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FCC油浆的芳烃富集及COPNA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糠醛为溶剂对FCC油浆进行了萃取分离。考察了温度、剂油比对两种FCC油浆中富含芳烃组分(糠醛抽出油)组成和性质的影响。确定出油浆中芳烃富集的最佳萃取条件:温度为50℃,剂油比为2。对比了不同油浆富含芳烃组分合成COPNA树脂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环烷基油浆的糠醛抽出油的芳烃含量高于石蜡基油浆,因而更适宜合成COPNA树脂。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剂萃取对催化裂化油浆进行了芳烃富集,并分别以油浆和富芳烃组分为原料合成了沥青树脂.利用族组成分析和FT-IR、1H-NMR、13C-NMR测试对比了催化裂化油浆芳烃富集前后的原料组成差别,通过合成B阶沥青树脂的反应差异考察了催化裂化油浆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油浆中饱和分的含量较高,均匀性差;而溶剂萃取后的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组分芳烃含量较高,均匀性较好.溶剂富集芳烃提高了催化裂化油浆的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剂萃取对催化裂化油浆进行了芳烃富集,并分别以油浆和富芳烃组分为原料合成了沥青树脂.利用族组成分析和FT-IR、1H-NMR、13C-NMR测试对比了催化裂化油浆芳烃富集前后的原料组成差别,通过合成B阶沥青树脂的反应差异考察了催化裂化油浆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油浆中饱和分的含量较高,均匀性差;而溶剂萃取后的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组分芳烃含量较高,均匀性较好.溶剂富集芳烃提高了催化裂化油浆的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大庆催化裂化(FCC)油浆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抽提溶剂,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BD(box-behnken design)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分析抽提温度、剂油比和抽提时间对抽提油收率及芳香烃质量分数的影响,得到抽提油收率和芳烃质量分数与影响因素间的多项式回归模型。响应面法分析表明,单溶剂抽提分离FCC,抽提温度和剂油比对抽提结果有明显影响,且两者对芳烃质量分数具有交互作用,而抽提时间对抽提结果的影响不显著。模型分析表明,DMF抽提分离油浆的最优操作条件为抽提温度61.3℃、剂油比3.3,抽提时间35 min,模型预测结果与重复性验证试验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以沥青为原料制备油井高温防砂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沥青中的稠环芳烃为原料的改性COPNA树脂可用作高温防砂材料,该材料具有原材料易得、价廉,且在高温下(400--500℃)长期不分解,抗压强度高等特点.根据COPNA树脂的溶解性及热稳定性实验结果阐述了改性COPNA树脂作为防砂剂的优点,并对以胜利100号沥青为原料合成的改性COPNA树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活化剂对常压渣油减压拔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西拉常压渣油和马西拉/卡宾达(质量比3/7)混合油常压渣油添加了具有不同长链和不同极性基团的1~5号活化剂后,用简易蒸馏的方法研究了减压拔出率变化。结果表明:富含芳烃糠醛抽出油对重油的强化作用优于FCC油浆;酚类物质在活化剂中有助活化作用;马西拉常压渣油添加0.12%(质量百分数)的3号活化剂净拔出率为2.05%;混合油常压渣油添加0.009%的5号活化剂,净拔出率达到3.34%。加活化剂后原料油的运动粘度与馏分油净增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添加糠醛抽出油时小于350°C的轻油馏分收率有较明显的增加,5号活化剂使轻蜡油和重蜡油收率有明显增加;加剂前后减压渣油质量发生了改变。并从石油分散体系的胶体形式和稳定性入手探讨了强化蒸馏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以沥青中的稠环芳烃为原料的改性 COPNA树脂可用作高温防砂材料 ,该材料具有原材料易得、价廉 ,且在高温下 ( 4 0 0~ 5 0 0℃ )长期不分解 ,抗压强度高等特点 .根据 COPNA树脂的溶解性及热稳定性实验结果阐述了改性 COPNA树脂作为防砂剂的优点 ,并对以胜利 1 0 0号沥青为原料合成的改性 COPNA树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由石油大学重质油研究所查庆芳教授等与胜利石油管理局技术中心共同完成的中石化科技项目“炭素与有机物中间领域的分子设计———沥青树脂的研究开发”近日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委托东营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采用糠醛萃取FCC油浆 ,得到了富芳烃组分 ,在国内首次制取了缩合多环多核芳香烃沥青树脂。参加鉴定的专家一致认为 ,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测试结果表明 ,研制的沥青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亲和性、粘结性及磁性 ,为该树脂在沥青基炭纤维、耐热树脂基复合材料、C/C复合材料、刹车材料、新型磁性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打…  相似文献   

9.
