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生物百科     
《科技潮》2007,(8):47-47
鸟类也懂“入乡随俗”;蚜虫会发动“自杀式袭击”;世界最毒植物:“见血封喉”;  相似文献   

2.
暖暖 《青年科学》2010,(3):40-40
提到“见血封喉”,你一定会想起武侠小说中令人闻风丧胆的致命毒药。在现实世界里,这种“见血封喉”的剧毒也是存在的,它来自于有“林中毒王”之称的箭毒木。  相似文献   

3.
见血封喉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见血封喉的生长、物候和种子萌发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在西双版纳地区,见血封喉的营养生长和开花结果都集中在干季(2~5月)。种子无休眠期,新鲜种子发芽率高达(94±6.0)%;种子含水量、贮藏方式和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保证见血封喉种子生命力的安全含水量应在30%以上;种子室内通风存放5个月时发芽率降为36%,低温湿沙贮藏5个月时种子发芽率为82%。  相似文献   

4.
从红肯竹芋的植物叶中提得生物活性物质——红背竹芋黄酮碳甙。红背竹芋黄酮碳甙降低强心甙的LD100,这一实验结果未能证明该植物是民间秘方见血封喉箭毒的解毒剂。我们首先发现红背竹芋黄酮碳甙本身具有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自律性的作用,这一作用,不是通过竞争性对抗肾上腺素能β-受体或兴奋胆碱能M-受体所致,而是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秘沟谷林     
位于西双版纳植物园东区的沟谷雨林景区颇显神秘。这里有高达四五十米的望天树,有开在高高树杈上的空中花园,有粗壮结实的藤条“扁担藤”,有可以给几个人遮风挡雨的巨大叶片,还有人见人怕的箭毒木(见血封喉)。在这里,你可以完全心地去体会雨林奇观。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形形色色的珍稀植物中,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活化石、坚硬如铁的栋梁之材、美丽动人的风景树,也有被称之为“死亡之树”的巨毒植物。  相似文献   

