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洋滨黄玉花岗斑石的Nd,Sr,Pb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滨斑岩锡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活动带中部。含矿岩石主要由含黄玉的钾长花岗斑岩与二长花岗斑岩及黄英斑岩组成。这些岩石具有高硅,强过铝质,富集不相容元素,弱的铈和强的铕负异常以及高的稀土总量特征。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的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01.7±2.1Ma,(^87Sr/^86Sr)i=0.7142±9。同时,它们具有低的εNd值(-8.4~-8.0),较高的^207Pb/^204Pb  相似文献   

2.
浙江洋滨黄玉花岗斑岩的Nd、Sr、Pb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滨斑岩锡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活动带中部.含矿岩石主要由青黄玉的钾长花岗斑岩与二长花岗斑岩及黄英斑岩组成.这些岩石具有高硅、强过铝质、富集不相容元素、弱的铈和强的铕负异常以及高的稀土总量等特征.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的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01.7±2.1Ma,(87Sr/86Sr)i=0.7142±9.同时,它们具有低的εNd值(-8.4~-8.0),较高的207Pb/204Pb(15.588~15.666)以及较古老的二阶段Nd模式年龄(1597~1743)Ma.这些特征表明,洋滨花岗斑岩的母岩浆属于S型,它们可能是由本区未出露的中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经部分熔融方式形成.初始岩浆经历了强烈的分离结晶,继之以流体岩浆/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3.
浙江泰顺洋滨斑岩锡矿成矿母岩为黄玉花岗质斑岩脉,主要有黄玉钾长花岗斑岩(Ⅳ号脉),黄玉二长花岗斑岩(Ⅰ号脉深部)和黄英斑岩(Ⅰ号脉浅部)。组成基质的黄玉占全岩10-22%,具典型火成斑状结构。组成斑晶矿物主要有石英、条纹长石、钠长石和黑鳞云母。根据全岩高的F/Cl值(146-303),强过铝质(A/NKC=1.574~12.938)和K_2O>Na_2O等特点判断,在成因上与华南S型花岗岩相似。石英斑晶中含大量原生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180-472℃,含盐度为3.7~44.4wt%NaCl。此外还含少量不均匀包裹体,由数个结晶相(石英,云母和黄玉)和气液相组成,它是在流体/熔体不混溶作用下被捕获的。本文还从富F熔体的解聚作用,不混溶作用和反向演化等方面探讨本区岩石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对金黄色海水珍珠(简称金珠)和颜色经过加工处理的金色珍珠(改色金珠)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放大观察下,金珠的表面光滑,颜色分布均匀,改色金珠表面损伤严重,纹理明显,局部有颜色富集.拉曼光谱中,金珠在275 cm-1有很明显的拉曼位移,改色金珠的谱线荧光背景明显高于金珠,275 cm-1处的拉曼位移基本被荧光谱线覆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金珠在284、357 nm处有明显的紫外吸收,改色金珠在近紫外区没有特征吸收.根据放大检测、拉曼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光谱的区别,可快速、无损、有效地鉴定区分金珠和改色金珠.  相似文献   

5.
天然与合成紫晶的光谱学特征及其呈色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M)多种光谱学分析方法对天然与合成紫晶样品进行测试.XRF结果显示,天然与合成紫晶的成分均为w=99%SiO2,分别含有致色的Fe元素和其他微量金属杂质;红外光谱图显示天然紫晶在3 560~3 200 cm-1区间内有一强...  相似文献   

