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个巨噬细胞Ca^2+梯差的存在,消除及其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集显微系统和Fluo-3/AM荧光探剂标记技术,在单细胞水平研究了巨噬细胞跨膜Ca^2+梯差的存在,消除及其与细胞内Ca^2+的时间、空间传递的关系,结果表明,不仅跨细胞质膜和跨细胞核膜两侧存在Ca^2+梯差,而且细胞内局部区域之间和区域本身也存在不同深度或层次间的空间Ca^2+梯差;用A23187可以消除上述梯差。用K^+激活巨噬细胞,可诱导细胞内游离Ca^2+以快速尖锐峰型的C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对Ca^2+促进的儿茶酚胺分泌抑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胶原酶分离豚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获得离体豚鼠肾上髓质嗜铬细胞悬液,可用作刺激-分泌偶联研究的模型。2.2mol/LCa^2+促进铬细胞儿茶酚胺的分泌,与无钙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不同浓度的川芎嗪与Ca^2+的混合液作用于细胞悬液,细胞儿茶酚胺的分泌受混合液中Ca^2+的促进,而川芎嗪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了番茄碱对人红细胞膜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tomatine的浓度低于lmmol/L时,对不依赖钙调蛋白激活的Ca^2+-Mg^2+ATPase影响不大,浓度达lmmol/L时,该酶活性仍保持在96%左右;而在此浓度范围内,tomatine对依赖于CaM激活的Ca^2+Mg^2+ATPase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0.14mmol/L  相似文献   

4.
用原子吸收光谱研究了pH值、Tris-马来酸缓冲液浓度对水霉(Saprolegnia ferax)顶端生长菌丝细胞壁与Ca^2+结合的影响,发现在pH3.5~6.0范围内,细胞壁结合的Ca^2+随pH值升高而增加,pH〉6.0时,细胞壁结合的Ca^2+呈下降趋势。细胞壁结合的Ca^2+随Tris-马来酸缓冲液浓度升高而增加,Tris浓度高于9mmol/L时,细胞壁结合的Ca^2+则减少。细胞最多可  相似文献   

5.
高Zn^2+对蒜根的毒害及Ca^2+的解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100~400mg/L)的Zn(NO3)2和Zn(NO3)2+Ca(NO3)2溶液处理蒜鳞茎发现:高Zn^2+对蒜根有毒害作用,随浓度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而核异常细胞比率先升(100~300mg/L)后降(400mg/L),在Zn^2+中加入Ca^2+,能提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降低核异常细胞比率,变化总趋势与单Zn^2+类似,但核异常细胞比率一直上升。此结果表明适量的Ca^2+对Zn^2+的毒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于细胞内自由[Ca^2+]生理作用规律研究的新强萤光试剂Fura-2AM已由十七步合成成功。与过去广泛使用的该类试剂相比,其芝光强度高几十倍,对[Ca^2+]亲和力稍弱,对镁和其它二价离子的选择性更好,特别是结合[Ca^2+]后波长发生移动。这些优点使它成为目前最重要的特别是测定单细胞中[Ca^2+]的萤光试剂之一。  相似文献   

7.
SD培养基中外加不同浓度的Ca^2+可促进酿酒酵母与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的增殖,但在促进增殖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随SD培养基中外Ca^+浓度增加,酿酒酵母到达稳定期的细胞终浓度也越高;而粟酒裂殖酵母生长到达稳定期细胞终浓度随Ca^2+浓度增加而增加的效应不明显。同时SD培养其中外加Ca^2+对酿酒酵母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加快生长对数明细胞分裂速度;对粟酒裂殖酵母主要是靠缩短生长延滞期来促进增殖。  相似文献   

8.
用^45Ca^2+放射性标记实验证明,在小麦根细胞中,Ca^2+进入液泡的转运依赖于膜内外的Na^2+梯度,Na^2+/Ca^2+逆向转运系统对温度敏感,可被高浓度Ca^2+转运速度受二价和三价阳离子,如Cu^2+,Cd^2+和La^3+,抑制。TritonX-100破坏Na^2+梯度,导致Ca^2+转运速度减慢或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9.
外源Ca^2+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外源Ca^2+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探讨钙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25-0.5mmol.L^-1)Ca^2+处理的水稻幼苗干物质及健壮度均高于对照,其中以0.5mmol.L^-1Ca^2+处理效果最显著,水稻幼苗干物重及健壮度分别比对照高9.7%和8%;0.25mmol.L^-1Ca^2+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略高于对照,加钙处理水稻幼苗根系活力高于对照,过氧化氢酶活性也高  相似文献   

