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准噶尔盆地株罗系砂岩储层成岩作用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的孔隙演化主要与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等有密切的关系。压实作用和方解石胶结作用是使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方解石和粘土矿物的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高岭石的后期充填是使次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各种成岩作用的时空配置关系控制着孔隙的发育程度;储层孔隙发育具有垂向分带性。在纵向上可划分出4个孔隙发育带,这对预测本区侏罗系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师瑶 《河南科学》2014,(10):2079-2083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集层成岩演化特征进行研究.侏罗系八道湾组储集层储集性能既受沉积环境的控制,同时也受成岩作用的影响.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不同的沉积岩石相的成岩作用略有差异,八道湾组总体埋深较浅,压实作用弱-中等,保留了大量的原生孔隙,为后期油气大面积的侧向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溶解作用为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长石、碳酸盐岩胶结物的溶蚀是湿地扇扇中辫状河道砂岩相形成深部"甜点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陆梁油田白垩系及侏罗系储层成岩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储层的孔隙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预测本区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储集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主要发育一套河流 -湖泊沉积体系 ,沉积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是第一性的 ,沉积相变可以导致储集物性由储层向非渗透层的突变 ,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改造作用也很明显 ,但仅能造成在同一沉积相带内储集物性的明显差异 ,同沉积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相比是第二性的。沉积相通过控制储集岩的颗粒粒度及泥质含量来控制储集物性 ,而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控制则表现为随储层埋藏深度不同 ,储层所遭受的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而导致储集物性具有垂向分带的特征。通过在输入参数组合中增加受沉积相控制的岩性参数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测井反演孔隙度的精度。通过沉积相分布图和构造图 ,可以综合沉积和成岩两大地质控制因素进行储层物性平面分布的预测 ,这比单一地质因素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对岩芯进行观察,并对薄片进行电镜扫描和物性分析及鉴定,对储层成岩作用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乌夏地区二叠系砂岩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等多种成岩作用,目前已达到中成岩期A亚期—晚成岩期;储层的孔隙演化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机械压实作用、化学胶结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度降低、储集性能变差的主要因素,孔隙损失分别达23.65%和4.30%;长石颗粒、火山岩岩屑、钠长石、沸石、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及刚性颗粒的破裂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因素,明显提高了乌夏地区二叠系砂岩储集性能,孔隙增生量达4.90%。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对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储层岩石类型、孔隙类型、储集物性、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颗粒较细,分选、磨圆较好,结构成熟度较高。储集空间为粒间孔、扩大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溶缝,其中粒间孔占主导地位。岩心样品的孔隙度主要为5%~30%,渗透率为(0.01~1 100)×10-3μm2,大多数属于中低孔、中低渗—特低渗储层。研究区白垩系埋藏较浅,地温低,成岩作用较弱,主要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处于成岩作用早期,且油气早期充注对吐谷鲁群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具有较大影响。车排子地区吐谷鲁群储层勘探目标应以孔隙度18%的优质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延长组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型致密储层,具有粒径中等到细,分选中等到好,磨圆度较差,成分成熟度低的特点。通过岩心观测、薄片鉴定等手段,结合测井、录井资料分析,对研究区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以及成岩作用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是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等成岩作用,其中对储层孔隙演化改善最为重要的是溶蚀作用。根据成岩序列分析,认为该区目前处于中成岩A期。另外通过镜下描述,对长8段主要孔隙类型做出总结,最主要的储集空间为粒间溶孔。孔隙度演化研究表明:早起压实作用使原生粒间孔隙度下降约16%左右;随着埋深加大,泥质胶结以及绿泥石膜的相互作用,孔隙度继续缓慢下降5%左右;随后通过溶蚀作用对孔隙度的改善,使次生孔隙度增加5%~7%;之后孔隙度持续下降,伴随着裂缝作用等的轻微改善,最终形成在7%~13%之间。  相似文献   

8.
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受有机-无机成岩作用的影响,在埋藏成岩阶段,有机质成熟过程中脱羧作用产生的有机酸对碎屑岩中的方解石、长石等溶蚀所形成的次生扎隙,是深部储层中高孔渗段发育的重要原因,随埋深增加,成岩阶段由早-晚发展,有机质由未成熟-成熟演化,在此期间,储层孔隙经历了消亡与新生的发展过程。在同一盆地中,不同层位储层经历的最大埋深如果相近,所处成岩阶段也相近,其孔隙演化史亦趋于相似;反之,同一层位的储层所处的最大埋深不同,成岩阶段不同,其孔隙特征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9.
Jurassic system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terrigenous clastic rocks wholly in Turpan-Hami basin .The complicated diagenesis has entirely changed the original texture of t$e rocks, and greatly aff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s.It is evidently concluded that Jurassic rocks in this area have undergone burial diagenesis, and can be classified as B sub-period of eo6enetic,A sub-period of telogenetic and epidiagentic stages.  相似文献   