采用糠醛抽提,从焦化蜡油(CGO)中抽提分离出芳香分,考察芳香分的催化裂化反应特性及其对饱和分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的阻滞作用。结果表明:糠醛对CGO中的芳烃具有较好的抽提效果,减弱了稠环芳烃对饱和烃的竞争吸附和对其反应的阻滞作用,使CGO抽余油的催化裂化性能明显优于CGO原料油,转化率提高了15.3个百分点,而芳烃抽出油的转化率比CGO原料油降低了16.1个百分点;剂油比对提高芳烃抽出油转化率和目的产品收率的效果最为显著,质量空速的效果次之,而反应温度的效果最差;芳烃抽出油不仅本身很难催化裂化,而且还阻碍了饱和分的有效催化转化,从而使原料的转化率下降,目的产品收率降低,焦化蜡油中的多环或稠环芳烃是制约其有效催化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萃取糠醛抽出油中的芳烃组分,并利用糠醛抽出油NMP萃取油(FEONMP)对废胶粉预降解,将预降解产物作为改进剂与废胶粉混合后添加到沥青中进行研究。考察了传统湿法工艺和预降解工艺对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和荧光显微镜对废胶粉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湿法工艺,预降解工艺能显著提高改性沥青的低温延度和高温存储稳定性。荧光显微图表明,由于废胶粉的预降解作用,预降解工艺能使废胶粉在沥青中形成连续交联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的烃类组成尤其是芳烃和含氮化合物对页岩油可动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极性试剂连续抽提祁连山木里地区含油页岩并对抽提物进行族组分和定量GC-MS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游离烃(EOM1)中二环、三环芳烃和三芳甾烷、三芴系列浓度最高,而四环芳烃主要集中在EOM2中;EOM1中二苯并呋喃系列含量最丰富,而EOM3中二苯并噻吩系列含量最高;随溶剂极性增强,DNR1、TMNr和Rc_1(0.49+0.09DNR_1)值逐渐降低而1,2,5-TMN/1,3,6-TMN比值逐渐增加,可能与实验过程以及萘系列化合物单体自身性质等有关,但菲系列参数F_1、F_2和Rc_2(0.55MPI_1+0.44)变化较小,暗示每块样品各种不同抽提物可能为相同热演化阶段的产物。咔唑类化合物游离烃中浓度最低,EOM2中浓度最高;C_3-咔唑在EOM1中含量最高,而EOM3中无取代基的咔唑单体丰度高于EOM1,且屏蔽型/裸露型二甲基咔唑(1,8-DMCA/2,6-DMCA)随溶剂极性增加比值逐渐减小。因此,各种抽提物烃类组成和参数的差异受控于化合物结构、原子特性以及烃类赋存状态,而与热演化程度关系不大。游离烃中二环和三环芳烃以及氧芴系列较丰富,而四环芳烃以及二苯并噻吩和咔唑类极性化合物主要集中在吸附烃中,为吸附烃的重质性和黏滞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三相淤浆床环氧乙烷合成过程所用惰性液相热载体的物性数据,包括表面张力、密度、粘度、比热容等,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得到各种物性数据和温度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13.
