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欧洲人也可以宣称他们到过月球了。今年9月3日清晨(中欧夏时制早上7点41分),欧洲宇航局(ESA)的探测器“智能一号”(SMART-1)将在月球表面留下一个撞痕,并以此完成其探月使命。事情还得从2003年9月说起。当时,“阿丽亚娜5号”火箭从法属圭那亚的库鲁发射场发射升空,将ESA的  相似文献   

2.
有天文学家建议,使用新型太空探测器来寻找外星人建造的飞船。这种观点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 美国宇航局最迟将于2008年6月发射一艘太空探测飞船——“开普勒号”飞船, 一旦升空它将用4年的时间,对大约10万颗恒星进行连续不断的监测。“开普勒号”飞船的目的是寻找围绕这些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开普勒号”的工作原理说起来很简单:当行星从正面经过其所环绕的母恒星时,恒星的亮度会出现暂时性的轻微下降。通过观测这种亮度变化,也许就能找到地外行星。(要知道,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视野”探测器对遥远行星——冥王星的探测,届时将对我们所了解的太阳系带来全新的认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扫描     
“勇气号”探测火星发射升空 美国宇航局于6月10日向火星发射了今年第二颗、名叫“勇气”的火星探测器,它也是人类迄今最尖端的探测装置。按计划,探测器将于明年1月飞抵火星轨道,之后将通过降落伞和气囊缓冲方式,降落在火星“古谢夫环形山”,以寻找水存在过的踪迹,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杂志主编玛西娅·麦克纳特(Marcia McNutt)、"新视野"号探测任务首席研究员艾伦·斯特恩(Alan Stern)七月以来,"新视野"号探测器在我们的行星系参差不齐的边缘探测冥王星及其卫星系统,之后它会飞掠超出海王星轨道十亿多公里的柯伊伯带冰冷的天体。这些地带将成为人类探测器有史以来所探测过的最远世界,开启了太空探索的一个崭新纪元。尽管来自以前的行星探测器的信息帮助科学家们了解了内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和气态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  相似文献   

6.
高原 《科学之友》2006,(7):36-37
2005年7月12日,美国航空和航天局宣布,“发现号”航天飞机将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13目下午3点51分(北京时间14日凌晨3点51分)发射升空。此次升空是美国航天飞机在经历了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航途中解体失事悲剧后,首次重返太空。当天,乘坐“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的7名宇航员业已提前抵达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美国的两个火星探测器升空,经过6个月的航行,它们预定于2004年1月份到达火星。此次发射借鉴以前成功经验,将以弹跳式登陆。1997年“火星开拓者”探测器以弹跳式成功登陆,并于  相似文献   

8.
资讯     
“机遇”号准备“跳火坑”美国宇航局火星车项目小组科学家10月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据初步数据分析,维多利亚坑将是火星地质学研究的“富矿”,他们正在为“机遇”号火星车设计进入维多利亚坑的路线图。俄罗斯2009年发射“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据参与“火卫一土壤”探测项目的俄罗斯科学院数学物理博士埃弗拉伊姆·阿基姆称,俄罗斯计划于2009年发射“火卫一土壤”探测器上火卫一提取土壤样品。目前探测器的发射和开展探测任务的时间表已初步确定为2009年10月。埃弗拉伊姆·阿基姆博士称,探测器发射升空后将花费10~11个月的飞行时间进入火星轨…  相似文献   

9.
随着欧洲宇航局“小猎犬2”号火星探测器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相继升空,载人登陆火星的话题又被提上科学家的议事日程。为给将来的载人火星飞行做准备,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宇航局和法国太空局的科学家们即将在南极洲进行多种“人类适应太空”实  相似文献   

10.
星球     
《科学之友》2005,(8):12-12
地球要套太空环;美国火星探测器2007年升空;超大望远镜2016年建成;土卫六上出现疑似湖泊;美国“炮轰”彗星成功;哈勃拍摄到宇宙“猫眼”。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时间7月14日19时49分,在经历了50亿公里、9年半的太空飞行后,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探测器首次近距离飞过冥王星(与冥王星最近时的距离约为1.25万公里),并发回了相关的图像,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矮行星的人类探测器。由于冥王星从未被来自地球的探测器如此近距离造访过,"新视野""看"到的一切将被记录下来。由于冥王星距离地球太过遥远,"新视野号"目前仅发回了它掠过冥王星系拍摄数据的2%至3%,全部数据传回地球需要10多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18个钚电池的去向1996年11月16日,"火星-96"探测器由质子-K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该探测器由环绕火星的恒星、两个火星车、两个钻探器共计五部分组成,另外还搭载了科学观测仪器和作为电源用的钚电池,总重  相似文献   