10.
塔北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阴极发光、稳定同位素、矿物包裹体及电子探针等综合技术,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成岩序列、成岩环境及孔隙演化史进行了系统详细研究。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经历了复杂的成岩后生变化,具有类型多、期次多的特点,其中对形成储层有效储集空间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岩作用包括表生期岩溶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三叠系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相等沉积类型的砂砾岩体,地层埋深变化大,成岩作用复杂.对其成岩作用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乌夏地区三叠系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目前多处于早成岩B亚期和中成岩A亚期成岩阶段,储层的孔隙演化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早期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使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成岩作用类型;中成岩A期,有机质成熟产生有机酸使次生孔隙发育,储层物性有所改善;后期自生胶结物的充填作用是次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沉积环境、岩石成分、孔隙流体性质及构造应力是该区成岩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间接影响储层物性发育,这对预测本区三叠系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及储集空间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E3^1)为例,综合应用取心井的岩石铸体薄片、图像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阴极发光、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镜质体反射率等实验测试资料,对E3^1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阶段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详细阐述了低渗透储层中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其储集空间类型及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储层砂岩较低渗透率的主要成因是成岩期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根据成岩作用及其特有的储集空间组合,可将E3^1储层划分为4种成岩储集相类型,即不稳定组分中强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A相)、中等胶结中强压实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B相)、碳酸盐强胶结成岩储集相(C相)和早期硬石膏强胶结成岩储集相(D相),其中A类储集相的储集性能最好,D类最差,为差储层或非储层。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玛湖西斜坡百口泉组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环玛湖凹陷T/P不整合面之上,三叠系百口泉组为一套砂砾岩为主的沉积体,其内部结构复杂,储层孔隙形成机理及物性的影响因素复杂,给储层预测带来困难。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等微观手段,结合岩心观察、物性分析,对玛湖西环带斜坡区百口泉组储层的孔隙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发现该区砂砾岩储层主要发育三类孔隙,剩余粒间孔、泥质杂基收缩孔、长石溶孔。其中剩余粒间孔和泥质杂基收缩孔主要发育于以扇三角洲前缘颗粒流沉积为主体的百一段细砾岩中,前者因砾石以及砾石间石英、长石等刚性颗粒的支撑而形成,后者因原始孔隙中伊/蒙混层矿物向伊利石转化形成;百二段和百三段少量发育的长石溶孔主要存在于扇三角洲平原泥石流沉积的含泥含砂中砾岩和河道砂岩中,因碱性长石被源于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的有机酸溶蚀而形成。并且颗粒流成因的砂质细砾岩物性和含油性明显好于泥石流沉积的含泥、含砂中砾岩。  相似文献   

14.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岩芯观测、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分析等方法,总结研究了吐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储集层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扇三角洲砂体和滨浅湖滩砂体三种类型,主体处于晚成岩A1亚期,储集岩主要属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粒间溶孔是油气主要储集空间,以细、微细喉道为主,部分地区或层段储层裂缝发育.总体上属中低孔、中低渗型储层,纵向上以三间房组物性最好、西山窑组次之、七克台组较差,平面上凹陷南部、西部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和西部的滨浅湖滩砂体是重要储层.影响储集性能的因素有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应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姬塬油田长9油层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等方法对姬塬油田长9油层组成岩作用、孔隙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层组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压溶、胶结、溶蚀、交代和重结晶作用.根据成岩特征综合分析,储集砂岩主要形成于水体能量相对较强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环境中,以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颗粒较粗,分选为好-中等,因此,原生孔隙度较大,大于30.07%.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下,孔隙最高可完全损失,但在绿泥石环边存在,其他胶结物相对含量较少的情况下,可保留2.0%~14.5%的残余原生粒间孔.后期长石及浊沸石的溶蚀作用可以形成0.60%~4.25%的次生溶孔,对岩石孔隙度的增加具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储层岩石的铸片及扫描电镜观察 ,双河油田核三段砂岩在整个成岩演化过程中 ,孔隙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造。沉积物通过机械压实、不稳定组分蚀变、碳酸盐胶结和交代、石英次生加大及脱碳酸盐化等一系列的成岩变化 ,经历了由原生孔隙损失到次生孔隙形成的演化 ,形成了大量的次生孔隙和有效的储集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立油田泉三、四段储层成岩作用及储集空间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分析、有机质成熟度分析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新立低渗透油田泉三、四段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喉道类型,分析了该区泉三、四段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物性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成岩序列和成岩阶段的划分,进而研究了目的层段储集空间的演化.最后从成岩作用角度分析了本区低渗透储层的成因:埋藏成岩过程中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堵塞了孔喉,因而使本区储层的渗透率降低,加之强烈的压实作用,最终形成了本区低渗透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