7.
中国木犀科代茶植物的多样性与开发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研究、市场调查和实地考察的结果表明,我国民间使用的木犀科植物代茶植物至少有17种,其中以女贞属中代茶植物种类最多(10种),其余的代茶植物分布于流苏树属(1种),雪柳属(1种),素馨属(1种),木犀属(2种)以及丁香属(2种)。有9种木犀科代茶植物在我国不同文献、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中被称之为"苦丁茶"。在我国所有的木犀科代茶植物中,以粗壮女贞和茉莉花最具影响,已在西南地区大面积人工栽培和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8.
苦丁茶是我国传统的药用及饮用植物,具有多种功效,享有"绿色黄金"的美誉.我国具有丰富的苦丁茶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来各省,各地使用的植物类型有很大差别,以冬青科的冬青属和木犀科的女真属最为有名.根据文献报道,从本草考证、植物种类及资源分布、资源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面,综述了苦丁茶植物资源及分子鉴定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天坑植物多指一类生长于喀斯特岩溶地貌(天坑)中的特殊植物群。随着天坑中更多植物新物种的发现、坑底坑外生境对比研究的增加以及天坑作为植物"避难所"研究的深入,天坑植物资源方面的研究报道也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对天坑植物群落形成、天坑植物特征、天坑植物资源等进行概述,以期为天坑植物资源的开发、药用植物的发掘与研究、地区经济的发展等奠定基础,同时为当前我国西部岩溶地区开发中的生态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和扩散进入到环境中造成日趋严重的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如何有效消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近些年来一种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型的植物修复技术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当前来看,研究不外乎优良品种的选育、土壤条件的改良、微生物配合投放等,长远来看,植物修复技术的长足发展还需依赖抗重金属或降解有毒化合物的关键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以期获得重金属"超级"积累植物品种来解决土壤的污染治理难题。文章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工作,并提出植物修复技术在今后实际应用中有待突破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长在深山人未识——记北京的杓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毓 《大自然》2010,(5):14-17
世界上的兰科植物大约有3万种之多。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它们统称为兰花。许多兰科植物是非常重要的观赏、药用或香料植物,并已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中国原产的兰科植物大约有1200多种,从种的绝对数量上来看并不算很多,但其生物多样性却极为丰富,从热带到温带、从附生兰到腐生兰,各种类型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2.
文献研究、市场调查和实地考察的结果表明,我国民间使用的木犀科植物代茶植物至少有17种,其中以女贞属中代茶植物种类最多(10种),其余的代茶植物分布于流苏树属(1种),雪柳属(1种),素馨属(1种),木犀属(2种)以及丁香属(2种).有9种木犀科代茶植物在我国不同文献、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中被称之为“苦丁茶“.在我国所有的木犀科代茶植物中,以粗壮女贞和茉莉花最具影响,已在西南地区大面积人工栽培和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13.
黄威廉 《贵州科学》2000,18(2):93-98
贵州地处温暖湿润的亚热带,自然条件复杂,具有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植物种类丰富.第一批公布的保护植物名录中,贵州共有67种。据我们调查研究,有起源古老的孑遗植物,我国特有植物,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珍贵植物和我省特有的稀有植物,可以划分为3类。1级保护植物:有9种,珙桐、银杉、秃杉、桫椤、喙核桃、连香树、观光木、燕尾蕨、小黄花茶.2级保护植物;有37种,梵净山冷杉、钟萼木、柄翅果、十齿花、马蹄参等.3级保护植物:有52种,厚朴、银钟花、黄杉、长苞铁杉、任木,天麻等.注意有效保护与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法制,开展科学研究,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引种栽培基地,建立珍稀濒危植物科学管理档案和种质库以实现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生物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人们不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培育出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植物新品种,对这些生物技术领域的丰硕科研成果的保护和利用变得异常重要。本文通过介绍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原因,我国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思考,旨在读者能从中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有个粗略的了解并唤起其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15.
广西自然分布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24种,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除了对珍稀植物资源进行观赏价值的论述和评价外,还针对珍稀植物观赏特性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提出了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引推广珍稀植物上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浅述植物基因工程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的车轮悄无声息地将我们载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在高新技术瞬息万变的21世纪,生物工程技术以它特有的魅力迅猛地冲击着生物学的各个领域,人们现在对于21世纪是生物世纪的预言已经毫无疑问。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手段将外源墓因插入到受体植物基因组中,改变其遗传组成而创造新品种的过程,它在21世纪的生物技术应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迄今为止,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转基因产品中有96%属于转基因植物产品,而且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难以相信。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获得成功,1986年转…  相似文献   

17.
1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几类微量有机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它们在植物体内部分器官合成后转移到其它植物器官,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化。在个体发育中,主要由激素控制种子休眠、种子发芽、营养生长、繁殖器官形成以至整个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上古先民始祭桑树和谷类植物,继而再祭桃苇、菖蒲等草本植物,是农业兴起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植物崇拜。在祭农神中,首推"社祭",而主要祭物为"稷",后演化为"社稷"概念,并出现了真正有姓与氏的农业神———神农氏的神祉。  相似文献   

19.
植物科学画     
怡人 《少儿科技》2016,(4):38-39
正科学家在野外发现了植物新种,通常会采集它们制成标本,并详细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的样子)。他们照着实物或标本来描述植物比较容易,但读者如果仅看文字,就只能在脑中想象植物的形象。"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想象的同一株植物的形象可能也  相似文献   

20.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况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18种,占河南省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45.0%,其中杂木林中二级保护植物5种,三级保护植物13种。河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0种。其区系组成以华南热带成分、华中亚热带成分和西南亚热带成分为主,在这些种类中,有些是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古老残余种,如银杏,延龄草、山白树、杜仲、领春木等;有些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药材,如天麻、杜仲、狭叶瓶尔小草等;有些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如大果青Qian、水曲柳等;有些则是我国遗传育种的种质资源,如野大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