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我国广袤的领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以十万计的岩溶洞穴。神奇美丽的石钟乳、珍稀宝贵的金属矿藏以及洞穴岩层的奇妙纹理,无不令人着迷。然而,与人们津津乐道的洞穴探险相比,一类数量众多的洞穴"原住民"却一直没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其实,与洞外世界一样,昆虫也是洞穴中最常见、最丰富多彩的动物类群。在我国广袤的领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以十万计的岩溶洞穴。从古至今,人们对洞穴的探索和认知从未停止。神奇美丽的石钟乳、珍稀宝贵的金属矿藏以及洞穴岩层的神秘纹理,无不令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2017,(2)
正常言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探险者眼中,洞穴亦是如此,具有无穷的魅力。漆黑的环境、多变的构造、神奇的生命,吸引着勇敢者探索的脚步。贵州习水的桃源洞中有一种奇妙的"透明鱼",它究竟为何物?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示?在人们的心目中,洞穴一直充满着神秘色彩,西方人认为深邃的洞穴是通向地狱的通道,在  相似文献   

3.
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自古就流传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佳话。这里无山不奇,无山不洞,无水不秀。科学家把这种奇山异水景观称为喀斯特地形。喀斯特地形的由来19世纪之前,人们对像桂林这样的奇特地形,还没有统一的科学称谓。19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司威治,发现位于南斯拉夫和意大利交界处的狄纳尔里克山西北部的喀斯特高原上,发育着奇形怪状的地形。在这片绵亘几百公里的石灰岩高原上,到处是陷阱、石沟、石茅、竖井、落水洞、干谷、岩溶平原和奇异的山峰;山中地下还隐藏着巨大而奇特的洞穴;洞穴内的石钟乳、石笋和石柱,千姿百态,冰莹玉洁,璀璨夺目。有的石钟乳,只要手指弹击,还会发出丁咚的琴声。千姿百态的洞穴,有的像大厅,有的似布袋,有的如阶梯,有的似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2016,(2)
正洞穴鱼是喀斯特地貌溶洞中的特有鱼类,因为生活在黑暗的洞中,有的眼睛已经退化不见了,成为盲鱼;有的眼睛小小的,有消失的趋势。令人咋舌的是,由于缺少阳光这种一般生理节律的标尺,洞穴鱼千百万年来过着没有昼夜周期的生活。喀斯特洞穴是指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石膏和硬石膏等喀斯特岩石中的洞穴。喀斯特洞穴环境是个相对封闭或半封闭的特殊生态环境,洞内黑暗无光,空气流动性差,温度较稳定。我国西南地区是喀斯特最为集中的区域,而贵州  相似文献   

5.
织金洞洞穴环境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最美十大奇洞之首的织金洞,岩溶景观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以"美奇绝"的特点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洞穴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洞穴景观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织金洞的岩溶景观,和为游客提供一个完美旅游洞穴,定期对织金洞的洞穴环境进行监测十分必要。本研究以织金洞3年的定点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洞穴环境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保护洞穴景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洞穴探险     
洞穴这一“地下世界”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特殊环境。在许多人看来,洞穴是危险可怕的,那里太黑、太潮、太宁静了。但是探洞者喜爱洞穴,他们不会在黑暗而又错综复杂的洞道中感到迷惑,也不为头上那成千上万吨的石头感到恐惧。洞  相似文献   

