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8月事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叶利钦抓住俄罗斯联邦扩大了的权利,迅速松动了苏联在北方领土问题上的立场。北方领土问题是二战后苏联与日本关系中一个长久解不开的结子。北方领土,系指位于苏联千岛群岛南端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四岛:国后、择捉、齿舞和色丹,日本人称北方四岛。这四岛二战前为日本所有,二战后苏联根据1945年雅尔塔协议中将千岛群岛划归苏联的条款,占有了这四岛。日本一直认为北方四岛不属于千岛群岛,强烈要求苏联归还。两国对  相似文献   

2.
霸道与外交     
今年2月7日是日本的“北方领土日”,日本人民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运动比往年更加深入和广泛了。苏联方面的反应如何呢?时隔5天,苏联的反应来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在会见《朝日新闻》代表团时表示,苏联的立场仍然是不承认日苏之间存在  相似文献   

3.
横亘于日俄两国之间的“北方领土”问题一直久拖不决,其原因一是由于双方对“北方领土”问题的解释各执一词;二是囿于国内民族感情以及政治斗争的需要两国政府均采取不妥协的强硬立场,并且周边复杂的大国地缘政治结构对日俄双边关系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牵制。为打破日俄关系在“北方领土”问题上的僵局。“搁置主权、共同开发”北方四岛的中庸之道,是解决日俄“北方领土”问题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4.
战后初期,美苏在日本问题上围绕对日本本土的占领、对日管制机构的建立、对日媾和等问题进行了尖锐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是美国把日本纳入了自己的防御体系,苏联实际占领北方领土,在道义上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终使远东的政治格局发展为美日联盟与苏中联盟的对抗。  相似文献   

5.
抓住有利时机,避免在援俄问题上陷于孤立,争取法德在日俄领土问题上对己的更大支持。今年4月28日至5月2日,日本首相宫泽访问了法德两国。这不是一次单纯的礼节性访问,而是日本外交战略中重要的一步棋。宫泽此次出访法德,无论从选择的时机还是对象上看,都有其特殊的考虑。此行的首要目标,是争取法德两国支持日本在北方领土问题上的立场,以便在今年7月慕尼黑“7+1”首脑会议(西方七国首脑加叶利钦)上,将援俄问题与归还北方领土问题挂钩,对俄罗斯形成国际压力,争取在9月叶利钦访日时在领  相似文献   

6.
日本北方领土总理,是日俄、日苏关系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在历史上有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早在十七世纪四十年代,沙俄就出鄂霍次克海,向太平洋西北水域一带扩张。沙俄的“探险家”按照沙皇彼得一世“寻找新土地”的敕谕,从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逼近日本的东北方,侵入千岛群岛。到十八世纪末,又将手伸向南千岛,和日本发生了尖锐的对立和领土争夺。  相似文献   

7.
1日我国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议主要讨论和决定了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问题。日本举行全国性集会,强烈要求苏联早日归还北方领土。西德新总统卡尔·卡斯滕斯就职。  相似文献   

8.
古代比较重要的著作,大都有人做过注解.要想读懂一部古书,一般都要参看前人对这部书的注解;有些文字比较艰深的古书,如果不参考前人的注解,甚至根本就无法读懂. 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汉代.秦以前的许多典籍传到汉代,由于种种原因(如语言的变化,文字和口授的错误等)已经不能被汉代人完全读懂了,于是就有些人专门为这些古书做注解工作,像汉代的郑玄、马融,都是非常著名的注解家.从汉到晋,主要的注解工作是经书和子书的.这些注解对我们了解先秦古籍非常有用,如果没有汉儒这一  相似文献   

9.
大事记     
月 21日中美洲伯利兹独立,仍为英联邦成员国,承认英女王为国家元首;乔治·普赖斯任总理。我国承认伯。25日伯加入联合国。比利时天主教社会党和社会党联合组成的伊斯更斯内阁因经济恶化、两党分歧而辞职。 23日中国代表团团长章文晋在联大发言,指出苏联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是世界和平主要威胁;解决阿富汗和柬埔寨问题的首要条件是撤出外国军队。日本外相园田直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在联合国会谈,对日本北方领土问题争论激烈,双方同意继续接触。日美从今日起在西太平洋  相似文献   

10.
1989年,苏联在亚洲对日本和南朝鲜展开了一场改善关系的外交攻势,其重要目的是从日本和南朝鲜求得国内急需的资金与技术。一年多过去了,日苏经济关系至今没有多少进展。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联与南朝鲜之间不仅经济关系发展显著,政治关系也有所突破。日苏关系裹足不前苏日经济关系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两国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障碍——北方领土问题。日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自恃苏联有求于自己,因而一口咬定首先归还北方四岛,然后再发展经济联系。从当前最迫切的利益出发,苏联自今年年初以来在领土问题上的态度一度有所松动,但最近又趋强硬,4月27日,戈尔巴乔夫在《消息报》上发表谈话说:“我国没  相似文献   

