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功率因数是电气设备(尤其是电机)十分重要的电气参数之一,变频调速输油系统的电机,经在频率小于50Hz的条件下工作,电机的功率因数也随频率的不同而变化。由于频率易于设定,因此研究频率改变时电机功率因数的变化规律,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剑 《科技信息》2009,(25):335-336
本文通过分析交流异步电机软启动器工作原理,在Intel189C51单片机基础上对其软硬件进行了适当扩展,并添加了人机界面,从而可对电机运行的各参数进行设定和修改。借助功率因数测量电路和软启动器的晶闸管调压电路组成的闭环反馈系统,单片机可以根据负载变化相应地调整电机输出电压,使电机始终工作在设定功率因数下,从而实现交流异步电机的恒功率因数控制,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异步电机轻载时运行效率低的缺点,该文阐述了异步电机降压节能的原理.提出采用全周波傅氏算法计算电机电压、电流的相位,从而算出功率因数.应用电机轻载降压调节功率因数的方法实现节能控制.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电机轻载运行时 起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对电机性能影响最大的纵向边缘效应,通过电磁场分析得到该效应对磁场的负面作用,并使用有效初级绕组相感应电势的方式得到等效系数.通过该等效系数将纵向边缘效应考虑到等效电路中去,使考虑纵向边缘效应的电机特性很方便得到计算.实验中分别讨论了电机在不同气隙和供电频率下的推力、法向力、次级功率因数和效率的变化曲线,为直线感应牵引电机的特性分析和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直线磁场调制电机功率因数,通过推导直线磁场调制电机气隙磁通密度、功率因数的解析公式,研究各个结构参数对电机功率因数的影响.确定了永磁体分布、齿靴宽度、调磁块形状和尺寸等参数为主要优化变量.在利用Ansys Maxwell软件对直线磁场调制电机进行参数化有限元仿真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电机平均推力和功率因数的多项式响应面模型.采用Box-Behnken方法对电机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的直线磁场调制电机功率因数从0.497上升到0.720,提高了约44.9%.  相似文献   

6.
以反向回转平面单质体非线性振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其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该动力学模型以及电机的电磁转矩模型,对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定量研究了振动机在理想工作状态下两电机偏心块重合角不同时以及电机2的供电频率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两电机及振动质体的同步运动情况.结果表明,当两电机各参数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可以实现稳定同步运行.最后,对该振动机在三种工作状态下进行了自同步实验,通过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证明了仿真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异步电机功率因数自动控制变频调速系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推导出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关系式,以这个关系式为依据,把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作为控制对象,组成一新型带有功率因数自动控制变频调速系统,以保证电动机一直处于较高的功率因数下运行,减少无功能量的损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当电机处于空载和轻载时,可取得一定的节能效果,但在满载时节能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无刷双馈调速电机稳态运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立了无刷双馈调速电机稳态运行的数学模型。用频率折算法将电机各绕组中不同频率的电量统一起来。获得了电机的等效电路和相量图,用相量图分析了控制绕变化时对功率绕组的功率因数的影响。用该模型分析了电机的稳态运行特性,包括稳态电磁转矩和功率关系,为无刷双馈调速电机、计算提供了有力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9.