以低密度矿渣水泥浆研究结果为基础 ,设计高密度水泥浆 ,使油气井全井段使用矿渣水泥浆固井 ,以提高固井质量 ,降低固井成本 .以高炉矿渣为水化胶凝材料 ,添加少量水泥和碱性激活剂 ,结合 MTC固井技术和多功能钻井液固井技术 ,设计密度 1 .75~ 1 .93 g/cm3 的矿渣水泥浆、矿渣MTC浆和矿渣 UF浆 .对 3种高密度矿渣水泥浆在 45~ 75℃条件下水泥石的抗压强度 ,水泥浆的凝结时间、流变性和稳定性进行试验对比 .试验结果表明 :3种水泥浆水泥石抗压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 :矿渣 UF浆 ,矿渣 MTC浆 ,矿渣水泥浆 .3种体系水泥石抗压强度满足油气井井下射孔作业对水泥石抗压强度的要求 .在 45~ 75℃条件下 ,随着温度的升高 ,高密度矿渣水泥浆和矿渣 UF浆水泥石抗压强度呈降低趋势 .矿渣 MTC浆和矿渣 UF浆的流变性、稳定性和稠化时间可通过钻井液的加量及性能来调整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五个肯尼亚红碎茶和我国的滇红工夫进行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从六个茶样中一共检测出152种香气成分,其中1号茶样59种,2号茶样66种,3号茶样52种,4号茶样61种,5号茶样63种,滇红工夫58种.滇红工夫、1号、5号和3号茶样以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占主要香气成分总量的60.71%,50.76%,47.33%和37.13%.2号和4号茶样以醛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占42.52%和36.57%.参照Owuor香气指数(F1),1号、5号和滇红工夫茶样的F1值最高,其次是3号茶样,2号和4号茶样的F1值较低.F1值越高的红茶,其香型较好,这与实际茶叶审评中香气审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根据泄洪闸地层分布情况,在泄洪闸的闸室段和消力池段基础进行固结灌桨,以提高基岩承载力和地基完整性。通过采用两种不同浆液灌前、后声波测试检查分析,得出在红层地区固结灌浆的有效参数和方法,有效地节约了投资。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煤显微组分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对塔里木盆地侏罗纪煤中有代表性的3种组分角质体,镜质体、丝质体在不同热模拟温度下的结构组成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角质体结构组成中含有较丰富的长链脂族结构,而芳香结构和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则相对减少;与此相反,丝质体结构组成中芳香烃占绝对优势,而脂族结构含量则很少,镜质体结构组成介入体和丝质体之间,含有较多的短链脂族结构和芳香结构。据此推断,角质体具有高的生烃潜力,是一种倾油组分;镜质体生烃潜力中等,是一种倾气组分,但也可以生成一定数量的液态烃;丝质体生烃潜力很小,对煤成烃的贡献微不足道,另外,随热模拟温度的升高,3种组分中的脂族结构和含氧官能团都呈现明显的由强到弱的变化,而芳香结构比较稳定,在整个生烃热演化过程中则呈现芳环缩合度增加芳烃相对富集的趋势。由此说明,煤生烃过程主要是一种脂族结构和含氧基团不断脱落,芳香结构不断缩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四川工夫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两个四川工夫红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从中检测出34种香气组分,包括醇类、醛类、烯烃类、酯类、酸类、酮类、苯酚类化合物,其中醇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均占66%左右,以反-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苯甲醛、苯乙醛、苯甲醇、反-2-己烯醛等化合物为主体特征,是决定川红特殊香型的重要组分,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可能是川红桔香特征的关键组分.  相似文献   

18.
板栗花挥发油成分的提取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水为溶剂,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从板栗花中提取挥发油,同时利用吹扫捕集技术直接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板栗花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蒸馏液的板栗花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板栗花挥发油中得到28种成分.其中酯类化合物有10种,醇类化合物有4种,醛类化合物有9种;醇类、醛类、酯类化合物是挥发性成分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