合物溶液的降解和防护已引起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对聚合物驱油可能引起的机械降解、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如何做好聚合物溶液降解的防护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措施,在胜利油田应用后取得了预期的聚合物粘度保护效果,这对我国高含水油田聚合物驱油的广泛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驱不同阶段动态调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聚合物驱见效特征 ,将聚合物驱过程划分为见效初期、见效高峰期和递减期 3个阶段 .对各阶段所要采用的动态调整技术进行了研究 ,且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对孤岛沥青质模拟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挂片法和双锥摆法测定了聚合物溶液/沥青质模拟油体系的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粘度,并对聚合物浓度对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使沥青质模拟油/模拟水体系的界面张力增加,聚合物的存在会影响沥青质在界面处的吸附速度和吸附量,导致沥青质界面膜强度降低。聚合物浓度较低时,聚合物溶液/沥青质模拟油体系的界面剪切粘度低于模拟水/沥青质模拟油体系的界面剪切粘度,聚合物浓度较高时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