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里充溢着一群身残志衰的丑陋男性——他们身体残疾、精神残障。作不仅将宗法社会男性“伟岸”正统的肉体之身描述成发育不全、肢体残疾的身体障碍,贬抑为没有生命意义的行尸走肉,而且还将宗法社会赋予男性正统的精神身分贬斥为狂嫖滥赌博、昏聩丑陋、猥琐无能的精神残废。这样的书写策略体现了张爱玲意在颠覆男性霸权、凸显女性主体意识的性别立场。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以其寓言式构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对人间世的叩问,在叩问中向生命质疑其价值、意义、目的、来路、过程、去向及生命的美丽、丑陋和悲怆,体现出作者博大的悲悯情怀和拯救之愿。其美有精神关乎人生价值的启悟、人格境界的提升和超越、精神自由的重视,从而直指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尾巴>以细腻的笔触一针见血地揭露着人性的丑陋与弱点,是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生命尊严的一曲颂歌.  相似文献   

4.
宗法制在中国盛行数千年,宗法思想则影响至今。传播媒介在宗法社会演变中一直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被纳入西方现代化进程以后,传媒潜在地扮演了颠覆宗法社会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个上级来说,如何让部门听从你的话并愿意进行复制,也关系着自己的发展。而且直销要藉着好产品,将正统的直销精神流传下来,才不会无端断送无数直销人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文献[1—3]为建立完全分配格上的点式拓扑奠定了基础。[1]中提出的正统补映射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完全分配格上特殊的正统补映射的存在性将对格的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讨论正统补映射与完全分配格的构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 班固《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小说是“稗官”所造,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涂说”。那么,“稗官”是什么人?是男人还是女人?“街谈巷语、道听涂说”的又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一“稗官”肯定以男性的公民为多。因为,我国古代宗法社会,男耕女织的社会分  相似文献   

8.
《歧路灯》是清代河南宝丰人李绿园所作的一部长篇白话教育小说,作者通过对谭绍闻家兴衰荣辱的描绘,全面展示了作者以儒学为核心,以理学为基础的正统教育观念。在这一教育观念的艺术显现过程中,作者实现了他对封建道德的维护和对家庭教育警醒的目的。小说中人物的人生经历和成败荣辱,对今天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欧美现代派文学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倾向 ,其作家作品注重内在心理自然真实 ,描写丑陋意象与生理情欲 ,以及创作中的实验革新精神 ,与自然主义具有一脉相承的沿袭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汉书》论赞中体现的是杂糅谶纬、强调忠顺的儒家思想。具体表现为树正统和饰主阙以及自觉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同时,还显示了作者一定的思想矛盾性。这种思想立场及表现特征的形成与家庭熏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及官修史书的压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发生的,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武力政治开始的,用暴力形式维护的政治统治的同时,也用暴力维护原始的神秘信仰。在缺乏暴力保障的小邦周,只能通过“礼乐”进行精神统治,试图打造一种人的美好精神生活和社会控制有机结合的德性政治。由于“自私”的人性最终使得美好的德性土崩瓦解,进而形成了意识形态的精神控制和制度化的政治精神生活。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精神控制的有效武器,科举教育制度以及它所催生的宗法社会直接剥夺了人生存发展的意义,使人成了为“意识形态”的附属品,导致了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终结。  相似文献   

12.
林白的小说《回廊之椅》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主义文本,里面的边陲女子彼此探访、追寻,形成了一个具备传承特征的"女性谱系"。"女性谱系"充满爱与温暖,抗拒着居于历史文化正统地位的具有暴力特征的"男性史"。  相似文献   

13.
李金发象征诗意象的审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代的李金发为寻找寄托精神的绿洲,侪身于法国光怪陆离的艺术世界之中,饱吸异国的文化馨香。雕塑艺术的灰色基调,象征派诗歌的忧郁美,正好与李金发的审美心理结构相吻合,于是他以全部的青春和热血,将丑陋、恐惧、梦幻、死亡纳入诗中,创作了四百多首“别开生面”的诗篇,从而奠定了象征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我们不妨将李金发诗中的这方面意识解读为诗人的审美视角,探讨诗人的主观感受与自然共同建构的精神主体的审美意象。1、以象征作为诗歌的意象形态,暗示诗歌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表达诗人隐蔽的思绪和抽象的人生哲…  相似文献   

14.
将拓展游戏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运用其独特的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挖掘个人潜能、凝练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自我的目的。同时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蜘蛛的丑陋人所皆知,有的人因看它的丑态以为它是坏的东西,因此把它追捕,甚至将它处死。其实生相丑陋的蜘蛛到是我们农业生物防治虫害的助手,它给人类带来不少好处。蜘蛛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估计有三百多种,已有记载的农田蜘蛛有一百多种。平时我们常见的蜘蛛为节肢动物属蛛形纲蜘蛛目,是肉食性动物,它以捕捉害虫为食物。这些有益的蜘蛛都是水旱作物、果树、蔬菜、森林及卫生害虫的天敌。  相似文献   

16.
黄凌云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6):31-32,42
赛珍珠的作品《大地》中处处体现作者对人物的怜悯之情,不论是家庭中强势的男性还是柔弱的女性,甚至是仆人,作者都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对于处在那个年代的中国百姓的命运,作者在细腻的刻画中流露出悲凉之情;同时赛珍珠本人一生热衷于慈善。不论是作品还是赛珍珠本人所呈现的博爱精神,都有必要在现今社会中大力宣扬。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中期,以写“城市化”为代表的“前先锋派”青年作家群,如刘索拉、徐星等,以强烈的叛逆精神,从生存方式的批判向度,挑战权威,消解正统,其作品刻意表现平庸、琐屑、荒诞、滑稽,以揭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精神 焦虑与迷惘彷徨的情绪。其本叙事广泛采用反讽与黑色幽默的表达技法,在椰榆调侃中达到对传统叙事话语的颠覆和消解。  相似文献   

18.
文霈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87-89
作家创作总是带着感情色彩,用尽种种办法使得所表达的内容符合自己的感情需要——这种创作倾向即遮蔽和彰显。《三国演义》的作者抱着坚定的要为正统立言的目的,这种遮蔽和彰显尤其严重。为衬托诸葛亮的神奇,魏延成了牺牲品,成为极端丑化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陶瓷制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造物行为,器物的存在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直接与人类的精神世界相联系。从宋钧所产生的社会背景来看,钧瓷与民俗、礼器、正统文化、生活方式等有着紧密关联,由此可以说陶瓷作为物质产品是特定时代、一定阶层的精神再现。正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制约,使得陶瓷以特殊的形态实现了对人的心灵的物化与外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历史、社会、心理三方面 ,分析了焦氏的变态心理和命运悲剧的复杂原因 ,并对中国的封建宗法社会的心理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和痛彻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