13.
1976年7月25日,美国“海盗”号火星探测器拍到了一张类似人脸的浮雕图像,真是惟妙惟肖。当时,不少国家的媒体相继报道,大加渲染,这确实给地球人一次“惊讶”,认为这是“火星人”的精妙杰作,雕刻技艺不俗,身手不凡。不久,经科学家仔细分析研究表明,这个人脸图像是由火星上的天然地理环境造成的,是鬼斧神工之作。这确实令人感到失望。近30年的时光过去了,对此事人们早已淡忘。可是,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又宣称,新的火星探测器意外地发现这个人脸图像改变了自己的“面部表情”——开始“微笑”。虽然科学家将这一  相似文献   

14.
<正>在发射3年后,“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21年4月成功穿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成为首个“接触”太阳的航天器。“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发射升空,开始在太阳附近盘旋,并且比之前发射的任何航天器都更接近太阳。2021年4月,在第8次飞越太阳期间,“帕克”首次越过阿尔文临界表面,标志着它进入了太阳大气层,  相似文献   

15.
赵勇 《科学之友》2005,(3):18-19
前不久,告别“卡西尼”号飞船近20天的“惠更斯”号探测器(以下简称“惠更斯”号)勇闯土卫六的大气层,并最终登陆其表面。此后,“惠更斯”号向欧洲宇航局发回大量的照片和录像,这些资料立即引起了全球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杨凌 《科学之友》2006,(7):34-35
因数度延期而使发射升空大幅延迟的美国航天飞机“发现号”,5月12日完成了必要的整备工作,被移往组装地,开始为时隔1年,预定2006年7月的发射升空进行最终准备。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友》2007,(8B):152-152
欧洲宇航局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2006年6月2日搭乘俄罗斯“联盟”中型运载火箭成功升空,使火星这一地球的近邻再度成为人类关注的重点。“火星快车”的使命主要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证据以及对其大气和土壤成分进行分析等,  相似文献   

18.
《知识就是力量》2006,(1):F0005-F0005,F0002
①北京时间l月15日凌晨宣布,地面控制中 心收到来自“惠更斯”号探测器经山“一卜西尼”号 飞船传回的信号,表明“惠更斯”号已成功登陆 土卫六。这创造了人类探测器登陆其他天体最远 距离的新纪录。 ②③北京时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 “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坦普 尔l号彗星,人类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成功。 ⑦“发现”号航天飞机于北京时11,】7月2〔! 晚发射升空。 ④⑤⑥8月21日, 机搭载着美国“发现” 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架经改装的波台747 号航天匕机降落在佛罗 ⑧法国里昂n{JI且务人员11月27日对一名法国 妇…  相似文献   

19.
关毅 《自然杂志》2015,37(4):304-312
十年跋涉,历尽艰险,迄今速度最快的人类探测器“新视野”终于见到了“有心”的冥王星。匆匆一见之后,距地球超过52亿km的“小新”,如今已向更远的深空飞去,不再复返。“新视野”对冥王星的匆匆一瞥,要花掉7.2亿美元。这一长达数年的单程“约会”,究竟有多重要?1965年,也是在7月14日,“水手4号”探测器飞掠火星,成为人类探测器首次近距离观测另一星球。随后的50年间,人类探测器先后飞抵太阳系八大行星,而曾经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却因距离遥远,从未迎来人类探测器。50年后的同一天,“新视野”飞抵冥王星,这简直比科幻作品还令人称奇。“新视野”的这一瞥,不仅让人类终于看全了太阳系原“九大行星”,更代表人类完成了行星际观测“第一阶段”的任务。项目首席科学家艾伦.斯特恩指出,长达半个世纪的努力,将“永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传奇”。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行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由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三个部分组成,总质量约5吨。本次探测任务将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也标志着我国行星探测的大幕正式拉开。本文将带大家一起认识中国的火星探测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