7.
悬棺悬谜     
江西龙虎山,沿着卢溪河顺流而下,两岸的千尺绝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由于这些洞穴都在距离水面20~100米的悬崖峭壁上,人们无法上去看个究竟。20世纪70年代,一些用于封闭洞口的木板因风化而掉落,洞里的秘密才露出端倪。原来,这是一种崖墓葬。随着更多的封门板跌落,越来越多的棺木重见天日。有的是群葬,仅一个洞穴里就放置了十几具棺木,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际洞穴联合会的定义,洞穴是指人能进出的天然地下空间。洞穴有很多种类型,按形成的围岩性质分为碳酸盐岩洞、石膏洞、砾岩洞、熔岩洞、砂岩洞、花岗岩洞和冰川洞等;按洞穴的水文特征分为水洞和旱洞;按洞穴的剖面形态可分为垂向和横向洞穴。发育在可溶岩体(灰岩、白云岩、石膏等)的洞穴称为岩溶洞穴,占洞穴数量的95%以上。我国可溶岩分布,裸露于地表的碳酸盐岩面积有91万平方千米,加上覆盖与埋藏于地下的碳酸盐岩,其分布面积达340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3,加上适宜的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岩溶洞穴最为丰富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威宁一带尚未有可供开发的洞穴旅游资源报道。对威宁县老干洞进行实地测量并绘制洞穴图,结果显示,老干洞呈NE-SW向发育于下二叠统茅口组(P1m)灰岩中,由1条主洞及4条支洞组成,实测长度为1 038 m,深度为24.67 m。洞穴总共分为三层,二、三层洞穴洞底发育季节性地下河,第一层洞底终年积水。洞道坡降较小,形态呈拱形、三角形、椭圆形、楔形、梯形等,滴石类及流石类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发育,冲积物主要为粘土及粉砂。老干洞为一大型洞穴,在适宜的气候、岩性、构造及水文条件下形成,洞穴形成经历了深潜期、渗流期及半悬托期三个阶段,具备一定的开发价值,可整合周边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演 《大自然》2015,(2):26-31
洞穴植物又称为洞穴弱光带植物,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洞穴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多。直至近些年,独特而丰富的洞生蕨类植物及种子植物才广泛被人们关注。随着新种不断被发现,最让人挠头的难题却出现了:我们到底该怎么给它们命名?岩溶洞穴,是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和白云岩)被水溶蚀,或因机械侵蚀和崩塌等系列过程形成的洞穴。岩溶洞穴分布最集中的是我国南部及西南部,即黔、滇、桂、川、渝、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第一长洞到底有多长,现在这个问题终于有答案了。贵州绥阳双河洞除了拥有"中国第一长洞"的称号外,还有"世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之称,为了搞清楚它到底多长,科学家从今年4月开始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秘。为了搞清楚长度,洞穴专家已经对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进行了15次联合科考,目前已探明长度为186.333公里,这个长度也让双河洞成为亚洲第一长洞。据悉,双河洞深度超过550米,天然喀斯特洞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贵州喀斯特洞穴青菜洞和癞子洞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菜洞和癞子洞食物链的碳源主要为洞穴内土壤有机质,为第一营养级(即初级生产者);洞穴内软体动物的螺类和节肢动物的裸灶螽、马陆等主要以土壤有机质和颗粒有机物为食,为第二营养级(即初级消费者);洞穴内的节肢动物的蜘蛛类和脊椎动物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物,为第三营养级(即次级消费者)。本文中青菜洞Δδ15 N的富集因子为2.9‰,癞子洞Δδ15 N的富集因子为2.46‰。  相似文献   

13.
正织金洞——贵州首个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第一名、中国十大著名洞穴、中国自然生态十大迷宫榜首、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成员……织金洞,被誉为"行星上一大奇观"、"天下第一洞"、  相似文献   

14.
专利号:95236915 联系人:425000 湖南永州市朝阳五交建材经营部 伍才强 针对目前有害动物一旦躲进洞中,人们除了望洞兴叹之外最多也只能用挖掘工具破洞捕捉,成功率极低。穴居动物脯捉器是由洞内驱赶和洞外捕捉两个独立的装置组成,洞内驱赶装置能在几秒钟之内改变洞内的空气成份迫使动物出洞,洞外捕捉装置又能及时地将其活捉。实践证明本捕捉器对陆地洞穴中的一切动物(包括两栖动物)均有效。对半敞开式洞穴捕捉难度大,  相似文献   

15.
沙捞越和沙巴州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以及奇妙刺激的洞穴旅行线路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雨林夜行每次到婆罗洲(Borneo)旅行,总会有意外的收获。那些古老的岩洞里也许住着数百万只蝙蝠,也许藏着某个久远年代的壁画,也许流着一池传说中的青春泉。在婆罗洲,打野猪用的是吹矢管;有人去世、发生火灾或有敌来犯时,人们就击打  相似文献   

