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协同学理论研究生命在阴阳两个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及其转化,将我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即生命本身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的一切行为都是自组织行为。在生命自组织系统中,序参量——潜意识(广义)即阴性物质世界,就是生命程序和密码编制的总设计师。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阴性物质世界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生命的自组织系统与宇宙的组织系统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如无人控制与人工控制、演进与计划、自发与自觉等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不能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而是要看到二者具有互补性,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2.
环境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与人类和生物生存发展相互关系的科学。人类和生物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是通过能量与物质的运动来实现的,而生物的生存斗争、人类的生产斗争等又不断加强和改变着这些能量和物质的作用。因此,研究自然界中的能量和分子、原子是环境科学研究中带实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生存在自然之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于生存的条件,同时自然界的气候和环境又影响着人,影响着人的生理功能,影响着人的病理变化,影响着人生命活动的全过程。人只有顺应自然,只有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适应自然界的四季变化,只有随着四季春夏秋冬季节的变更而进行适应性调节,才能更多的受益于大自然。  相似文献   

4.
本文按照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原理,结合人类不合理活动受到大自然报复与惩罚历史事例,提出建立和谐、协调人地关系,在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人类尤应主动调整自己对自然界的政策和行为,让大自然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在此基础上调节社会物质生产与自然物质生产的矛盾,保持一个地域系统乃至全球系统的人口增长、社会与自然物质生产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出现了社会物质要求;生产建设活动的快速增长.在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过度浪费,生态环境质置严重下降等问题,特别是国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各种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活动,导致地质环境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使自然界生命所依赖的系统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人们终于认识到:高消耗、高污染、先破坏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需要,必须寻找一条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央从1999年以来.连续四次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就是要进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唯一出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植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是人与大自然联系的生命纽带。植物利用阳光中的能量在体内制造所需的养分,而人类则依赖植物制造的营养与氧气生存。但植物自身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中有很多有毒物质,不慎接触或误食就可能殃及生命。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有毒植物。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发现,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在实践中,住客体之间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我们要注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按照主观目的性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实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另外还须提高人口的质量,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第一推动力是伴随着宇宙大爆炸的发生一并出现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惯性力.第二推动力是在宇宙大爆炸后出现阴阳开合之时发生的,它既是为了抵御第一推动力的递减应运而生,又为宇宙间产生生命而提供了前提条件.阴阳两种物质在宇宙的某个特定的时空发生碰撞,一个物种便诞生了.伴随着生命的产生就出现了第三推动力.第三推动力的出现,既是阴阳两种物质赋予生命的运动形式,也是第二推动力向第三推动力部分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一作为社会生存发展基础与前提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包括不可分割而又主次分明的两个力面。首要的和主要的力面是生产力,即劳动者使用一定的工具改造自然实现物质资料的生产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能力。然后是出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决定的并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直接产生的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二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统一结合,便是物质生产不可缺少的二重性前提条件。关于二者的必然性与主从关系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漫长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孕育积累了科学,科学的发展又使人类客观理性地认识着自然界中的人本身。人的存在不是因为上帝或其他什么神仙,人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一样在母体子宫中发育成熟,其肉体一样以蛋白质分子为结构基础,尽管不同物种间、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人是自然界中的人,无论是在进化史上还是今天的自然环境中,人与动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系的内容也因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些想法因愚昧而诞生、因科学而被否认,然而许多年后同样因科学惊人的成就人类远古的梦想即将成为今天的现实。器官移植的过去和未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固体瓦斯——未来的新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四大危机,能源危机为最人口、粮食、环境、能源是当今世界的四大危机,它们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人口和粮食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科学家经过详细测算地球上所能生产的、可供人类食用的食品后,认为我们这个地球最多只能养活80亿人口,可现在已经超过了60亿,而且人口还在急速地增加,所以全世界都在忧心忡忡。这两个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  相似文献   

12.
对生物体多角度观察得出其有多重性质,反过来多重性叠加又构成完整的生物体,人类生命是一种高级的以特殊形式存在的物质运动,人类脱离自然界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及社会环境的作用就不可能生存,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体固有的物理特性与外部物理因子的相互作用,其表现为基因、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生理、生化反应及临床表现,物理因子的生物效应是研究疾病发生、防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鸣阳 《科学世界》2005,(10):16-43
水,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常见物质,同时,它又是自然界中性质十分独特的一种物质。只要把水同其他物质相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它确实极不寻常。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非常容易地接触到固态的水、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除了水,我们周围还有其他的物质也是这样的吗?这仅仅是水的许多奇特的性质之一。一切生命都是巧妙地利用了水所具有的奇特性质才得以生存,我们人类也不例外,只是我们平时不大留意罢了。自从地球诞生以来已经过去了大约46亿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又如何依靠水得以生生息息?本专辑集中介绍水所具有的各种性质,以及水和生命之间的那种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处在激烈动荡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有些国家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从全球范围看,有三大问题正在困扰着几乎所有的国家。一是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本世纪初,世界人口只有16亿,而现在已经超过50亿,预计2000年将达到60亿。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导致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失去平衡。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必然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现在,地球污染已成为人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罗琦 《甘肃科技》2001,17(5):46-46
从造成环境污染的几个因素看,化学因素造成的污染远比物理因素、生物因素要严重得多,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一方面,笔者有以下思考并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1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人类和环境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人类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历史经验证明,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遵循客观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那么人类就受益于自然界,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就协调发展,相反,则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已发表的“自然容介态”“生命容介态”的深度延伸思考。思维是高级生命无与伦比的重要特征,它在自然界物质与能量、信息与信息态能量,以及物质与信息三种形式的容介态互变运动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命的进化。遗传进化主要取决于主系肌朊线粒体的运动,而人类生物体的信任度反应高低、对于思维影像虚像的敏感程度,以及超常态清净思维的纯度等进化质量,则与个体脑容量和生命初始时是否形成异态多元的主系肌朊线粒体严重相关。任何思维形式都不能直接影响信息态空间,宇宙中不存在任何独立于物质生命之外的智慧活动,但高级生命体的主系肌朊线粒体对宇宙信息态空间的进化会有间接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可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都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大量自然资源被非正常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四是价值偏见。因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是模写,是客观实在的近似的复写”。(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265页)物理时空理论是关于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的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而任何具体的物理时空理论,就其正确反映客观的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来说,又不可避免地有它的近似性,人类对于客观真理的认识只能在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中实现。其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空间和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而自然界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运动与变化。但是,在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是一个复合概念。人力是指人类的能力,包括生存能力、劳动能力、智力和体力,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和技术水平条件厂,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人力资源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对人类本身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人类的能力,一般来讲,人力资源是指全部人口中能以正当、理性的劳动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并取得相应报酬的那部分人口的总称。按照国际惯例,人力资源一般指15~64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在押犯人及因病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人力资源开发是指,把人力,即人类的能力作为一…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但自从有了人类以后,人类的活动不断地扰动和破坏着土地.原始社会,由于人口数量少,生产工具简单,人类对土地的破环还不严重,但随着人口的增加,特别是随着18~19世纪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采矿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土地因城市化和工业化被占用或因矿产开采而遭受巨大破坏.伴随着土地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人类已经饱尝了自然界的惩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