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长凤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
一八五四年(咸丰四年)至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的二十多年时间里,贵州各族农民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爆发了空前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历史上称咸同贵州农民起义。它是贵州自建立行省以来,规摸最大,时间最长,参加的民族最多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农民起义军不仅给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清朝在贵州的封建统治以沉重的打击,而且促进了贵州各族人民群众的觉醒,加深了对清朝反动统治的认识,为贵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了准备。本文主要谈谈咸同贵州农民起义的特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欧阳恩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74-78
咸同贵州号军起义并非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或民族战争,而是一次综合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多种因素在内的民间教门起事。这从三个方面可以得到证明:第一,咸同贵州“号军”的名称乃沿袭历史上民间教门起事的传统而来;第二,咸同贵州号军起义的领导阶层与主干力量皆以民间教门的成员为基础;第三,咸同贵州号军起义以民间教门的“无生老母”信仰和“三期末劫”观念作为思想武器,最终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王国。 相似文献
3.
王圣宝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4)
农民战争史研究中一个鲜见论述但颇具意义的问题是:农民起义一般在怎样的社会情境中发生?农民起义在发生方面是否存在并遵循一条什么规律?换言之,是否存在起义发生度?秦汉农民起义不仅为天下先,且又呈典型性和带一般性,因而有着代表性,故本文试从秦汉农民起义史来探讨一下起义发生度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侗族萨玛节是贵州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而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存。其流传于贵州的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但主要以榕江县萨玛节为典型,萨玛系侗语,萨即祖母,玛即大之意,萨玛汉译为大祖母,是侗族人民信奉、崇拜的至高无上的女神,是侗族共同的祖先神灵的化身。同时,萨玛又是古代侗族的女英雄,在侗族古代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龚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文章从贵州侗族聚落中的空间与特性、地景与聚落、天地人的层面分析解读侗族聚落空间中的场所性及场所精神,由此论述贵州侗族聚落的空间特征和聚落形态特性。提出对贵州侗族聚落的场所性及场所精神的本质研究,论证侗族聚落中场所精神的独特性、聚落艺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所体现出的审美价值,以及在这个价值取向中所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6.
赵宏章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
一咸同时期,清政府为了维护它在贵州的封建统治,一方面对贵州各族农民义军进行疯狂镇压,另一方面,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统治政策。清政府“善后”政策的具体内容有: (一)“整肃”吏治贵州咸同军事时期,清政府为了支付庞大的战争经费,不惜卖官鬻爵来增加财政收入。咸丰十一年(1861年),巡抚田兴恕奏准在湖南设立劝捐局,“官有定价,可以报捐实官与花样,实官可以报至府道,而花样官则有所谓捐花翎,捐升衔,捐尽先补用,捐单双月,捐免验看,捐封典”等职。于是,捐官之风大盛。卖官鬻爵的结果势 相似文献
7.