16.
山不在高,有景则名。枞阳县内浮山,最高海拔仅165米,但在历史上它曾是安徽四大名山之一,与闻名遐迩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并列。何故?盖浮山人文、自然两大景观俱备,且皆称绝于世。一是浮山遗留有自唐宋以来480多幅摩崖石刻,二是浮山为罕见的火山岩洞穴群,尽显大自然之无穷奥秘。 四大名岩传千古 五百洞穴布全山 古诗赞颁浮山:“削成绝壁千寻峭,生就悬岩万窍空。”《浮山志》中称,浮山以“36岩、72洞著称”,这里的“岩”指空隙较大的洞穴,“洞”的空隙则相对较小。这些岩洞在山上星罗棋布,有的博大宏深,内中建有庙宇,可供文人读书;有的  相似文献   

17.
岩溶洞穴空气CO_2变化影响次生沉积物沉积和溶蚀,它关系到洞穴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及洞穴环境的舒适性,是岩溶作用发生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一个水文年监测数据为主,结合洞穴上、中、下垂直监测结果,分析了大风洞洞穴空气CO_2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空间尺度上,越靠近洞口通风效应越强,洞穴空气CO_2浓度越低,越接近大气的CO_2浓度,当上升到一定阀值时,CO_2浓度基本保持稳定状态;(2)在长时间尺度,大风洞洞穴CO_2浓度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一个变化趋势,夏季波动幅度较大,而冬季较为平缓;(3)在垂直尺度上,春、夏、秋季洞穴CO_2浓度、相对湿度差异大,且洞底部CO_2浓度和相对湿度大多高于洞顶部。越往洞穴深入,3个环境参数的垂直差异均减小;(4)影响因素上,大风洞CO_2主要受洞道结构及通风效应、洞穴上覆土壤环境、岩溶作用、旅游活动的影响,其中以岩溶作用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罗书文    陈伟海    杨桃  潘晓东    邓亚东    覃星铭   《广西科学》2019,26(4):444-455
探测清虚洞发育特征及景观资源组成,研究清虚洞形成机理,为科学开发、保护提供参考。本文在探测清虚洞的基础上,根据清虚系统的洞道结构和空间展布特征,分析其资源构成及特征;分析区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对清虚洞形成的影响;以区域新构造演进为主线,讨论清虚洞形成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清虚洞洞穴系统属于大型洞穴系统,其洞道结构为"一桥、两坑、一窗、一支洞";(2)天生桥、天坑、天窗、洞内景观及边缘坡立谷等,是清虚洞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边缘坡立谷、清虚洞天生桥及云坛天坑构成了核心资源;(3)区内地形特征及下伏非碳酸岩夜郎组(T_1y)地层,为外源水流入碳酸岩地层溶蚀成洞提供了隔水条件;(4)区内地下水不仅沿着构造节理和裂隙运移溶蚀,而且单斜构造条件也有利于地下水沿着层间裂隙溶蚀、侵蚀,是控制清虚洞成因之一;(5)清虚洞穴系统在形成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溶蚀期、崩塌期和下切3个时期。区内岩层空间展布和区域构造是清虚洞形成的前提条件,外源水是清虚洞形成的基本动力,在区内地文演进过程塑造了世界罕有的天生桥景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层采集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中山王洞洞穴冲积物,利用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山王洞地下古河道沉积物优势粒级以粉砂、黏土为主,其含量占总体水平的70%以上;(2)沉积物颗粒较细且分布集中,与地表河沉积粒度相比,洞穴冲击形成的沉积物颗粒更细,反映洞穴古河道河流水位稳定或水动力较弱,洞穴流域范围内地表植被好,地表侵蚀不严重。  相似文献   

20.
正织金洞——贵州首个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第一名、中国十大著名洞穴、中国自然生态十大迷宫榜首、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成员……织金洞,被誉为"行星上一大奇观""天下第一洞"、"岩溶博物馆"、"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洞内景观琳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