11.
【中外关系】我国政府25日强烈抗议苏联政府指使特务公然对我外交人员进行威胁和策反。日本外相伊东2至4日访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代表团21至26日访华。【亚洲】日本外相8日说日本不会低下头去修复日苏关系。铃木首相9日同意不改变日本对苏态度;同日,日外相说苏联在日本北方领土增兵和不从阿富汗撤军就不能缔约。南朝鲜全斗焕27日攫取总统职位,2日任命以南惠祐为首的新“内阁”。越南外交部27日发表所谓“阐明正在东南亚发生的紧张局势和解决这一局势的正确途径”的“备忘录”。越外长阮基石7至12日访苏联。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预备会29日在东京举行,会议呼吁各国继续维护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苏联派了两个代表团去日本活动。一个是由苏共中央委员,海运部长古琴科率领的出席日苏第一次“民间”圆桌会议代表团,另一个走由苏共中央委员、马列主义研究所所长叶戈洛夫率领的苏共党的工作者代表团。前者是日苏亲善协会等五个民间团体的客人,后者是日本社会党的客人。这两个苏联代表团都是擅长于倾销“友谊”的,而且是专程为推销“友谊”而去的。讵料事与愿违,两路人马,一样倒楣,颇煞风景,最后只好夹起皮包走路。毛病出在哪里呢? 尽人皆知,多年采苏联一直在叫喊什么“早日缔结日苏和约”,可是它又死赖着不归还它所霸占的日本北方领土,这个所谓“和约”也者,自然也就只好成为空中楼阁了。但是,苏联不达  相似文献   

13.
叶伟 《安徽科技》2004,(11):42-42
RFC(Request For Comments)意即"请求注解",由IAB 审定和发布,是用于交流关于Internet协议、研究和标准等新思想的首要方法途径.当一个研究者构思了一个新协议,一项新研究,或者关于某个课题的指导性意见都可以作为一个RFC文档提交.因此,RFC包括Internet标准,对于新的或修订过的协议的建议、实施策略、指导性意见等.  相似文献   

14.
16日据报道,萨尔瓦多十五日发生军事政变,成立执政委员会。伊朗政府同库尔德族领导人为恢复库尔德地区的和平进行谈判。 17日中、法在巴黎签署关于发展中法经济关系、互设领事机构和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一年文化交流计划三个文件。中苏谈判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莫斯科举行。美国同北约盟国商讨在欧洲部署新式核导弹。 19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主张加强防御,准备回击苏联可能发动的军事进攻。 20日美国防部长布朗说,针对苏联在日本北方领土的军事力量,美国将相应地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15.
格林兰在美洲东北部,大半在北极圈内,面积约二百十七万余平方公里。这里气候严寒,绝大部分地区终年为冰雪复盖。在二万六千余居民中,约二万三千是爱斯基摩人,主要从事狩猎和渔业。十八世纪时,格林兰为丹麦—挪威的殖民地,1814年丹挪分治后,格林兰归属丹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这里建立了海空军基地。1953年丹麦颁布宪法,将格林兰由殖民地改为丹麦一部分,1954年联合国通过将格林兰并入丹麦的提案。由于格林兰对于横越北极的空中交通有重要意义,又接近苏联北方领土,因此美国认为它在军事上极为重要,加  相似文献   

16.
<悲伤>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我"的叙事;一条是"你"的叙事,两条叙事线索先是平行发展,后来在疗养院合二为一.在文本中除了这两条叙事线索外,还有一类叙事:注解.注解作为叙事并不只是上述两条叙事线索的补充,而是开拓了另外的叙事空间."我"的叙事与"你"的叙事在小说中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对比:无用与干的对比,隐退与进取的对比,冷漠与激情的对比,等.  相似文献   

17.
正注解1《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一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影片的主人公自小患有慢性时间错位症,每次发病都会赤身裸体穿越时空。注解2"奥兹"是一具在阿尔卑斯山上沉睡了5000多年的冰冻干尸。他的身体组织保存完好,向人们提供了古老的人类基因和血细胞。注解3美国队长是家喻户晓的漫画英雄人物。他是二战时的一名超能士兵,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落入北冰洋。当他再次从冰冻中苏醒过来时,已是70年后的现代了。有时候,连提诗曼医生自己也搞不清楚,他究竟是匹兹堡大学的一名医学教授,还是一个脑洞很大的幻想家。比如说,自打看了《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注解1】,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汇编指令功能注解存在的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标准及具体的注解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Schwarz导数定义及导算子的线性特征,获得了Schwarz导数的一个复合性质,并以注解的方式给出了两种推论.  相似文献   

20.
利用Schwarz导数定义及导算子的线性特征,获得了Schwarz导数的一个复合性质,并以注解的方式给出了两种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