6.
黄玉川煤矿是采用主斜井.剐立井方式开拓的特大型矿井,其罐笼是两侧使用特珠钢材的柔性筋板连接,可承载拉力,但不能承或侧力和压力,因此,在更换罐笼及其部件和钢丝绳时无法使用常规棚罐方法固定罐笼,是造成其检修维护难的主要原因。由于是在国内率先使用该形式的罐笼,目前还没有同类型设备更换大型部件或整体更换的先例,因此,尚无经验可以借鉴。基于此,该文主要论述了在柔性罐笼上盘更换过程中的具体方案和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7.
以聚四氟乙烯为对象,在γ射线作用下,进行预辐照接枝气相丙烯酸反应。通过红外光谱表征,确认发生了含氟聚合物0气相有机单体的接枝共聚。用电子自旋共振方法,研究了PTFE在γ射线真空辐照作用下产生自由基浓度及特征,并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了预辐照膜的结晶度变化关系,初步探讨了含氟聚合物-有机单体的辐射气相接枝引发机制,其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对象,在γ射线作用下,进行预辐照接枝气相丙烯酸反应.通过红外光谱(IR)表征,确认发生了含氟聚合物-气相有机单体的接枝共聚.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研究了PTFE在γ射线真空辐照作用下产生自由基浓度及特征,并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了预辐照膜的结晶度变化关系,初步探讨了含氟聚合物-有机单体的辐射气相接枝引发机制,其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天然SOD普遍存在稳定性差,分子量大,不容易透过细胞膜,且有免疫原性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所以SOD模拟物的研究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笔者合成了由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和水杨醛缩合的含噻二唑类新型席夫碱配体H2L及其与Cu(Ⅱ),Co(Ⅱ),Zn(Ⅱ)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摩尔电导等测试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NBT法对各配合物在各种浓度下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它们对超氧阴离子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旋涂法制备了纯聚氨酯薄膜(PU)和紫外吸收剂UV-531改性聚氨酯薄膜(M-PU).使用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老化装置进行单一紫外辐照、单一臭氧气氛以及紫外/臭氧综合老化实验.利用色差、黄色指数、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薄膜在不同环境中的老化行为.测试结果表明:紫外和臭氧对PU和M-PU薄膜都表现出显著的协同老化效应;添加质量分数为0.25%的UV-531,能提高聚氨酯薄膜在紫外环境、紫外/臭氧综合环境以及臭氧环境中短期暴露时的耐黄变性能.在单一紫外辐照、单一臭氧气氛以及紫外/臭氧综合老化期间,两种薄膜中氨酯结构均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2,9,16,23-四羧基金属酞菁锌(Zn-taPc),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在乙醇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在356nm的紫外光激发下,Zn-taPc在456nm附近出现发射峰。发现了碘的乙醇溶液对其有荧光猝灭现象,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天然黑色电气石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对新疆、内蒙古和云南等地的天然黑色电气石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和不同矿区的黑色电气石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其中氧化铁含量对红外辐射率具有明显影响,随氧化铁含量的增加,红外辐射率下降;天然黑色电气石在还原性气氛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后,可具有比远红外陶瓷粉料更高的红外比辐射率值,其红外峰值辐照与维恩定律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室温下峰值辐射波长为9.5μm左右。研究认为,天然黑色电气石在保暖、保健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金属盐与5,10,15,20-四(3-甲氧基-4-羟基苯基)卟啉反应,合成了该金属的卟啉配合物,根据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4.
Ⅱ型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重氮化,偶化,还原和烷基化反应合成了7个Ⅱ型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并经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等手段确证结构,其中6个为新化合物,对所合成的紫外线吸收剂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发现所有Ⅱ型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皆有优良的紫外吸收能力,摩尔消光系数是Ⅰ型紫外线吸收剂Seesorb708的1.55 ̄1.68倍,并对紫外线吸收剂的构效关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式剂2,3,7-三羟基-9-「3,5-二溴-4-(2,5-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DARPF)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测试屯该试剂的组成和结构,研究了试剂的物理特性及与一些高价金属离子显色反应的光度性质。  相似文献   

16.
从紫色甘蔗皮中提取天然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紫色甘蔗皮为原料提取色素的基本方法,并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的测定.结合献初步判断该植物色素属于花色甙类,是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天然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新试剂 2,3,7- 三羟基- 9- [3,5- 二溴- 4- (2,5- 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 D A R P F)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测试,确定了该试剂的组成和结构研究了试剂的物理特性及与一些高价金属离子显色反应的光度性质  相似文献   

18.
镀膜建筑玻璃光学特性的测量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与研究了TiO2/Cu/TiO2膜建筑玻璃的色度及在紫外到红外(0.2-25μm)宽波段上的光谱透过率,相对光谱透过特性。结果表明,主波长约474nm,兴奋纯度大于10%的镀膜玻璃可以获得较好的装饰效果。可见光透过率20%-40%的镀膜玻璃对紫外辐,红外辐射的透过率分别为空白玻璃的12%,30%,是较理想的遮阳隔热建筑玻璃。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双(N-氧化吡啶-2-甲醛)缩1,3-二氨基-2-丙醇组(VI)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与可见光谱差热-热重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配事物的生物活性和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1,12,15-三氮杂-3,4:9,10-二苯并-5,8-二氧杂环十七烷-N-乙酸HL,并在无水甲醇中制得了其Cu(Ⅱ)和Ni(Ⅱ)固体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摩尔电导等方法对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