10.
用显微操作技术将Ca^2+特异荧光染料Calcium green^TM-1注射入GV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内,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生发泡破裂前Ca^2+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变化,利用Laser sharp软件进行分析,发现一种有规律的Ca^2+波动,其波动周期约为90s。卵母细胞内Ca^2+的分布并不均匀,核膜周围的Ca^2+浓度了高,细胞质中次之,而生发泡内部Ca^2+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11.
植物胞外CaM调节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NAD激酶法和平衡透析法,作者研究了不同pH条件对Ca^2+,钙调素(CaM)的结合能力及CaM激活NAD激酶的影响。结果发现:H^+不仅能降低Ca^2+与CaM的结合能力而且还能显著抑制CaM对NAD激酶的激活。本实验证实了酸性条件下不利于CaM的活性状态的转变,即pH值低时激活CaM需要更多的Ca^2+。此研究结果为植物胞外CaM的活性状态的转变,即pH值低时激活CaM需要更多的Ca^2+  相似文献   

12.
用离体培养法培养紫鸭跖草和天竺葵,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0.5-2%)内,随着Ca^2+浓度的增加,其体细胞中晶体量及含量细胞数增加;当Ca^2+超过2%时,晶体量不再增加,甚到减少;晶体量同时受温度、光照、水质、时间、其它金属离子及P前关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分光光度法和容量法分别考察 芳烃石油磺酸盐与Ca^2+、Mg^2+的沉积规律有在地层砂上的吸附规律。实验表明:当固定Ca^2+、Mg^2+混合液浓度改变HAPS浓度时,HAPS与Ca^2+、Mg^2+的作用呈现出沉淀溶解,再沉淀的普遍规律,且沉淀量随着HAPS和Ca^2+、Mg^2+混合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HAPS在地层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呈“S”型,表现出多层吸附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串珠镰孢菌的孢子和细胞壁水解物可诱导棉花悬浮培养细胞产生反应性氧迸发。来自抗性品种豫棉8号的培养细胞表现为二次反应性摒迸发。培养细胞的生长状态,激发子浓度、反应介质中Ca^2+和K^+等金属离子含量、H^+-ATP酶的抑制剂(钒酸盐),NADPH氧化酶抑制剂和人工电子受体Fe(CN)6^3-均影响细胞的反应性氧迸发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一种金属离子「Ca^2+」及两种金属离子「Ca^2+,Mg^2+」螯合剂缓冲体系中总「Ca^2+」的计算工作基础上,进行了含有两种金属离子「Ca^2+,Mg^2+」--螯合剂缓冲体系中自由钙「Ca^2+」的计算研究,特别是利用微机给出了简单计算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并给出部分常用数据,只要在所需PH值、温度、「EDTA」或「EGTA」浓度条件下,根据实验要求,由「Ca^2+」和「Mg^2+」就可  相似文献   

16.
新型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型大孔政治协商会议状聚氯乙烯为骨架的多乙烯多胺树脂在盐酸存在下与亚磷酸、甲醛反应,合成了氨基酸型螯合树脂,研究了该螯合树脂对Cu^2+、Zn^2+、Ca^2+、Mg^2+、Na^2+等离子的吸附率分别达96.2%和93.4%,对Ca^2+、Mg^2+、Na^+等的吸附容量较低,对Cu^2+Zn^2+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能分别从Cu^2+、Mg^2+、Ca^2+、Na^+的混合离子中定量地吸  相似文献   

17.
王红 《河东学刊》1999,17(3):28-29
本文进行了大蟾蜍血清中Ca^2+、Mg^2+在冬眠期,活动期含量的对比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冬眠期Ca^2+,Mg^2+总量比活动期高。这种离子浓度的变化有利产生理学的一些现象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探讨Ba^2+离子搀杂对(Ca0.5Sr0.5)5(PO4)3Cl:Eu^2+和(Ca0.4Sr0.6)5(PO4)3Cl:Eu^2+量子发光效率的影响,当用Ba^2+离子代替Ca^2+或Sr^2+离子进入晶体时,Eu^2+离子的发光特性发生改变;发射峰的峰值降低;热猝灭的温度升高,并采用位型坐村理论给予解释。根据晶体的结构特征,对占据两个不等当晶体学位置的Eu^2+离子发光中心之间的能量传递进行  相似文献   

19.
金属离子和脲对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研究了多种金属离子对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K^+和Li^+等一价金属离子没有影响:Mg^2+,Ca^2+,Ba^2+,Ni^2+,Mn^2+和Co^2+有激活作用;而Cu^2+,Zn^2+,Hg^2+,Cd^2+及Ag^+有抑制作用,脲对AKP的变性失活作用,按脲浓度可为低于2mol/L和高于2mol/L两种类型,低浓度脲对背角无齿蚌AKP活性抑制的动力学表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复分解沉淀法生产电子级高纯碳酸钡工艺中,加料方式、反应温度、陈化时间对产物中杂质Ca^2+、Cl^-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使产品中的Ca^2+、Cl^-含量均低于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