吴忠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一贵州山大地瘠,人民生活极其贫苦。乾嘉以后,清政府又借“改土归流”之名,大肆兼并土民耕民。贵州的赋税也“援照内地”标准缴纳。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又把巨额兵费和赔款转嫁给人民。随后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又通令用兵各省遍设厘金局,对农副产品抽厘助饷。此外还有“义谷”、“厘谷”、“军粮谷”、“田捐”、“户捐”等众多名目。而少数民族所受剥削尤其沉重。他们的收入约十分之三被官府榨去,十分之七被土司、通事(翻译)、差役拿走。青黄不接之时,向地主、奸商借谷一石,一月之内还至二石三石不等,名叫“断头谷”;赊吃一酒一… 相似文献
8.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贵州 ,近几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发展缓慢的迹象 .但贵州省可以凭借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条件 ,运用经济学中的增长极和点轴理论 ,着重培育贵州省旅游业的增长极 ,以点带轴 ,从而促进全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SBT方法对随机抽取的40例贵州侗族个体的HLA-DQB1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在贵州侗族人群中共检出了12种HLA-DQB1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HLA-DQB1*030101/0309,HLA-DQB1*030302,HLA-DQB1*050301,HLA-DQB1*0201/0202出现频率比较高,分别是28.75%,18.75%,10.00%,10.00%.说明贵州侗族的HLA-DQB1的基因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基因频率分部与华南人群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有其基因分布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姚丽娟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6,33(6):44-48
贵州侗族地区的城镇各具姿态,特色鲜明。历代中央政府在侗族地区的施治过程促动了侗族城镇的变迁,同时,这也是侗族人民建设家乡,使家乡改变面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一、撮特几的流行起源传说撮特几是贵州彝族人民的一种传统古傩活动。按彝语的解释,“撮”是人的意思;“特,是变化之意;“几”是玩耍、游戏,合起来即为“变人的游戏”或“人类变化表演”。撮特几主要流行于黔西北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板底裸(?)村一带。板底乡主演“撮特”的彝民文道华介绍说,撮特几的历史十分悠久,他的祖父是专门跳撮特几的毕摩(相当于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政治与战争文明的基本内涵,总结了中国远古至近代的军争思想,归纳了军队建制、兵种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归纳出战争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黄庆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84,(1)
壮族,和我国的其他民族一样,有着本民族信仰的宗教,也有本民族复杂的宗教的人格化过程。解放后,壮族的宗教已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然而宗教观念的痕迹还留在一些人的脑海里,没有完全消失。为了正确地认识壮族的宗教,本文想从壮族宗教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趋势,以及壮族宗教思想的特色及其历史上的地位作一试探。 相似文献
14.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家。他不仅以其新颖的美学观点、精辟的政治见解、敏锐的文学笔触震惊于俄罗新的哲学界、政治界及文学沙龙,而且还以其先进的爱情思想影响了俄罗斯的青年一代,“对七十和八十年代的青年读者具有真正巨大的、极其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学习思想试探李荟毛泽东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毛泽东的学习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其学习思想做以试探.一为学习下定义,揭示学习的本质,是学习理论的一大问题.什么是学习呢?毛泽东对此做了独到的论述,“读... 相似文献
16.
洪寒松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85,(4)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黔、湘、桂、鄂四省(区),在贵州省主要聚居于黎平、天柱、从江、榕江、锦屏、玉屏,少数散居于剑河、三穗、镇远、万山、岑巩等县;在湖南省主要聚居于新晃、通道两侗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芷江、靖县、城步、绥宁等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聚居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融水、融安、罗城等县;在湖北省散居于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恩施、利川、咸丰等县。侗族地区 相似文献
17.
孟庆鹤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23)
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基于对传统职业教育理论的深刻批判,应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要求而产生的。他力求职业教育与文化修养的有机结合,并认为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他的职业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职业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会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18.
19.
刘义顺的灯花教与贵州的号军起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曾召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清咸同年间爆发的贵州号军起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它“招聚兵马数十万,占领地区数十州县”,在当时苗军、回军等的配合下,打击了贵州的封建统治,控制了几乎整个贵州,活动了近十四年。对于这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清人笔记和一些志书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但对于这次起义的组织领导者刘义顺和灯花教,却记载甚少。诸如刘义顺的生平、灯花教的情况、性质及其渊源,或者语焉不详;至于刘义顺和灯花教是如何发动和领导了这次起义,起义有什么经验教训等,也都缺乏讨论。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就正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20.
从王希杰先生的三大修辞学专著和《王希杰修辞学论集》出发,联系地考察王先生修辞学思想的发展轨迹,把王先生的修辞学思想分为3个发展阶段:微观的语言关系论、开放的语言关系论和宏观的语言系统论,并简略地分析王先生修辞学思想产生的根源。试图通过这一动态性的探究,较全面地解读王先生,为修辞学思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全面实现中国修辞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供修辞观和方法论的参考线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