本装置优越于按功率因数控制的或按负荷及速度控制的节能装置,其特点,一是使用电压跟随电流的原理维持电机在空载与满载时转差基本不变,电机功率因数几科不随负载变化,铁损与铜损保持一定关系,使电机在空载时有效高效率。二是使用小可控硅角发大可控硅,这样整个电路功率小,损耗小,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应用于石油钻井平台的510kW盘式交流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建模,并分别从空载、负载、电感角度进行了三维电磁场仿真。建模中考虑了模型的对称性和周期性,将整体模型简化成1/4模型,从而显著减少了仿真的计算量。在电机空载状态下,得到了空载磁通密度分布,分析了永磁体极弧系数、槽口宽度和极槽配合对齿槽转矩的影响,通过优化,在永磁体极弧系数取0.85、槽口宽度取5mm、极槽配合取18槽16极时,得到了最小的齿槽转矩30.64N·m,这将有利于降低转矩波动,从而减小电机的振动和噪声,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品质。在电机负载状态下,分析了不同电流激励源和内功率因数角下的电磁转矩波形:在恒转矩区,当相电流为550A、内功率因数角为22°、额定转速为1 600r/min时的电磁转矩为3.115kN·m;在恒功率调速区,当相电流为550A、内功率因数角为41°、转速为2 000r/min时,电磁转矩为2.577kN·m;在过载工作区,当相电流为1 140A、内功率因数角为47°、额定转速为1 600r/min时,电磁转矩为4.756kN·m,电机达到1.5倍过载。与同体积的其他电机相比,该电机的电磁转矩密度有显著提高,内功率因数角调整裕度也较大,能满足过载能力要求。此外,结合电机空载和负载求得的参数,绘制了盘式电机矢量图,求得同步电感值为0.31mH。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规模的新能源并网,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问题面临着巨大挑战。由于火电机组惯量更大,可以深度挖掘其一次调频的潜力,本文通过分频装置对一次调频系统的反馈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不同频段的信号,对不同频段信号设置适当的频率死区区间,从而能够分频段对火电机组进行控制调节,进而改善提升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性能。为了研究机组分频控制对系统一次调频能力的影响,在仿真软件中搭建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模型,在不同工作环境状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分频控制能够有效地改善系统调频性能。,此外还引入了锅炉的协调控制系统模型,通过对锅炉主蒸汽压力的研究分析,验证了该策略在加强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机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变频变压器(variable frequency transformer,VFT)是一种串联型的灵活交流输电系统设备,也是一种新型智能电网设备。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风力发电是增长最快的新兴可再生能源,但是对于风电并网时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VFT调节频率的基本原理和转子转速控制设计,并在PSCAD/EMDTC中构建了VFT与风电场的仿真互联模型,进行了对风电并网的仿真实验,着重分析了VFT稳定频率和调节频率的作用。结果表明VFT可以在风电并网中显著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水平,从而提高风电场的发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的基础上,分析了当电源频率改变时,电机等效电路中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转矩变化情况.根据变频电机的设计思想,设计了一台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并对其进行了试验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小功率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频率分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当传输距离到达一定值后,耦合因数超过临界耦合值而出现的频率分裂问题。利用互感耦合理论和等效电路模型对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得出负载电压和传输效率与耦合因数、失谐因子的关系表达式,并对其频率特性进行分析。为了改善系统在过耦合状态出现的负载电压频率分裂问题,采用了在保持其轴向距离不变的前提下,横向移动接收侧线圈的方式。进行了小功率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横向移动接收侧线圈,可以有效改善频率分裂的问题,为无线电能传输在现实中应用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功率因数的通用变频器节能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应用中作为节能标志的功率因数没能被充分重视,以致于通用变频器没能合理应用。针对现有文献对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节能的功率因数研究和应用研究甚少的情况,笔者从提高功率因数谈起,研究了交流电动机在一般工况和通用变频器在变频调速情况下功率因数的变化情况,并对它们作以简单比较,以使通用变频器合理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双电机双变频器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适用于测试不同频率下时机运行特性的新型实验系统。该系统由两台变频器和两台异步电动机构成,测试了电机在不同频率下的四象限运行特性,分析了不同频率下电机转矩的大小以及频差的正负对电机工作状态的影响。文章给出了系统的组成原理、控制原理及实验结果,该实验系统同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节能显著、改接线方便、不宜出错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串口通信技术在人机交互良好的现代工业监控系统中应用广泛,并在该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文章描述了PC机与变频器的串行通信方案,采用RS232与RS485转换器实现其两者间的有效连接,并详细阐述了硬件的连接方案及相关通信协议。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利用MSComm控件编写串行通信程序,并编写了基于VB的通信软件程序。实验证明通过本系统可方便高效地控制变频器的输出,进而控制电机的运转,以完成对工业动力设备的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18.
滞环两态电流调节器工作频率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分析了影响电机传动系统中滞环两态电流调节器工作频率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一种稳频控制技术,该技术直接将滞环两态电流调节器的工作频率作为正反馈信号,通过动态控制滞环两态电流调节器的滞环宽度随其工作频率成正比变化,达到降低变流器直流端输入电压或电机转速变化的影响、稳定滞环两态电流调节器工作频率的目的。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电机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并且抑制了其可能出现的混沌运动现象。  相似文献   

19.
离散变频软起动过程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离散变频方式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重载软起动过程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分析离散变频软起动过程中分频谐波的影响,表明分频基波产生的转矩达70%以上;其次,研究基于失电残压的无速度传感器测速方法;再次,提出离散频段切换原则,即切换时保持前后频段基波的相位角相吻合,可以防止转矩脉动;最后,提出基于分频时间片段的控制策略,使得在1个工频周期内就可对系统做出调整,提高了控制的实时性.经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